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商州区2215例0~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20李芝帆王君兰温卓宇李希斌潘凯丽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缺铁性辅食流行病学

李芝帆,王君兰,张 健,郭 婧,温卓宇,李希斌,潘凯丽

(1.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2.商洛市商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陕西 商洛 726000)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铁是体内重要元素,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铁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中,也参与多种代谢关键酶的合成和维持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儿童若发生缺铁性贫血而不及时干预,会导致体格发育减慢,认知和精神运动发育不可逆转的损害[2-5];同时,免疫力下降,继发各种感染性疾病[6-8],全面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2008年《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的数据,我国7个月至7岁儿童IDA 患病率为7.8%,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为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9]。为探讨商州区小儿缺铁性贫血现状,开展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为该地区针对性防治儿童IDA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商州区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进行IDA患病率统计和风险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商州区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进行体检的2215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个月至6岁;②家长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血液病、先天畸形、遗传代谢病、肝肾功能不全等;②已开始缺铁性贫血治疗;③有出血倾向;④不支持调查。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2008年《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标准,结合当地医院检测条件,满足以下条件者临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①血红蛋白(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血红蛋白<110 g/L;②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 g/L;③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④血清铁(SI)<10.7 mol/L(60 g/dl)。符合上述标准中前2项者,拟诊缺铁性贫血。

1.3 调查方法 由经培训后的儿科医师向被调查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其填写相关信息。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胎龄、胎次、出生体重、喂养方式(生后6个月内)、辅食添加时间及种类、家庭饮食偏好、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母孕期有无贫血等[10]。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导致该地区儿童IDA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商州区0~6岁儿童IDA患病现状 见表1。收集整理数据后,共2215例儿童完成检测及有效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男童1220例,女童995例。根据前述诊断标准检出IDA患儿440例(19.86%),其中男童242例(55%),女童198例(45%)。440例IDA患儿中,428例为轻度IDA,占IDA总数的97.27%;6个月至1岁为IDA高发年龄阶段(48.93%)。

表1 商州区0~6岁儿童IDA患病现状[例(%)]

2.2 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见表2。对性别、家庭年收入、出生体重、辅食添加时间、饮食偏好、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胎龄、母孕期贫血、母亲生育年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出生体重、辅食添加时间、饮食偏好、喂养方式、母孕期贫血为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影响因素(均P<0.05)。

表2 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2.3 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见表3。以是否发生IDA为因变量,将上述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家庭收入、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母孕期贫血是儿童I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表3 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铁元素参与合成体内诸多含铁酶,进而参与机体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介质的分解与合成,是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重要营养素[3-4,6,11]。由于健康教育及强化铁辅食的添加,欧美发达国家儿童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据美国1999—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1~2岁儿童IDA患病率为2%;而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7个月至7岁儿童IDA发病率为7.8%,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为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12]。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搜寻近5年国内文献发表的不同地区儿童IDA数据可见,不同地区儿童IDA患病率差异较大,见表4[13-17]。但文献数据多来源于城市,农村地区数据较少。

表4 2015—2020年我国各地区儿童IDA流行病学数据

本研究显示,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率为19.86%,高于2004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统计的全国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12]。2215例健康儿童中,共检出440例IDA患儿,其中男童242例(55%),女童198例(4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40例IDA患儿中,97.27%为轻度IDA,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人们对IDA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中、重度IDA发病率不高。统计数据还显示,6月龄至1岁为IDA高发年龄阶段(160例,48.93%),这也与1岁以内婴儿生长发育迅速、6月龄后辅食添加不及时、未及时添加强化铁辅食有关。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胎龄与该地区儿童IDA发生无相关性,此点与国内报道不一致,考虑与本研究纳入的儿童以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为主有关,需进一步调研与核实。母乳喂养为IDA保护因素,提示1岁以内婴幼儿应鼓励母乳喂养并在4~6个月时及时添加辅食。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儿童,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粉[9,19-20],1岁以内应避免纯牛乳或羊乳喂养。应加强对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健康体检及IDA筛查,加强宣教,减少孕妇及哺乳期女性IDA的患病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应加强随访及抚养人宣教,定期体检并及早干预,防治IDA的发生。本研究发现,母亲生育年龄>30岁为该地区IDA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30岁以上母亲多为经产妇,结合该地区经济水平及孕产妇IDA普及宣教不足,可能存在母亲IDA高发情况,具体仍需进一步搜集数据研究和探讨。本研究亦显示,家庭年收入小于当地平均水平(2.9万元/年)[21]也是儿童I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此因素在该地区儿童IDA发生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综上所述,陕西省商州区0~6岁儿童IDA发病率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孕产妇及哺乳期女性IDA筛查及干预,加强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重点群体的监测,鼓励母乳喂养,适时添加强化铁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以降低该地区儿童IDA患病率,提高该地区儿童总体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缺铁性辅食流行病学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