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1-08-23石华平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创新思维阅读教学

石华平

摘 要:近几年来,相关教育部门大力倡导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由于教育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阶段,教师也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作为引导者。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环境、利用启发的方式、利用补充的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创设环境

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以教师的指导为核心,通过大量阅读实践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但就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烦琐的文章分析、统一的答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教师传授阅读技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于此,教育人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知识经验为基础,以独特、新颖的要求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造性为基础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从多个角度思考阅读问题,感悟文章的真谛,发现新鲜的事物与解题方法,并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顾名思义,就是实现推陈出新,不以原先的教学规则为基础,而是以保持活跃的思维条件为基础。小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发展其自身的长处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在語文阅读的教学阶段,启发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1]。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个层面。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学生的想象力有直接的关系。想象力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与精神,提高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造性思维作为辅助

笔者对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后发现,阅读教学务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技巧训练和语文知识学习,才能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掌握阅读与写作的相关内容。小学生受到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小学阅读的教学阶段,大都处于模仿性学习阶段[2]。另外,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与生活缺乏必然的联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阶段都是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学习。而课文内容大部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要带着学生反复的领悟、感受教材的内容。而在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并且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其阅读水平不断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路径

(一)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提升其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十分重要。好奇心属于人们面对新鲜事物的自然反应,也是不断加强创新思维、探索未知事物的基础。小学生处于懵懂的年龄,对周边的事物好奇心都比较强,也对日常生活较为敏感,会发现学习生活中的未知事物。而创造动机属于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学习欲望,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创新与思考[3]。基于此,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阶段,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阶段,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教材内容等,合理地设计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并且引入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教育人员利用学生的天性,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关键的阅读技巧。生动形象的故事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设计角色游戏的方式,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这样能够还原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环境,并且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需要形成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避免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的情况,并且以开放性较强、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困难,并且进行合理的引导。例如,在进行《彩虹》这一课程的而教学阶段,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彩虹的色彩、形成原理,还可以以丰富的实验,鼓励学生制作彩虹,并对实践得出的结论进行研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跳跃,但是其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较差。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阶段,就需要更加注意如何启发学生,使其能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卧薪尝胆》的文章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启发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已经熟读了这篇文章了,那下面我提出一个问题,在吴国打败越国的时候,为什么勾践没有自尽,而是卑微求和呢?为什么勾践会对自己战胜吴国有自信呢,是因为在吴国每天尝苦胆吗?”教师以这类问题激发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思考。许多学生都觉得这种新的启发教学模式很有趣,在这种模式下自己愿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勾践之所以能反败为胜,就是因为多年在吴国尝苦胆的作用。在语文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学会重新阅读课文。学生经过细致的阅读,了解到勾践之所以对复国充满自信,并不是因为每天尝苦胆,而是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勾践尝苦胆并不是表面的现象,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在学习勾践坚韧不拔精神的基础上,了解他多年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才是最后成功的关键。

总而言之,要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人员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实现教学体制的创新,了解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基础目标,利用启发的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与技巧的兴趣,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小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69-70.

[2]孟令军,辛琦媛,倪晶.误区与纾解: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183-185.

[3]吴维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技资讯,2020,18(05):183+185.

[4]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创新思维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方寸田园 语言氧吧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