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超声心动图(UCG)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的影响

2021-08-22赵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
关键词:左房心动图左室

赵丹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江苏 徐州)

0 引言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慢性病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生长与延长动脉发展,心脏对于人体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体的主要动力就是依据心脏的活动来进行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人体体内的血压一直处于危险状态或者居高不下时,就会改变心脏功能与心脏结构,逐渐发展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在情况危急时还会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来自它的威胁[1]。目前各大医院都是使用超声心动图来对患者是否患有心脏病进行诊断,但是超声技术在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并不能完全准确的诊断出每一位患者,会有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漏诊会让患者得不到及时医治,但误诊会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过度医治[2]。目前医学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在目前的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方式中,出现了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进行诊断的方式,它也在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回顾探讨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方式,同时寻找新的诊断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40~69岁,平均(51.25±6.34)岁,病程2~5年,平均(3.58±0.49)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2~71岁,平均(52.96±7.65)岁,病程2~4年,平均(3.22±0.66)年。

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且年龄在38~78岁;(2)超声心动图图像清晰,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分析;(3)没有炎症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4)均伴有劳动性呼吸困难,咳嗽与颈动脉充盈明显等症状;(5)胸部X线片显示主动脉延伸迂曲,心腰凹陷、脉结向左显著突出。

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患者;(2)近期内发生急性感染;(3)伴有甲状腺疾病;(4)患者以往有过冠状动脉搭桥术史,存在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患者;(5)患者伴有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与智力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者。

1.2 检查方法

1.2.1 超声心动图

叮嘱患者在检查前30 min 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让患者面朝左侧进行躺卧,状态保持为静息状,在胸骨左侧旁第3~4肋间进行探头的放置,调节探头的增益,在左室长轴切面,用二维法于收缩末期测量左房内径,于舒张末期测量左室内径及室壁厚度。在四腔心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尖水平,用脉冲多普勒或连续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计算E/A 值;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环上,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瓣环速率频谱,计算e’/a’值,综合判断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有无异常情况,对于假性化的发生情况,可以使用多普勒技术进行排除。心动周期的图像要连续记录3 次,进一步判断有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1.2.2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外周血管检查分为下肢动脉检查与颈动脉检查两部分。(1)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查看与确定患者下肢动脉与足背动脉有没有异常情况,对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进行相应检查,以及踝关节轻度跖屈位,对患者的内膜进行观察,查看内膜的光滑程度,了解足背动脉走向与管壁的厚度。(2)颈动脉检查,首先用B 超对患者进行动脉检查,再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在进行前期工作之后,嘱咐患者保持仰卧状态,不要随意移动,将高度适中的枕头放置在患者的颈部下方,让患者把头偏向一方,充分暴露患者的颈部动脉,观察患者的颈部动脉血管的管壁厚度,管壁回声强度等检查情况。

1.2.3 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

在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检查等项目之后,观察组患者会再一次进行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联合检查,并且每次每组的诊断结果都会有两名专业医师对诊断结果进行判断商议,在所有医师没有经过讨论的前提下获得一致的诊断结果的话,该患者就会被确定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记录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相关检查参数;(2)记录比较观察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对左室壁肥厚和左房增大的检出阳性率,左室壁肥厚的评定标准为左室壁厚度≥12 mm,左房增大的评定标准为左房内径>38 mm。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如果下肢动脉或者颈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狭窄率>5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 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出率为48例(96.00%);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诊出率为40例(80.00%),由检查诊出率对比得出,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式查出左室壁肥厚和左房增大的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检出左室壁肥厚或者左房增大的阳性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显然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对比[n(%)]

3 讨论

心脏作为一个人体主要器官,为人体周身血管与其他器官进行供血,外周循环的血压升高,会增大心脏的压力,让心脏开始以超负荷的状态运行,而体循环泵血的直接动力就来源于左心室,所以左心室的压力增加,变化也最大,整个左心室的负荷加重。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高血压会直接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让心脏有与人体的机理结构发生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非心肌细胞改变、心肌结构发生变化及心肌细胞增长增强等变化,最终就有可能恶化了心脏左心室的功能状态,让心脏提前进入心力衰竭的发展阶段,推动心脏的迅速病变与衰竭。所以应该提高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7-9]。

以前传统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标准是将X 线与心电图相结合,从而检查患者的心室是否发生变化,进而来诊断患者是否有高血压性心脏病[10-12]。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对于该病的诊断阳性率较低,不易判断该病是否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患者影响病情,进而延误治疗,传统心电图的检查灵敏性不高,在检查出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患者往往已经有了较长的发病时间,并且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并不能对患者缓解痛苦给予帮助。X 线检查容易遭受患者体位及胸廓形态的变化的困扰,并且在检查中也只能显示心脏形态、大小、位置等基础数据,当使用这种方法检查出心脏病时,证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所以,该诊疗方法无法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故意义不大[13]。无创、快捷与方便作为超声心动图的显著特点,同时它还可以进行连续观察与实时显像,并且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是属于一种无创检查,不会对患者造成放射性伤害,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性较强。超声心动图能够把心脏机体组织清晰的展示出来,并且准确地收集患者心脏左室有无病变,病变数据为多少。例如部分患者具有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症,超声心动图就能够在检查时获得该患者心脏左室关于舒张功能的数据,这一检测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医师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这两个特点是传统心电图所没有的。因此,超声心动图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观察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出率为48例(96.00%);对照组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诊出率为40例(80.00%),由检查诊出率对比得出,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P<0.05)。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检出左室壁肥厚或者左房增大的阳性率为94.00%,显然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从研究结果上看,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进行有关心脏病的检查,能够提高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测成功率与准确率,对于临床治疗与指导有重大意义,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左房心动图左室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形态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