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8-24刘国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小学数学

刘国裕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科目.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表达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学习数学这门科目,因此在逻辑思维方面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此,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本文笔者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问题;对策

一、前言

现代教育相比于传统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换.但在教学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很难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要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下是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的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切实贯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改所要求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虽然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完全实落以人为本的观念,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很多教师还是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只把自己每节课应教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以人为本的观念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二)差异化教学的思路不清晰

首先,教师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很多教师还是以大部分学生为标准进行教学,而难以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教師的众生学习理念也不强烈,对于教学的过程,大多教师会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且长期使用这种方式,比如让所有学生都用这种方式解题.这种一体化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但数学是一个需要很好的差异性的科目,因而学生很难得以发展.此外,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教育还是会把分数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很多教师对于分数高的学生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而对于数学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的关注度往往也会比较低.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就更难做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了,从而在数学教学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三)教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互脱离

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也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很多教师只是依照课本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其实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利用上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所学内容得以运用,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与生活的脱离,让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很难做到真正的热爱数学这门科目.

(四)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更多是依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并且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当我们不喜欢一件事的时候,很难将其继续进行下去,更别提做得很好了.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趣味性的缺乏使教师很难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五)没能及时评价,忽视课后练习

很多教师可能上完课就对学生“不管不顾”了 ,忽视了学生的课后练习与及时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一般都是过一段时间再发放给学生,也不会当面批改,只会把错误标出来,让学生自行修改或者下一节课当面进行讲解.这些都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相应的问题.

三、解决策略

(一)加强对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教学内功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非常重要.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树立众生学习的理念,做好备课的工作,只有进行很好的备课,把课堂上该圈该点的内容进行很好的归纳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次,我们要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能总是采取一种思路,对一道题也要多想想其他解法,不断学习,巩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比如:对于数学课程的更新我们要随时掌握它的动态,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学习讲座,学习别的专业教师的讲课方法,并学以致用.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课程、各种视频来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二)以学生为本,差异化教学,做好因材施教

首先,我们要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数学成绩才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才可以提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主动思考,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其次,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数学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我们要赞赏他们,对于数学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让其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好.并且对于这种差异化,我们要安排好上课的时间,规划好上课的内容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东西并能很好地运用.比如:笔者会给学生上课思考的时间.对于一个课时的学习,笔者会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分享的时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很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去思考,从而理清解题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又比如:对于数学课程,笔者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理解,并且会运用.

(三)接地气,使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加生活化

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能大大解决教学与生活相背离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运用生活经验.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原理,也能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这些问题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加减乘除是将数学运用到生活的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生活中,学生和妈妈去买菜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菜价进行计算.又如:许多超市都会有促销活动,对于满多少减多少这种,学生学会了加减乘除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运算,并得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也要让学生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新课改问题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