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五位一体”共建

2021-08-27彭欢燕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互联网+

彭欢燕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刻、有力回应。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存在问题。“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从制度、教师队伍、教学革新、媒体融合、过程评价等多维度,探究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策略,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刻、有力回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力量的高职院校,教师如何树立互联网思维,怎样转变话语体系,如何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说服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是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和理论支撑

课程思政是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2],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立体化融入、浸润式演绎。“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指把“互联网+”视为技术手段和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和技术手段,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最大效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开发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评析

(一)制度层面:制度建设和评价、激励机制滞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不高。

“课程思政”建设得到了高职院校前所未有的重视,积极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暂未在制度层面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实施路径、评价体系、激励方式等未做明确的要求和详细的部署,可操作性不强,教学评价的反促作用更无从谈起。实践中,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两张皮”的现象还很普遍,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二)理论层面:缺少理论指导,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开展模式、尺度、方式感到茫然。

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教师未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和目的,不明晰课程与思政之间的关系,混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之间的本质特征和侧重点,对两类课程的定位、思政的内容和方式、思政的优势不明确。由于缺少以上理论指导,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开展模式、尺度、方式不知所措。无论是文科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还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程都具有特定的属性和知识体系,课程思政具体实施形式和着力点肯定会有差异,需要从学校、学科专业层面给予明确和理论指导。

(三)教学层面:知识与价值、教育与技术简单叠加而非深入融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重教书轻育人。由于部分教师思政意识不强,形成了“一边课程思政轰轰烈烈,一边按部就班着力知识传授”的现状,未摆脱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部分教师思政教学方式生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刻意植入碎片化思政主张和知识,就“思政”谈“思政”,未遵循“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教育与技术简单叠加而非深度融合。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流于形式,简单将资源搬到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教学活动形式未体现媒体优势,表达方式未亲近学生生活,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资源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远远不够。

三、“互联网+”视域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面临的新机遇。

提升了教育主客体互动性交往的便捷程度,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开放空间,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真正成为可能。校校之间、院系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发挥示范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资源的受益面。

丰富了思政教育的话语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的接受度。网络话语简洁生动、充满活力,使原本理论性很强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人本化、生活化,把理论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画面,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枯燥、单调的思政理论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优化学习行为分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轨迹、过程进行全数据采集,主动掌握学生学习行为特点和规律,实现“前置式”教学反思;网络匿名性、虛拟性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流露真实想法。

(二)“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各类思想观念交锋,一些西方思想的传入,使主流价值观念遭遇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考验。

新媒体融合考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学艺术。丰富了思政教育的话语内容和教学形式,但关键在于教师将这些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思政素养、教学素养、媒介素养,才能有效打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五位一体”共建策略

(一)创新系统化交互设计,凸显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融入。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这项工作需要从全局考虑,统筹规划,从学校、院系层面明确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环节的育人要求,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构建“思政共同体”。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并担起主体责任,给予课程思政建设应有的财力、物力、人力保障,确保资源配置优质化,形成纵向上下联动引导、横向互利共享合作机制;确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目标,多维度交互设计,合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二)构建“立交桥”式教师培养体系,打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培养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素养全面、师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找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结合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师培养体系,给予适时、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使之成长为“好老师”。

“请进来,送出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讲座,为老师们传经送宝。另一方面,选派骨干教师前往课程思政优秀示范院校交流访学。给优秀骨干教师创造充足的发展空间,给青年教师适度的危机感,鞭策其快速成长,不断创造学校发展的动力。

分层级、分专题、滚动式举办课程思政教学专项培训。理论层面,聘请校外权威专家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理论培训,肃清对课程思政定位、模式、尺度、方式的认识壁垒,提高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和主流价值引领的能力;实践层面,遴选本校优秀骨干教师公开课供老师们观摩,鞭策后进奋起直追,激励先进走向卓越。学校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总体要求、理论基础、实施路径等“共性”培训,院系、专业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个性”培训。

加大教师媒介素养培养力度。“互联网+”技术加快了教育改革步伐,教师媒介素养的成长却相形见绌,技术手段未达成教学质的转化,加强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已十分必要。

(三)推动教学形式和内容革新,确保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根据课程的知识特点及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编制课程思政“实施意见”,为试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提供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纵向上,聚焦高中与大学德育知识的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避免内容简单重复;横向上,着力大学期间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在线课堂的知识贯通,三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集体备课,打造示范精品课。组建由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由专家搭建课程框架,学科带头人拟定教学提纲和教案,骨干教师担纲授课。针对专业特征拟定适宜的教学方案,一专业一方案,根据专业特征、就业领域职业道德要求,将学科知识与时政热点、政治素材无缝对接,通过真实案例关联思政元素,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搭载新媒体技术,实现课程思政最大效能。

打造云媒体平台,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精心打造学校官网、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优秀自主新媒体平台,用生活化、常识化的教学话语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阵营。

用活网络大数据,把握思想学习新动向。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更愿意流露真实想法、表达诉求,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情感倾向。云媒体平台后台统计功能,便于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判,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为不断优化思想引导、资源建设、教学施策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

发挥双主体作用,构建合力育人新机制。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委骨干建立充满正能量的自媒体平台,发挥“朋辈教育”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培育学生骨干,加入课程教学团队,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建设,使资源内容更适应学生的需求,使话语风格更符合学生口味,使讲授更接近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彰显专业教学的温度和情怀。

(五)优化评价“指挥棒”,提升课程思政的价值适应性。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体,构建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考核既要有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又要有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既要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更要有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从教师视角入手,能力上考量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政素养、媒体素养、教学素养;意识上考量教师“育人”意识和“服务育人”的意识,综合考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使命的同步实现程度。从学生视角入手,重点考察教师对学生思想情感、身心健康、价值观的引导情况,教学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情况。

用好考核“指挥棒”。一,融合互联网技术,优化考评路径。传统线下的调查问卷、考评打分等评价考核方式存在大量的“人情分”“面子分”,网络测评,匿名评分,数据更趋真实、客观,据此进行管理机制优化、教学革新将更有效。二,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对评价结果不好的教师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促使其进行教学反思、革新;对评价结果优秀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知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暴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结果还应适度运用于评先评优、课程建设项目申请等“质量工程”上。

“课程思政”是对课程内容教育性资源的开发、改造和提升,高职院校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和使命,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从制度设计、队伍建设、教学革新、媒体融合、过程评价等多维度构建“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策略,形成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

[3]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4]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M].中国高等教育,2017(1).

[6]刘伟,陈锡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2).

[7]何云峰,吉列丽,张青青.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能力:“课程思政”的新时代价值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8).

基金项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校级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五位一体”共建策略研究》(XDK 2020-A-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互联网+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