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诊炎症性肠病时采用血常规检验方法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2021-08-23周春强

健康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常规检验价值

周春强

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方法在确诊炎症性肠病时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炎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方法是一种有效判断炎症性肠病的方法,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常规检验;价值

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疾病,主要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病变发生后若处理不及时,常会累及患者的直肠与结肠,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漏诊,因此,对炎症性肠病开展早期诊断十分关键[1]。选择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同时期30例体检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常规检验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9~47岁,平均年龄(34.35±2.1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8~26岁,平均年龄(25.17±2.1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人员均进行血常规检验,按照常规方法采集血液样本和送检,在血液采样前8 h内,患者禁食禁水,于次日清晨采血接受血常规检查。所有血液样本均由同一台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进行檢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差异,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浓度(%)为(68.97±1.23),观察组为(76.46±2.66),t=13.9986,P<0.05。对照组血小板计数(×109/L)为(156.68±15.11),观察组为(241.09±20.35),t=18.2406,P<0.05。对照组血小板体积(fL)为(11.77±1.49),观察组为(8.03±1.44),t=9.8859,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g/L)为(131.43±14.27),观察组为(105.49±12.78),t=7.4169,P<0.05。对照组C反应蛋白(mg/L)为(9.17±2.29),观察组为(60.04±11.33),t=24.1045,P<0.05。对照组血沉(mm/h)为(17.35±6.19),观察组为(46.58±3.76)t=22.1056,P<0.05。

3结论

在炎症性肠病的早期,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症的不断累及,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当发现是炎症性肠病时已经到了中后期。临床研究显示,尽早发现并治疗炎症性肠病能够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探寻一种有效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方法十分重要。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小板体积、血红蛋白浓度、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和正常人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应用血常规检验的方法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效果理想。据有关的研究证明,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当患者肠道出现炎症后,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反应蛋白,当机体出现炎症后,反应蛋白浓度激增。血沉表示的是机体中血红蛋白的沉降速度,当炎症出现后,红细胞和血小板开始聚集,加快血沉的速度,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与健康者间的差异特别明显。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比了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健康者中性粒细胞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沉指标的差异,发现两组间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示利用血常规检验的方式诊断炎症性肠病的可靠性高,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在确诊炎症性肠病时采取血常规检验的方法,诊断的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避免炎症性肠病的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孙秀菊.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4):136.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病血常规检验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给”的价值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