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困境

2021-08-18杨天钥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7期
关键词:融资难市场经济中小企业

杨天钥

【关键词】融资难;用工难;中小企业;法律发展困境;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7-0019-03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GDP增长的关键角色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功勋薄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小企业正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在我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展露头角。改革开放40多年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沉积多年的老问题,企业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尚未得到解决。新时代,我们要致力打破阻碍企业发展的诸多壁垒,寻找这一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企业发挥其应有的实力。

1 中小企业法律困境的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其发展数量已经占据了企业总数的99%[1],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小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仍存在许多阻碍企业发展的要素,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的企业很难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法律风险的内容,找出影响企业高效运行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

1.1 企业设立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困境

在政府不断深化改革,实施简政放权等系列措施,致力降低企业门槛,让市场充分发展的今天,逐渐降低企业入驻门槛固然减轻了企业本身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企业设立这一行为本身涉及繁杂的法律关系,极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所以企业在设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

(1)不严密的公司章程和制度是引发企业困境的关键。实践中的中小企业大多是脱胎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企业内部成员的组成一般会引起不规范的企业制度和章程的制定,组织机构不完整、制度不完善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企业发展危机,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自身正常运转,但事实上,许多企业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各个机构不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完成工作任务,跨越职权的行为比比皆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

(2)有关发起人系列问题的发生是引发企业陷入一些法律困境的重要因素。现行立法对发起人的资格问题有着相应的规定,法律约束发起人的身份和信用,合法合规的身份是企业被法律所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身份符合法律规定,企业才被允许登记,取得营业的许可资格;不仅如此,在越来越注重信用的今天,企业都始终牢记信用的重要性,一旦存在信用瑕疵,出现恶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就会被立刻停止享有相应的权益,不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也会因此被限制运行,直至纠纷解决才能解除限制。除此之外,在企业设立过程中,发起人的出资问题同样是引起企业发展崩盘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发展规模不大,资金流相对缺乏,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初始启动资金大部分来自家庭财产,因此这样的情况容易引发家庭财产和企业财产混同的情形,使企业丧失独立性,一旦股东完成初始出资验资后,极有可能抽逃出资,使企业实际出资不足,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2],也会侵害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当企业发展遇到问题时,资金链的断裂必然成为引起企业破产的致命因素。

1.2 企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困境

新时代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企业在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面对的纠纷也会越来越多,因此致力于培养企业面对问题时不慌乱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对正处于改革深化期的企业来说,理清问题源头,以客观的角度理性地分析问题,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是顺利完成企业改革的关键一步。

首先,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法律困境。有限的初始资金是很难维持企业长久发展的,当企业面临资金匮乏的状况,往往会选择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解燃眉之急,但一般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存在较大的漏洞,自身可以用来担保的不动产较少,银行发放贷款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所以银行最终放贷成功的概率较低,当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的行使受到阻碍时,其发展必然面临重大困难,更别谈想要扩张企业规模了。其次,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财税问题的法律困境。企业本身规模小,结构简单,使其财税部门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缺乏相关财税理论基础的企业主通常会选择财政管理“一把抓”,缺乏专业的会计管理企业账簿,单纯凭借直觉或者是毫无理论基础的经验管理企业账目必然会使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呈现混乱状态,一旦税务机关前来查账,财税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必定显现,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风险,甚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仅如此,企业面临着因忽视相关法律而随时陷入事关存亡的法律困境。

企业作为市场发展的主体,需要时刻谨记法律风险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实践中,一些企业为了谋求快速发展,常常忽视其行为所蕴含的法律风险,无底线地为了盈利而不择手段,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弃企业的长远发展于不顾,无视合同对双方的约束,让法律条文成为空谈。最重要的是,很多企业目前的发展正面临着劳动资源匮乏的法律困境。企业是人的集合体,离开了员工的企业注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用工难问题一直是限制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时代,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3]。一些企业发展缺乏健全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存在恶意压榨员工权益的行为,一部分失去保障的员工选择离开,导致企业大量优质人才外流;一些企业主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随意侵犯员工的基本权利,这样的事件进一步打击了脆弱的劳资关系,加速用人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矛盾升级。

2 中小企业法律困境产生的原因

对中小企业法律困境产生的原因,可以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内部原因不难发现,企业主的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企业走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经营中忽视合同约定,对自身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不以为然,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制造阴阳合同违法避税,把企业营利作为自己经营的根本原则,忽视法律制度的企业一旦涉及相关法律案件,必将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不仅很难应付接下来的一系列法务的处理和官司的解决,更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

分析外部原因,我们深知一个好的企业只有在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撑下才能健康发展,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国仅有《中小企业促进法》对其提出了专项保护,而对相关权益的保护等并没有较强的约束性规定[4],法律基础较为薄弱,可参照实施的条款较少,能起到明确企业权利和义务的条文不多,而仅具有宣传和教育意义的条款的占比较高。由此可见,就现行立法而言,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相关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其服务机制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一些发达地区的政府已经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但受资金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地区存在信息平台的空白,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共享的程度,阻礙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3 中小企业法律困境的解决路径

伴随着中小企业的设立和运营发展,影响企业发展的法律风险逐一显现,受到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许多“定时炸弹”,因此企业要防患于未然,减少设立和运行过程中的非规范行为[5],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针对企业设立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困境,我们要努力提高企业主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时刻坚持“投资需谨慎”的理念,把“事事依法办”的原则根植于心,遇事优先考量法律风险,再通过法律的角度理性地进行分析,企业主如果没有这样的警觉和意识,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制度制定还是设立的资格审核都必将功亏一篑。

(2)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遇到的法律困境,首先,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就性质而言,因为现行《中小企业促进法》本质上属于政策法范畴[6],具有可操作性较弱的特点,所以应不断提升其法律地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旨在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致力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其次,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要不断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保障企业发展的资金链。企业要聘用专业的财税人才,减少财税漏洞,合理合法地为企业规避风险,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和员工福利保障机制,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忠诚度,减少优秀人才外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面临发展困境时,要避免再次出现风险,企业内部的法律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和预警机制,紧盯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大到企业之间的大数额买卖合同,小到公司内部运行事项,都必须事无巨细地经过专业人士反复推敲后再实施,预测各项事务可能会遭受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将可能面对的法律困境逐一击破。

伴随我国中小企业的多元发展,其面临的法律困境也愈发多样化,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面对困难是毫无畏惧,认真准备,积极应对,做好相应的预警和防控工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 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法律困境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想保障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就必须依靠法律的力量。本文对企业风险类型进行论述,将企业设立时和运行中面对的法律困境一一展现,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健康、长久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赵灵敏.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四成或将停产或倒闭[J].南风窗,2011(13):31.

[2]黄少彬,张旭,牟艳华.中小企业设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7-62.

[3]陈微微.新常态下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5):65-68.

[4]许春燕,王继承.《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思路及建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3-04(A07).

[5]徐先明.中小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J].人民论坛,2011(2):72-73.

[6]蒋永康,朱冬林,潘丰.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管理工程师,2012

(6):34-38.

猜你喜欢

融资难市场经济中小企业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