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性心理联合脑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2021-08-27郭媛

上海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效果

郭媛

摘 要 目的:探討支持性心理联合脑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2 mg/次,2次/d。对照组采用脑电治疗,5次/周,30 min/次。共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共8周。观察两组疗效、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两组治疗后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脑电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症状评分以及BPRS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支持性心理治疗;脑电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14-0030-03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logy combined with electroencephalogram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GUO Yuan

(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Kangning Hospital, Kangning, Jiangxi 3312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logy combined with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9 to May 2020, and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2 mg/time, 2 times/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EG therapy, 5 times / week, 30 min / time for 8 weeks in tota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for 8 weeks. The changes in curative effect,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ores, and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28/3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67%(20/30 )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gative symptom score, positive symptom score, general symptom score and total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PR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combined with EE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s good,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negative symptom score, positive symptom score, general symptom score and BPRS score of patients, which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electroencephalogram therapy; effect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异常社会行为和不了解现实为特征的疾病,属于精神障碍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错误的信念、困惑的思维、社会参与感差、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等,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病情会不断加重[1-3]。有临床研究显示,对患者实施定期、定量用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4]。然而,药物仅能缓解患者的短期疗效,对于长期效果难以保障[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如通过建议、劝告等方式,可以减少患者心理疾病的出现[6]。本文报道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脑电治疗对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7],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在60分及以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为14~64岁,平均(38.25±6.35)岁;偏执型8例,残留型15例,衰退型7例。对照组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为15~67岁,平均(37.96±6.84)岁;偏执型7例,残留型16例,衰退型7例。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躯体疾病者、存在药物滥用史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心电图异常者、有药物过敏史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00 mg/次,3次/d,共8周。(1)对照组采用脑电治疗,将电极粘贴在患者的两侧耳廓后乳突部位表层,正式启动,进行刺激,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刺激时间和输出电流,5次/周,30 min/次,共8周。(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第1周,医生与患者的监护人面谈,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指导;治疗第3周,结合患者的情况,医生与患者面谈2次,实现简单交流;治疗第5周,医生与患者的监护人面谈,了解治疗情况。面谈的主要内容:①倾听。主动倾听患者的诉说,建立信任关系,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让患者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②讲解。了解患者的情况后,通过多种形式,包括讲座、宣传手册、视频等,对患者实现健康宣教,让患者及监护人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藥物作用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等,从患者和其监护人的角度进行讲解,获得理解。③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认为基本可以被治疗愈,积极战胜病魔。④多为患者讲解自身的责任,提高患者的社会关系情况,增强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变化情况。

1.3 评估标准

(1)疗效评价:根据症状评分进行评价,计算症状评分减少率=(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00%[8]。分为治愈(症状评分减少率≥70%)、显效(50%≤症状评分减少率<70%)、有效(30%≤症状评分减少率<50%)、无效(症状评分减少率<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分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9]。(3)BPRS评分:共包括20项,分值范围为18~126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1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表1)。

2.2 两组症状评分

两组治疗前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BPRS评分

两组治疗前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临床较常见,而且复发率、致残率较高,治愈率却偏低,临床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配合脑电干预[11]。已有研究显示,药物治疗维持效果时间较短,而且患者依从性差,难以积极配合治疗,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2]。对于采取脑电干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结合适当的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脑电治疗是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精神以及认知功能的一种措施,属于无创治疗,治疗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1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说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观察组治疗后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BPRS评分亦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较好。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通过联合治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部神经细胞尽快恢复,提高神经递质功能,从而调整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4]。支持性心理治疗,是结合了多种心理治疗技巧,体现出对于患者的关心,促进患者的积极治疗[15]。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意志、智力、感知行为障碍等,并伴有各种负面情绪,通过药物治疗配合脑电治疗,控制疾病,再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社会关系。在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时,需要医师对患者保持热情的态度,尽量少反驳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影响患者;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掌握方法,把握技巧,将正面情绪带给患者。

总之,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腦电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症状评分以及BPRS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 1 ] 张丽. 全程康复护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20, 33(14): 180-182.

[2] 徐艳玲, 李楚泉, 陈燕华. 运动治疗配合系统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和行为障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14): 152-154.

[ 3 ] 陈桂荣.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抑郁症状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12(12): 58.

[4] 许曲, 杨瑞, 刘珍, 等. 团体心理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在提高自尊水平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18): 188-189.

[ 5 ] 温财文, 李田妹, 冼怀柏, 等. 团体心理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睡眠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 2020, 33(3): 599-601.

[ 6 ] 蔡秋梅, 俞炉英. 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18): 2523-2524.

[ 7 ] 庞胜吾, 魏相玲, 范玉洁. 家庭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16): 156-158.

[ 8 ] 温财文, 冼怀柏, 招日兰, 等. 阿立哌唑联合艺术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17(14): 147-150.

[ 9 ] 朱紫颖, 何卓玲, 王丹, 等. 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12): 179-181.

[ 1 0 ] 连阳阳.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11): 33-34.

[ 1 1 ] 赵明勇, 骆建忠, 吴景竹, 等. 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丙戊酸钠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价值[J]. 重庆医学, 2019, 48(24): 4176-4178; 4182.

[12] 齐艳, 许锦冰. 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19): 3090-3092.

[ 1 3 ] 谢志桦, 杨茂增, 李子良, 等. 坦度螺酮与脑电、皮电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稳定期焦虑对照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40(11): 1346-1348.

[14] 孙洪波, 李宏斌, 匡世瑶. 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33): 82-85.

[ 1 5 ] 徐翡翡, 韦敏, 郑梅芳, 等.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14): 9-10; 91.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