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1-08-16陈艳萍

天津教育·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校内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重难点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教师也在积极探寻有效教学手段,经典诵读就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将介绍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同时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9-0150-02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Classic Recit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Guoqing Primary School of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CHEN Yanpi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s i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main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have also undergone corresponding changes.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requires teachers to explain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knowledge while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skills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cultivate versatil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eachers are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one of which is classic recit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ic recit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hile discussing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Classic recitation;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Implementation strategy

语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课上认真教授经典文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这些作品不仅能了解历史文化,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教育部门在新课改中提出“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教师通过在课内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让学生近距离与作品接触,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以及想要表现的思想,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愿意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一来既能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以诵读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入诵读环节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而教学效率的提升建立在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诵读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可以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诵读比赛或诵读游戏,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互动与竞争中更能深入体会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字魅力,同时也会产生正向的竞争意识,通过练习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可以消除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畏惧之心,自信积极地去学习并运用知识,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

(二)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时期语文教材内的经典作品都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所以经典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方法都有所差别,因为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深入理解文字内涵,教师需要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与文字相对应的场景,从而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理解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三)指导领读齐读,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最常见的经典诵读方式是领读与齐读两种,以领读的方式开展教学时教师都会在班级内挑选一到两名情感充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让这两名学生在班级内起模范带头作用,以此来调动其他学生的诵读热情,以最饱满的状态去学习经典文学作品。而齐读是指所有学生在一起朗读课文,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一来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有很好的参与感,并获得良好的诵读体验。例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名学生领读,激发全体学生对作品的兴趣,然后组织齐读,学生能在集体的力量下自然地调动自身的情绪,在读到最后一句“美哉,我少年中国……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句时,学生能深入体会到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時作为当代的少年人,也会产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增强诵读趣味性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诗词,这些经典的古诗文作品与现代作品无论是在语法结构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来说古代作者可以利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但是因此文中存在很多难度较高的文字,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的诵读设置了障碍,同时又因为古诗文的结构不符合当代人交流的语言习惯,所以学生难以对古诗文提起诵读兴趣,此时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的作品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诵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视频或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中诵读经典作品可以对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深刻体会文字韵味,同时也可以在教师讲解知识点时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上互动,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讲解部编版《浪淘沙》一诗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与古诗内容配套的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气势磅礴的黄河,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声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诵读“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时想象出描绘的意境,同时也能从侧面体会诗人在写下这句话时的情感,再展示出牛郎织女家男耕女织宁静美好的画面,深入品读赏析原文,理解作者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感受到作者的奋发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鼓励课外诵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从全方位学习知识、接受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外拓展,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诵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刻体会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也能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起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例如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诵读课文的同时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送别诗,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体会到诗人不同的情感,从而体会出作者王昌龄凄凉、伤感、孤独的心情,同时学习作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小学整体教育体系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新课改后教育部门更是赋予了语文学科更高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因此需要在课内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环节,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柯东璐.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02).

[2]马雪梅.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陈艳萍(1980.09-),女,汉族,甘肃高台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责任編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