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预测”阅读策略的培养之道

2021-08-16梁琼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预测课堂教学

梁琼

【摘要】本文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篇课文為例,论述小学生“预测”阅读策略的培养之道,建议教师巧妙运用课文插图、灵活运用教材提示语、精讲精用课后题、善用课文旁批,具体指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 预测策略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101-02

“预测”,是指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了解的知识背景,对文本的线索和内容发展进行假设,并根据假设展开阅读,再通过阅读不断检验假设的一种阅读策略。在小学阶段,“预测”是进行文本阅读的常用策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目的是指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展开文本阅读,其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精读课文,重点让学生学习预测的策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是略读课文,重点让学生进行预测策略的练习和应用。也就是说,该单元在编排设置上安排了学、练、用的内容,整体架构目标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另外,该单元还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原则设置了若干个助学知识点,通过插图、提示语、课后题、旁批等多种形式分布在整个单元中,组合建构成一个助学系统。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预测策略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单元助学系统的关联知识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展开分析,从而实现对预测策略的活学活用。

一、巧妙运用课文插图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设计有很多精美的插图,它们生动有趣、形象直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理解文本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巧妙运用插图这一助学元素,训练学生的预测思维,使其更好地掌握预测策略。

(一)课文自带插图

课文自带的插图丰富,可以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库应用于教学中。这些课文插图与故事内容有机融合,教师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可以迅速点燃学生运用预测策略的热情。例如,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中自带的插图正好对应着标题的两个关键词:老屋、总倒不了。为此,笔者带领学生观察插图中的老屋,先让学生对老屋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指导学生进行预测思考“为什么老屋一直倒不了”。这个问题直接引领学生进入预测的思维中,在接下来的教学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展开预测策略的探索。

(二)自主组合插图

通常,学生阅读文本时,故事情节的转折处比较能吸引他们,因此在故事情节转折这个关键的地方运用插图、设计插图、组合插图,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策略。例如,在教学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笔者对教材中的原有插图进行了补充,并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的顺序自主组合插图,绘制成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漫画格式(见图1),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示进行故事情节的预测,激活他们的预测思维。

(三)整合思维导图

课文中的插图教师可以直接拿来用,也可以进行整编,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例如,在教学略读课文《不会叫的狗》时,笔者对文本的插图进行了增添,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如图2),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多元的思维发散,让故事结局有更多的可能性,大大拓展学生阅读的预测广度。

二、灵活运用教材提示语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分为“泡泡语”和“学习伙伴”两种,其功用是展示结论或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提示语,引导学生沿着结论推测过程,对文章内容展开有序的预测。

(一)用“泡泡语”指导操作

教材中设置的“泡泡语”大多是告诉学生结论,并没有给学生指明具体的预测方法。例如,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内容中一条“泡泡语”是“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明确提示学生,可以沿着文章的题目、插图、内容中的线索展开预测。因此,笔者活用这条“泡泡语”进行预测教学。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什么。有人说老屋建造得很坚固,有人说老屋有魔法,还有人说每次它想要倒的时候又有人去修理它,等等。为了让学生印证自己所猜测的是否准确,笔者提示他们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线索。当学生读到文本中写的“老屋已经100多岁了,很久没有人住”,又猜想它准备要倒下了,或者总有一天会倒下。以上,教师是通过“泡泡语”的提示,带领学生展开文本猜想。正是这样一个猜想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了预测就是猜想,猜想的理由就是预测的依据,如根据题目中“总也倒不了”的字眼,猜测老屋很坚固、有人定期修理它等可能性;根据文中“老屋已经100多岁了,很久没有人住”的线索,猜测老屋经历了100多年,风吹雨淋,肯定有一天会倒下的。在“泡泡语”的提示下,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是学生习得预测方法的重要途径。

(二)引入“学习伙伴”调整认知

教材课后的“学习伙伴”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测策略的认知调整。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一课,其中一条“学习伙伴”提示语是:“当发现自己的预测与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我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猜测后面可能发生什么。”这条提示语明确提出了一种预测方法,学生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预测认知。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聆听同伴的预测,看看他的预测跟自己的预测有什么不同,再结合故事情节,寻找依据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妥当。如果不符合故事发展的脉络,就及时进行修正。学生通过边读边预测边修正,步步深入故事的核心,同时逐渐熟悉预测的过程。

三、精讲精用课后题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设计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习题。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后习题有三个类型,分别是针对文本内容的练习、针对方法策略的练习和针对课内外衔接的练习。教师可以精讲精用这些课后练习题,推动学生有效运用预测策略。

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第2题是给学生渗透预测方法的习题。为了让学生熟悉、掌握预测的过程,笔者特意设计表格展示教学过程:先出示一个猜测的内容“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然后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猜测的依据。(见表1)

学生讨论后将答案写在表格中。(见表2)

在以上猜测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认识“预测”的概念,结论是根据读到的故事内容,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猜测,就叫预测。(见表3)

通过以上表格化的过程,笔者将课后练习题进行了直观的呈现,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建立预测的概念,使原来的旧知顺利转化为新知。(如图3)

当然,除了集中处理课后习题,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的价值和特点进行分层呈现。例如,对《不会叫的狗》的课后练习的处理,笔者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小狗最后会怎么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测,能够激发自主性和能动性,想象出更多的结局,并且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可以实现预测结果的丰富性。

四、善用课文旁批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旁批也是构建助学系统的知识要素。所谓“旁批”,就是在文章旁边批注的批语。在小学阶段,旁批的首次出现是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中。为了充分利用旁批的预测作用,笔者设计了独立—示范—自主的学习流程,先让学生独立学习:你读了课文题目有什么猜想?学生提出少量的几种猜想;然后引入课文旁批进行示范: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在这个示范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自主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还有没完成的心愿吗?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是有人不想让他倒吗?他是想要保护谁吗?等等。在这个独立学习的环节,当学生不能提出更多想法时运用旁批进行示范,学生在范例的影响下展开自主学习,将预测策略进行迁移运用。可见,旁批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文本上的支持,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正面的范例,让学生拓展思维的宽度,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开展预测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策略。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预测单元中,编排有特色鲜明的助学系统,包含插图、提示语、课后练习题、旁批等知識要素,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助学系统,为学生搭建知识攀爬的脚手架,培养学生善用预测策略的能力,让单元语文要素在学生语言运用中生根发芽。

【作者简介】梁 琼(1978— ),女,广西玉林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玉林市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预测课堂教学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