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1-08-23刘月梅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问题

刘月梅

摘 要:写作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对策,以期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一直以来广受关注。然而,在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学写作难、教师教写作难”仍然是长久以来困扰广大师生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写作的“源头”应该是基础语言,学生主要通过教材、读物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和描写方式;“活水”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小学高年级的写作,主要应由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感想运用恰当、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并结合合理的想象,丰富自己的思维。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言贫乏,感情失真

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学生却总是忽视对自己写作的培养。据调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除了正常上学外,其他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各种课外辅导班或培训班占用,加之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像视频资料也吸引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留给写作思考和创作的时间实在有限,积累少、写作练习少、写作水平低是现在学生的通病。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表达,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逐渐失去写作兴趣,淡化写作的美好体验。

(二)写作教学模式陈旧

由于写作在当今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较大,很多教师为了考试分数仍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而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背诵优秀范文、强化写作技巧训练成为教学重点,学生的写作成绩可能提升很快,但却不是学生自己的创作。这种实用主义、拿来主义的做法违背了写作教学的初衷,使得学生对写作产生错觉,认为写作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考试前适当准备,就可以取得高分,殊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可参考的资料变少或者没有可参考的资料时,这种写作方式的弊端必然会暴露无遗。

(三)写作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写作练习为辅,写作教学仅仅是在作文课上。

为学生讲解必要的知识是应该的,但不能喧宾夺主,教师过多的讲解除了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外,有时反而还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接受长时间的纯理论讲解,难以消化和吸收大量的知识,听课的兴趣无法被激发,写作教学就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多大的提高。

二、教学策略

(一)把握语言基础,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些学生不注重平时词语的积累,作文当中,语言重复使用,词语贫乏,不能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即便是到了高年级,喜欢某种东西只能用“爱死了”来表达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语文园地这一板块,设置了语句段的应用、好词佳句、名人名言、经典名篇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累大量语言素材,同时在要求上提示学生进行积累。

除摘抄来自课文的词语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设置中,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文章,因此学生读起来不费劲,并能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从而运用。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经典、优秀篇目,摒弃不良刊物对学生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体会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习作应该写真情实感,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感,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对此要多加注意。

引导学生体会生活,可以从课本延伸出去,引导学生学会情感迁移。例如在《草原》中讲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时,可引导学生回忆与人分别的经历,进行小练笔;比如讲到《将相和》时,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人这样的宽容大度,以此来引导学生体会生活,表达情感。

还有就是从交流中感悟生活。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讨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生活趣事说出来和同伴分享。比如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趣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有学生说道:“有一天,我和妈妈去用餐,发现有个餐厅点餐、上菜的居然都是机器人,让人感到很有趣,以后我们经常去这个餐厅。”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还体现出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讨论科技带来的便利,鼓励学生将这些小故事写下来,于是,孩子们就完成了习作《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学生身边有很多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素材,这样才能让习作的素材变得更为丰富,也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三)构建思维导图,展现写作脉络

选定素材之后,要对文章进行构思。老师可以教学生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再让同学们绘制自己作文的思维导图。

以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盼》为例,引导学生在对课本理解的基础上,画出课文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是如何把中心思想表达清楚的,即从不同的方面或者不同的角度组织文章,重点部分详细写。在这个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学生理清了习作《那些温暖时光》的写作脉络,选取了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然后把家庭作为略写的部分,详写学校部分。在学校方面,又选取了典型的事例,这样一篇作文的提纲就完成了。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列出这篇文章的整体脉络,知道文章总共分为几个部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怎么写,文章的重点内容和详略内容分别是什么。

(四)评改作文多样化,养成写作习惯

在作文写作中,教师也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 在学生写完作文后,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去读、去评改,养成写作习惯。在评改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体互评、小组互评、同桌互评等,让学生从中悟出修改习作的方法。比如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变换词语,让表达更得体;增添字、词、句,让表达更顺畅;删减字、词、句等,让表达更干练。在互评中,吸取优点,改正自己习作步骤的不合理处。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读、写、练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在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上,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境界及写作层次。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准写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同时,小学阶段的写作不要强调太多的技巧,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作文,要肯定學生,保护他们的写作欲。

参考文献

[1]李晓庆,孙宗乐.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33):339-340.

[2]郑建霞.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新课程导学,2018(21):52.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问题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