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区划

2021-08-21祁剑青

华中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字形山墙区划

祁剑青

文化区指文化特征在均质程度上可被识别的地理区域[1]。全国宏观上的传统民居区划已基本清楚,各省区的具体情况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王文卿将北方传统民居构筑形态按取暖和保温措施划分为采暖区、保温区[2]。王氏还探讨了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文背景区划[3]。朱光亚归纳出了12个建筑文化圈[4]。戴志坚将福建传统民居划分为七类[5]。廖志将广东民居划分为粤北客家地区、粤东客家地区、粤东福佬客家地区、粤中广府地区、粤西地区等五大区域[6]。余英借鉴了五大民系的概念,将中国东南系建筑进行了划分[7]。刘沛林从景观基因角度,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和76个景观亚区,传统民居是其研究中重要的参考指标[8]。就湖南传统民居而言,相关学者分别从建筑技术、历史地理、民系、移民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李晓峰对湖南民居的类型与空间分析、营建技术与材料构造等进行了解析[9]。张伟然探讨了历史时期湖南民居的相关问题[10]。孙一帆从宏观、微观层面对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移民影响下的两湖民居进行了比较[11]。郭谦将湖南民居、江西民居归为湘赣系[12]。庞旭对湖南传统民居进行了区系分析[13]。郑文武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相似性聚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分区[14]。胡最对湖南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特征进行了分析[15]。文化景观基因是指文化“遗传”的基本单位,即某种代代传承的区别于其他文化景观的文化因子,它对某种文化景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16]。景观基因理论的核心是运用生物学中的基因分析方法来分析传统聚落在形态、类型、建筑等方面的文化特征,从而揭示出区域内的传统聚落在区划、空间格局等方面的规律,提供了一种从自然科学的视角来审视传统聚落文化特征的新方法[17]。传统民居景观基因属于聚落景观基因的显性基因,也是聚落景观基因识别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要素。本文拟基于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对湖南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其文化区进行划分。

1 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与材料来源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南、南岭以北,位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平地主要包括湘北的洞庭湖冲积平原、湘中诸盆地、湘南诸山间盆地;山地主要包括湘西北武陵山地、湘西南雪峰山地、湘南南岭山地、湘赣交界诸山;丘陵主要包括湘中、湘东北丘陵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平均气温16~18. 5℃,1月4~8℃,7月26~30℃,南部及西北部山区气温偏低;年平均降水量约1250~1750mm,春夏之交多暴雨,4—6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9月常有伏旱或秋旱[18];冬季多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季节二者交替出现,仍然以偏北风为主。

本研究的主要材料来源于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资料。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地方史志文献与传统民居调查报告,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亦有相关资料可供本文参考。实地调查增加了对湖南传统民居的宏观、中观、微观印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综合运用建筑类型学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筑区划最终还需要从建筑本体着手,传统民居文化区不是均质的区域,不能单一地依据自然地理区域划分而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应依据区划的基本原则,确定好主导指标,划分湖南传统民居文化区。景观基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在提取湖南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时,采取的是结构提取法,从屋顶、山墙、正立面、平面结构、建筑用材、承重结构等方面进行提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南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识别

景观基因提取的目的在于寻找传统聚落中的具有标志性意义或代表性特征的文化因子,实现聚落景观特征的深层次解读,充分解读传统聚落的各文化因子在地理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分布规律与内在联系[19]。参照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将传统民居的景观要素大致分解为屋顶造型、山墙造型、正立面、平面结构、建筑用材、承重结构六个方面[16]。

(1)汉族民居

①独栋正堂式。独栋正堂式民居,是湖南乡村传统民居的普遍形式之一。正中为堂屋,两侧的房屋称正房。此类民居屋顶以悬山顶为主流,少数为硬山顶、歇山顶,普遍使用“七字”式挑檐枋;山墙以人字形为主流;平面布局有“一”字形、曲尺“L”形、“丁”字形、“冂”字形以及“工”字形等;立面多为二层,且多在二层出外挑廊;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承重结构以穿斗式为主。

②天井式。天井式为湖南传统民居的普遍形式之一。屋顶以悬山顶居多,少数为硬山顶,屋檐多用“七字”式挑檐枋;平面布局为窄长形和“口”字形;山墙多呈人字形;立面以二层为主;建筑材料以砖、土、木为主;承重结构以穿斗式为主。

③“丰”字形大宅。“丰”字形大宅主要分布于湘东北丘陵地区,类似于赣西北的民居风格。此类民居多为聚族而居,内部空间有明显的纵横轴线,以纵轴线的一组正堂屋为主“干”,横轴线上的侧堂屋为“支”。屋顶以悬山顶为主,少数为硬山顶,多采用“七字”式挑檐,出檐深远;山墙以人字形为主,清中叶以后主轴线上的房间两端多用封火山墙[20];立面以二层为主;平面布局为“丰”字形;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承重结构以穿斗式、实墙搁檩式居多。

④“四方印”式大宅。“四方印”大宅(图1)主要分布于湘中区和湘南区。以“一正屋两横屋”式庭院为基本原型,通过前后左右对接形成大的建筑群,居中的正屋为一组正厅、正堂屋,是主体建筑,统帅横屋;两侧横屋稍低,与正屋垂直。正屋多硬山顶,采用人字形封火山墙[20];横屋多悬山顶,山墙为人字形;正立面多为二层;平面布局为“四方印”式,以院落、天井组织空间,对外封闭,向中呼应;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承重结构有穿斗式、实墙搁檩式。

图1 四方印大宅

⑤“王”字形大宅。“王”字形大宅是四合院的变体,各组建筑轴线突出,以中间的正堂屋空间串联各进建筑,正堂屋多为三进三厅,两侧横屋为单进深,一般也为三间三开间。此类民居与“丰”字形大宅的区别在于,“丰”字形民居的横屋有明显的轴线,侧堂屋位于轴线上,侧堂屋两侧的住户分左右居,分属不同的“支”。而“王”字形大宅两侧房屋为单进深,前后排朝向一致,侧堂屋与每户住宅结合,没有祭祀供奉的功能[20]。屋顶以硬山顶、悬山顶为主;山墙以人字形封火山墙为主;立面以二层为主;承重结构有穿斗式、实墙搁檩式。

(2)少数民族民居

和方差(SSE)为3.838,确定系数(R-square)为0.962 1,调整后确定系数(Adjusted R-square)为0.957 4,均方根(RMSE)为0.399 9。

①瑶族合院。湖南的瑶族主要分布于江华、江永、蓝山、宁远、道县、郴县、新宁、洞口、隆回等县市的山区,平地瑶的居住方式以合院为主。屋顶以硬山顶为主流;山墙为人字形封火山墙,起翘颇高,饰以白色腰带;平面布局多为四合型,中轴线上为正房,两侧厢房对称布置,正房的堂屋是家中的神圣空间,在后墙上设神龛;立面以二层为主;承重结构有穿斗式、实墙搁檩式。

②吊脚楼。湘西吊脚楼分水上吊脚楼和山地吊脚楼两种类型。凤凰县、花垣县的很多苗寨是以水上吊脚楼为主组成,而永顺县河龙山县的很多土家族村寨则以山地吊脚楼为主组成。屋顶以悬山顶和歇山顶占多数,出檐深远,起翘颇高;山墙以人字形封火山墙为主;立面第一层多作畜栏、贮藏室,二层以上住人;平面布局多为“L”形或是“U”形;建筑材料以土、木、砖为主;承重结构有穿斗式、实墙搁檩式。

③石板屋。在盛产石材之地,石材常作为民居的主体建筑材料。石板屋(图2)为湘西苗族传统民居的典型式样之一,墙体的主体材料为石板,由主屋和厢房两部分组成。屋顶以悬山顶为主;山墙为人字形,有些使用马头墙;立面多为二层;多为敞院,平面布局呈一字形、“L”形;主体建筑材料为石板;承重结构为穿斗式。

图2 苗族石板屋

④土砖屋。在湖南省,生土广泛作为传统民居的墙体材料。苗族土砖屋主要分布在湘西山区,是湘西山地村落常见的民居形式。屋顶以悬山顶为主流;山墙呈人字形;立面多为一层、二层;平面布局与石板屋类似;建筑材料以土为主;承重结构以穿斗式为主。

⑤土家族主屋。土家族主屋主要分布范围为湘、鄂、渝、黔比邻地区,在湖南省集中分布在湘西区。主屋的特点在于堂屋向外开敞,正面墙上设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龛。屋顶以悬山顶为主流,歇山顶占少数,出檐深远;山墙为人字形;平面布局为一字形;屋脸以一层、二层为主;建筑材料以木为主;承重结构为穿斗式,全木结构。

⑥土家族冲天楼。土家族冲天楼主要分布在湘西州龙山县苗儿滩镇树比村,其形制为在两进建筑之间的天井上部升起一个高耸的小屋顶,飞檐翘角,形似阁楼。此类民居院厅合一,具备院落空间与室内空间的优点。屋顶以悬山顶、歇山顶为主;山墙多人字形;平面布局为合院式;立面以二层、三层为主;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承重结构为穿斗式。

⑦北侗火铺屋。北侗主要分布在新晃、芷江等地,主要民居类型为火铺屋。火铺屋多为干栏式建筑,火铺距地面约500mm,用坚硬耐磨的板栗树做架子,中间偏外侧留出2~3尺见方的空洞,空处用黄泥筑成火塘。屋顶以悬山顶、歇山顶为主;山墙多人字形;平面布局呈开敞式,有一字形、“L”形、“U”形等;屋脸以二层、三层为主;承重结构是穿斗式的全木结构,除屋顶覆以小青瓦之外,主体建筑材料为竹、木。

⑧窨子屋。湖南的窨子屋(图3)类似于云南的“一颗印”,主要分布范围在沅江流域,是继承了湘赣传统天井式民居的特点,并结合沅水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人文特点而创造的了适宜于当地的传统建筑形式[20]。屋顶以硬山顶为主流;山墙多人字形,少数为封火山墙;平面布局基本类型有四合型和三合型,四周外墙上一般不开窗户;正立面以二层、三层为主;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承重结构有穿斗式、实墙搁檩式。

图3 窨子屋

2.2 基本区划原则

文化区是一个具有连续空间范围、相对一致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过程、具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民族传统和人口作用过程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景观构成的区域[21]。传统民居文化区属于形式文化区。文化区有层级,相应的,依据区划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主导指标,传统民居文化区下又可划分出传统民居文化亚区以及次亚区。同一地域范围的区划方案之所以存在差别,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区划工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区划原则,或对同一区划原则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22]。本文在划分湖南传统民居文化区时主要参考了综合自然地理区划、部门自然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

(1)发生学原则

发生学原则,指的是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10]。要求考察阐明每一文化区域单位的形成原因及其以后的发展,注意与传统民居景观特征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或承袭关系的方面。

(2)地域完整原则

“区是区域单位,具有在空间上不重复出现的特殊性。所以,只有基本上连在一起的地域才能成为一个区。”[23]地域完整原则为区域划分的重要原则,指传统民居文化区在地域上必须连成一片,因为这是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

(3)相对一致原则

相对一致原则指传统民居文化区内部的一致性,如相对一致的民居类型、相对一致的形制特点。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在传统民居的形成机制中起基础性作用,传统民居文化区内还应具有相对一致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的级别越低,其内部一致性越强,而区际差异性也就越弱。反之,区域的级别越高,其区际差异性越明显,而内部一致性也就越弱。因此,对于不同级别的区域单位来讲,各有其一致性标准。”[10]

(4)综合分析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各传统民居文化区的景观特征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差异。故而进行民居文化区划之时必须全面考虑区域内传统民居的各个景观要素及其综合特征,此即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是在形成文化区域特征的诸要素中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所依据的原则中,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是带根本性的、主要的原则,故可称之为基本原则[24]。在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划分中亦然。

2.3 湖南传统民居文化区划

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划分可以直接揭示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异规律,类似于自然地理区划当中的部门区划。根据文化区划分的基本原则,经综合考量,以屋顶形制、山墙形制、平面布局、承重结构作为主导参考指标,将湖南传统民居划分为三个文化区:湘北湘中传统民居文化区、湘西传统民居文化区和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区。既考虑了传统民居文化区内民居的建筑特点,又考虑了地域上的连属性,其界线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1)湘北湘中传统民居文化区

湘北湘中传统民居文化区包含湘北、湘中两片区域。湘北区主要指洞庭湖平原一带,也包括湘东北丘陵的一部分在内;湘中区指湖南中部地区,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区域,其中湘江流域的地貌类型以河谷平原为主,资水流域的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主要有独栋正堂式、天井院落式以及丰字形大宅、“四方印”大宅等类型。屋顶以悬山顶和硬山顶居多;山墙以人字形山墙为主流,有些民居山墙为封火山墙;大型宅院以丰字形、“四方印”式居多;主流的承重结构为实墙搁檩式。

(2)湘西传统民居文化区

湘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为多民族聚居区,位于雪峰山以西,包括雪峰山、武陵山两大山脉,之间是沅水。区内主要有窨子屋、吊脚楼、石板屋、土砖屋、土家族主屋、土家族冲天楼、北侗火铺屋等类型。屋顶以悬山顶为主流;山墙以人字形山墙为主流;承重结构以穿斗式为主;平面布局多因地制宜。

(3)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区

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区地处南岭北侧,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构成其基本的地貌特征。区内传统民居主要有“四方印”式大宅、“王”字形大宅、瑶族合院、吊脚楼等。屋顶以硬山顶为主流;山墙以人字形为主;大型宅院以四方印式、王字形为主;承重结构以实墙搁檩式为主。

结语

①依据聚落景观基因理论,湖南传统民居文化区可划分为湘北湘中传统民居文化区、湘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以及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区。

②湖南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受自然地理界线的限制要强于受政区界线的限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民居形成机制中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

本文实质上是对湖南省这一机能文化区内的文化亚区的探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区域内部呈现了不同的民居景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传统民居文化区中是有所反映的。政区本身又是一个机能文化区,对区域文化具有整合作用。在湖南传统民居文化区划过程中兼顾了自然地理分界线和政区的完整性,然而,文化区界线难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扩大对湖南传统民居的考察范围,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制定指标数据量化策略,并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传统民居文化景观进行相似性聚类,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聚类结果进行分区。文化传播是文化地理研究的主题之一,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有时要依赖于民居建筑风格的扩散,湖南的传统民居风格跟江西颇有相似之处。一座大山可以使得相邻两地的民居风格迥然不同,一条河却可以使得一种或几种民居风格沿河流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湖南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河网密布,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从湘、资、沅、澧四流域考察山文化、水文化与湖南传统民居风格形成的关系。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人字形山墙区划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浅谈山区急流航道人字形操纵技术之创新应用
北极地区潜艇破冰上浮风险评估建模与区划仿真
阅读理解题汇编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绿山墙的安妮(五)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
绿山墙的安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