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教学期间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

2021-08-23刘小丽张敏赵蕙平王莹松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信息素养

刘小丽 张敏 赵蕙平 王莹松

摘 要: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2020年2月12日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维护广大师生健康生命安全,在大规模在线教学期间开展教学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本研究对不同背景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各维度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教龄、教授学科、任教年级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素养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我们展开了相关方面的讨论,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在线教学;中小学教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山東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疫情在线教学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项目编号:S202010451078)研究成果之一。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收到的有效问卷合计1031份。本次参与问卷的教师中,男教师占比38.22%,女教师占比61.78%;在教学年限分布上,新手教师和老教师均有分布,0-5年的教师占比35.6%,6-15年的教师占比33.07%,16-25年的教师占比17.46%,25年以上的教师占比13.87%;在教学年级分布上,高年级教师人数占比11.64%,中年级教师人数占比28.81%,低年级教师人数最多,占比59.55%。

(二)调查问题与分析对象

研究团队在对国内外在线教育设计、实施、评价等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在在线教学初期大规模下发的政策文件和在线教学的实践情况,初步编制了《在线教学期间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为提高问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咨询教育技术领域专家和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与完善。

正式的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由教师的性别、教龄、任教年级、任教学科等问题组成的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开展在线教学期间教师在线教学的信息素养现状,主要包括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专业发展等。

(三)调查数据搜集

调查问卷通过公共在线问卷平台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进行发放。在各地区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研究团队将问卷发放至各学校教师工作群,调查日期为2020年12月6日至2020年12月30日,最终共收回问卷1068份,其中有效问卷1031份。

(四)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根据实际研究需要,信度分析一般采用Alpha信度系数法来表示,这是由Cronbach创设并推广的。克隆巴赫系数的值一般在0-1之间。

2.效度分析。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问卷量表各维度进行效度分析,0.969为KMO值,13340.432为样本分布Bartlett的球形检验卡方值,显著性p值为0.000。结果表明,问卷编写的内容效度良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整体现状和各维度现状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3.0对手机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平均值为3.89,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这说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相对较高。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以及专业发展四个维度来看,每个维度的平均值都在3分以上。这其中,信息知识水平的平均值最高,达到3.91;信息意识水平的平均值最低,为3.87。以上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水平也呈现出高于平均水平的结果。

(二)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差异分析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差异分析,探讨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性。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知识维度的F值为11.755,P值为0.004<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在信息意识维度的F值为16.891,P值为0.003<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在信息应用维度的F值为11.989,P值为0.000<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在专业发展维度的F值为17.806,P值为0.000<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素养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应用和专业发展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男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高于女性教师的。

(三)不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差异分析

本研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差异分析,探究不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性。不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意识维度的F值为5.028,P值为0.002<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在信息知识维度的F值为6.898,P值为0.000<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在信息应用维度的F值为6.544,P值为0.000<0.05,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在专业发展维度的F值为5.925,P值为0.001,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不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素养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专业发展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三、调查结果的讨论

对不同背景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各维度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教龄、教授学科、任教年级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素养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性别方面,男性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均值均高于女性教师的,这说明男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高于女性教师的。一方面,这是因为男女性教师在思维方式上的侧重不同,男性教师更侧重于分析性,多偏向于抽象思维;另一方面,男性教师对信息工具会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在研究和学习上比女性教师有更强的主动性,因此,女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低于男性教师的。

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建议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信息化教师队伍,是培养信息化教师人才队伍的关键,也是基础教育创新改革的要求。针对当前部分教师缺乏信息意识创新教学方式的思维的现状,学校可以通过培养教师的信息教育理念,如开展讲座、培训等,来增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同感,让教师认识到重构、优化教学流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意识。

(二)强化教师信息应用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是一种默会知识,而信息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靠不断地实践来促进知识的迁移。中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主动地在每一个环节应用教育技术,强化信息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和教学反思是提升信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应将智慧学习、混合学习等技术应用于课堂,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反思是指能够主动地观摩他人的课件,以及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这两条途径,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增强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鹏,王以宁,刘艳华,张海.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迁移影响因子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4):106-112.

[2]祝智庭,孙妍妍,彭红超.解读教育大数据的文化意蕴[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1):28-36.

[3]刘雍潜,杨现民.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5):11-14.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信息素养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