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2021-08-23王静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王静

摘 要: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一叶知秋——秋叶传情》为例,以课堂对话记录的方式,通过秋叶作品设计、作品制作、评奖,使学生们的思维在交流碰撞中互相架构、共同生长,并学会了有效分工和双向评价,此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能力,发展了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深化了学生爱学校、爱幕府山、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突出了学生的发展价值和意义,使学生的发展可持续。由此可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阵地,应在活动中不断探寻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关键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一叶知秋——秋叶传情》

一、交流碰撞——思维在生长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的学科教学中,传授结论占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绝大部分,如今这一问题已得到重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这就要求在教學中应尽量为学生留足充分的思维空间,继而提供思维碰撞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碰撞中互相架构、共同生长。

师:课前,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已经商量好了想要用秋叶做的东西,有的小组还试着做了做。哪个小组愿意先派代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要求说清楚本组的创意和作品背后的故事,时间不超过1分钟,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生1:我们小组想要用幕府山的秋叶制作胸针,送给妈妈,因为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试着做了做,虽然有胸针的样子,但好像还不够漂亮,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2:我们小组想制作一幅秋叶中国地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所以我们想做中国地图,献给祖国母亲。

生3:我们小组想制作皇冠,每个人都想拥有皇冠,因为戴上去一定很威风!而且因为皇冠都是金光闪闪的,所以我们想用金黄的银杏叶制作,这是我们的设计图。

生4:我们想制作秋叶项链和手链,送给我们的王老师,对王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设计,而且每个设计背后都有温暖的故事和有趣的想法!这些设计里面,你觉得哪个特别有创意?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觉得第一小组的胸针很有创意,秋叶做成的胸针很独特,很精美。

生2:我觉得中国地图很有创意,因为它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生3:我觉得皇冠很有趣!

生4:我觉得秋叶笔筒很实用!

……

师:同学们真会评价!我们在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就是要考虑作品的有趣、实用、独特、美观……当一个作品富有情感时,这个作品也更有价值和意义了!

这一节课中小组进行创意汇报的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回顾了作品设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碰撞的机会,使学生在倾听、思考与评价中,将零散的思维初步系统化,初步感知设计与制作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真实地生长。

二、有效分工——合作在发生

合作是当今社会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却不乏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的现象。事实上,有效分工是实现合作的重要条件。

师: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啦!请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注意倾听要求哦!(1)小组合作,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如果制作中遇到问题,通过商量来解决。(2)制作时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和材料。(3)完成制作后,请把所有的材料、工具收回材料筐,桌面清理干净。(4)音乐停,活动停。(教师在小组制作过程中巡视观察,抓住小组合作中出现的分工问题)

师:同学们,请大家暂时停下来,这个小组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在制作的时候,有的人做的工作很多,而有的人却没什么事情可做,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生1:可以好好进行分工,比如按照难易程度来分,容易的事情交给手工本领稍弱的同学做,难的事情交给手工本领强的同学做。

生2:或者每一个步骤大家都一起做,会做的成员先教不会做的成员,再一起做。

在活动中,小组需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组不懂得如何分工,存在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小组内有的成员很忙碌,有的成员却无所事事,插不上手。这时,我请所有同学暂时停下手上的活动,一起交流合理分工的方法:有的孩子提出可以采用“流水线”分工法,即把制作过程分解为若干步骤,小组内每个人负责其中的一个步骤,如果某个步骤较为复杂,那么可以安排多人负责这个步骤;还有孩子提出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划分工作,擅长手工制作的同学就负责较难的工作,不太擅长手工制作的同学就负责相对容易的工作;还有孩子提出了一种非常团结的分工方法,所有成员先共同完成一个步骤,再一起进行下一个步骤,这样就确保了所有成员的参与。

三、双向评价——发展在持续

(一)评选“最佳作品奖”

师:同学们,这么多的作品,它们都有背后的故事,都传递着浓浓的情感,哪一件作品最打动你呢?谁来说一说。下面,给大家30秒的时间讨论,请小组长上台投票。

师: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第二小组的“秋叶地图”当选为我们的“最佳作品”。你们为什么投给它?

生1:因为我觉得他们用秋叶制作的地图很有意义。

生2:我们热爱祖国,所以看到用秋叶制作成的祖国地图,觉得很兴奋!

生3:因为我觉得如果把这幅地图挂在我们教室的前方会很有意义,秋叶地图中浓浓的爱国之情最打动我们!

(二)评选“进步最大奖”

师:在这次活动中,你们小组中的哪位成员进步最大?接下来,我们要评选“进步最大奖”。给大家1分钟时间讨论,把红苹果送给你们认为的进步最大的同学,获选的同学拿着红苹果到台上来,每个人说一句获奖感言。

生1:我觉得一开始我在小组里的表现并不好,后来我跟着我的组长学习,没想到组长和组员们也发现了我的进步,我觉得很开心!

生2:我也要感谢小组成员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他们帮我一起想办法解决的。

生3:我很快乐!谢谢组员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评选“最佳作品奖”和“进步最大奖”。“最佳作品奖”就是在各小组完成的6个作品中选出最好的作品,这是横向的评价;“进步最大奖”是在小组内评选出本次活动中进步最大的组员,这是纵向的评价。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同时进行多元评价,突出了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和意义,使学生的发展可持续。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阵地,应在活动中不断探寻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交流碰撞中让思维得以生长,用有效分工让合作真实发生,在双向评价中让发展持续进行。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