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本土化

2021-08-27王坤邦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本土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王坤邦

摘   要: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院校开设时间最长、学分与修读人数最多的综合素质课程,承担着育人及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育人与育才并未实现有机统一。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现状介绍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立德树人的基本要义,探讨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为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本土化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本土化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同志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思想,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纲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随后,在2020年10月新修订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在“课程定位与性质”部分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主动融入课程思政体系之中,使之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在“课程设置”部分指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抓手是提高课程质量,使课程思政理念与内容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一所边境国门大学,早在2007年就把“立德树人”作为本校的校训,是落实和践行该思想较早的高等院校之一。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本校开设时间最长、学分与修读人数最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拥有广泛的育人平台。因此,与其他非思政类课程一样,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以隐性的方式融入大学课程当中,既能赋予传统思政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能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本校对于大学英语如何融入思政课程非常重视,在教学大纲的订立、课程目标要求、教材选择上都做了相应变革,现已基本形成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新格局。

一、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周期长、课时多的特点。因此,如何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拓展大学英语课程在知识、价值和能力上的功能,对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舉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是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施行者,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要发掘和强化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充分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非常重视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向教师看齐的一根标杆。大学英语教师需深刻认识这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一样,具有育人功能,应该主动承担起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充分理解只有这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协同育人效果[3]。当教师走上讲台那一刻,他们的学术素养、治学境界、教学投入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会受到教师师德师风的感染和影响,对于他们世界观的树立和修正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是课程思政最有效的方式。当然,也对外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问品行和潜心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是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纲要》提出了一些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的确,每门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和途径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的课程需结合自己的特点,确立自身推进课程思政的路径和目标。作为一门将语言、文化及思维融为一体的课程,大学英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帮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拥有世界眼光、了解西方的文明及思维方式,让学生能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念。要做到这些方面,需要大学生们谙熟中国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理解并坚持中国社会文化立场与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将是我们反思差异、展开对话的基本立足点[4]。有鉴于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所引领的思政教育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航标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历来有重视思政课程的传统,对其他课程力所能及地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充分结合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落实其他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仅注重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思维方式、思维能力、人文素质及价值观等。

(三)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教学理念的全过程。大学英语课程跟其他课程一样,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自然地融入思政核心价值体系。不能生搬硬套,将课程思政元素单独提出来讲,必然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效果大打折扣。应在继续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赋予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并进一步增强和改善各种这门学科的育人功效。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方式,要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融入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等理念,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要用外语尤其英语讲中国故事,向世界推广、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并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真正获得与世界沟通、对话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要寓于立德树人的基本要义中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意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前面提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校训,说明了对这一理念的高度重视,在学科建设中注意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想,现就这一概念的基本要义做阐述。刘正光和岳曼曼讨论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时,分别介绍了“德”和“人”的基本内涵[5](21-29)。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德”的基本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德”方面主要有先秦时代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礼义廉耻”的道德教育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德”思想。世界优秀文化精彩纷呈,包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通的诸如客观、理性、科学精神、法制精神、责任意识、忠诚守信等思想。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兼容并收中外优秀思想的结果。结合新时代特点,基于人类共同的命运,应该建构起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全球治理体系、全球治理新路径。“人”的基本内涵要贯彻落实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对于高校来说,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前进,必须具有中国特色。要突出中国特色,关键是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准确领会“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才能找到课程思政的契合点、着力点和着力途径[6](4-9)。

三、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体系的路径

《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全国各高校、各学科专业要广泛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强化教师们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增强能力,立德树人的成效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体系的路径很多,并不一定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大谈特谈思想政治体系,而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深入梳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本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认真开发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之育人效果。

(一)借助单元主题挖掘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挖掘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思政融入点。将思政自然融入授课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中。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Book 1(思政智慧版)一单元的内容为例,在Book1 Unit4 Heros of our time中,结合两篇课文对中、西方英雄精神的理解,掌握英雄精神的真正内涵,学习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道德素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观、人生观有机嵌入课文讲解中。并融入国内一些英雄事件如抗疫英雄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李文亮等,借助单元主题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其他课文也可按照这样的方式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价值观体系、宪法法治精神、国家安全意识等思政体系内挖掘题材。

(二)灵活设计教学活動,凸显育人理念。

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是贯彻课程思政的主渠道,那么设计多样化显现育人理念的教学活动就至关重要。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或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媒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图片、声音、文字、视频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媒介方式。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Book4 Unit5(思政智慧版)为例,文章讲述了美国主流社会看待中国人常会带有一种狭隘的成见,认为汉语及华人都是散的、不直接的、内敛的,然而通过深入接触中国人或华裔就会发现,这些只是中国人的一些性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会呈现不同的性格,只是每个人理解和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而已。此时,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提前看中西三部跨文化题材的电影《喜宴》《推手》《刮痧》,然后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机嵌入课文,实现教学内容与育人的有机衔接。

(三)协同使用主教材与自编辅助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传播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载体,关乎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及价值体系有所倾向,难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与目标。此时可以采用主教材加自编辅助教材的模式,选定一本相对合适的主教材,再根据教学大纲、目标的需要选一些合适的自编教材作补充。教材内容如《指南》上说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新要求,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要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守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的内容要适当取舍,有些单元内容可以深度拓展,有些单元可以舍弃。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上述讨论了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立德树人的基本要义及实现大学英语思政课程的路径,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本土化教学呢?这要结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整合。

(一)以纲为本,融入思政元素。

《纲要》为各学科开展课程思政确立了总方针,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正是制定该纲要的宗旨。新《指南》是在《纲要》的主要思想下制定的,主要修改的内容包含课程思政一部分,说明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本土化教学时,要以《纲要》和《指南》作为蓝本,进行适应性的地方教学改革。

(二)加入省情、市情、校情的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广泛、素材丰富,可以关于人、事迹、价值观等方面,各地都可据本省、本市、本校特点挖掘。譬如,在云南就要结合省情开展课程思政,这样学生才会有亲切感。习近平同志2020年到云南考察时的讲话内容就包含诸如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树牢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张桂梅先进事迹,抗疫中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的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都可用作鲜活的课程思政元素,真正彰显“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这一主线,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兼具地方特色,以实现地方本土化教学。另外,本校雖是一所国门地方大学,但是立足边疆,在高等院校中较早实施了“立德树人”实践理念,这是可挖掘的一个重要思政素材。

(三)校本探索及实践。

本校以“立德树人”为校训,已经历了多年改革、探索及实践。虽然课程思政的发展与《纲要》相比还不算全面,但是主体思想和思路都是对的。本校的政教系后来分出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的分家一方面具有行政功能,另一方面是对课程思政的具体细化需要。构建本校的思政体系依次顺序是:先思政课程,再课程思政,再专业思政,循序渐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是在这样的体系中建设起来的。目前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要求确立、教材的选定与自编方面都在进行着与校本相一致的探索,同步且同向发展。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过程,在《纲要》和《指南》核心思想的指引下,结合开发地方的思政元素开展本土化教学,充分挖掘和拓展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该课程充分发展。同时注重课程教材的开发,使其突出课程价值取向和特色鲜明的教材内容体系。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使其在教学科研中体现课程思政理念,实现教书育人、科研相得益彰,推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新格局。课程思政的实现不是喊一下口号就能实现的,只有将价值观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切实将知识传承、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为一体、融会贯通,解决好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S].教育部官网,2020-5-28.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

[4]吴鹏.大学英语思政导学课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5]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2020(5).

[6]刘正光,孙玉慧,李曦.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德”与“述”[J].中国外语,2020(5).

猜你喜欢

本土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