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性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2021-08-22董霄霄杨楠郭雁魏晶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
关键词:性健康消化性饮食习惯

董霄霄,杨楠,郭雁,魏晶晶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宁夏 银川)

0 引言

消化性溃疡是指因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多样化,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调整,不规律服药及不当生活、饮食习惯均可影响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增加溃疡复发率。治疗性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健康行为等方面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以配合医护诊疗行为[1]。本研究旨在观察治疗性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药物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活质量及溃疡愈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分组及干预

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就诊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编号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均给予相同的消化性溃疡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消化内科一般宣传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慢病管理方式实施系统的治疗性健康教育,2 个月后统计失访率、药物依从率、饮食及生活习惯情况,并复查胃镜,评估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情况。

1.2 治疗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健康教育方法:首次门诊接诊时向患者简单讲解消化性溃疡的一般概念、诱因及治疗策略,并发放消化性溃疡宣传册。将选取患者按慢病管理方式统一管理,组织患者参加消化内科健康教育专场座谈会,采用多媒体方式为患者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知识讲课。建立微信群,实行信息化管理,促进医患之间相互交流,并在群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疑难解答和随访。

健康教育内容:(1)疾病讲解及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2)生活及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制定生活规划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参加户外活动,并戒烟限酒;(3)心理指导: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拥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去战胜疾病。

1.3 观察指标

在健康教育干预前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及生活饮食是否规律,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无差异;统计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失访率、药物依从率、生活及饮食情况是否规律,并通过复查胃镜,观察患者溃疡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失访率比较

对照组失访率为18.0%,实验组为4.0%,实验组失访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失访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药物依从率比较

对照组药物依从率为68.3%,实验组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依从率比较[n(%)]

2.3 治疗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一般资料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吸烟、饮酒及生活、饮食习惯规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吸烟、饮酒人数明显减少,生活、饮食习惯规律人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3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4 干预后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n(%)]

2.4 干预后两组患者胃镜结果比较

对照组复查胃镜人数为35例,实验组为42例,实验组患者溃疡愈合良好,溃疡面明显缩小,胃粘膜局部炎症明显减轻,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较差,局部胃黏膜仍有炎症存在。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实验组患者溃疡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比较[n(%)]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在治疗上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包括抑酸、保护胃黏膜、消除幽门螺杆菌等。研究表明,规律服药、调整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等均是促进溃疡愈合的主要因素,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期间,不规律服药、长期吸烟、饮酒或饮食辛辣、刺激食物均可造成溃疡愈合差,甚至溃疡加重、反复发作[2-3]。本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生活、饮食及服药上均较实验组规律性差,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溃疡愈合差,证实了规律服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

治疗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从服药指导、生活、饮食、心理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针对性、系统化教育,是一种通过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4]。本实验结果显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性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学会从生活、饮食、心理等各方面管理疾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失访率,提高药物依从率及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以改变患者不健康生活行为,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使其熟悉自身疾病并坚持治疗,从而防止疾病并发症的发生[5]。因此认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性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从服药、饮食、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综合管理自身疾病,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本实验结果显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性健康教育,溃疡愈合情况明显改善,溃疡面明显缩小,局部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提示治疗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研究表明,不规律服药、长期吸烟、饮酒、饮食辛辣刺激食物均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认为,治疗性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患者药物依从率,使患者从服药、饮食、心理、生活等方面综合管理自身疾病,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进而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防止溃疡并发症的发生及溃疡复发。健康教育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机制是通过社会心理学方法,发挥患者自身的主观心理主导作用,使患者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意念彻底改变不良行为,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治疗自身疾病[6-7]。

综上所述,有效的治疗性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患者失访率,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增加药物依从率,进而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溃疡复发。本研究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新护理观念、理论水平,拓宽知识面具有引导作用,也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远期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性健康消化性饮食习惯
国内外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教育部: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