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实际探析有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1-08-16沈思

天津教育·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沈思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和思想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开展学习时,要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充分认识到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从不同教学方面深入探析如何构建高效的法治课堂,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9-0146-02

Exploring and Analyzing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Based on Classroom Practice

(Qingdao  Pingan Road No. 2 Primary School,Shandong Province, China) SHEN Si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growth and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when they guide students with a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in the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On the basis of fully recogni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s, teachers can in-depth analysis of how to construct an efficient rule of law classroom from different teaching aspects under the premise of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rehensive literacy promot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能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实施促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有效形成。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显性问题

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囿于应试教育思想在课堂中实施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形式的实施往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且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关于应试方面的内容,很少对教学内容做拓展分析,也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这样就会使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出现滑铁卢式的降低趋势,最终影响师生的素养形成,导致教学不理想。

二、关注素养培育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生本理念,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本地位发挥,在教学备课时要能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引导学生将教材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刻的探究学习,最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比如,在教学《我学习,我快乐》一课时,教师通过《我学习,我快乐》这一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直面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制定如下目标:1.能在学习中体验其快乐的本质,享受学习的乐趣。2.明确每个人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重要的是要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及挫折、失败,能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3.愿意尝试各种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终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让学生最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这样,在目标的引领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更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绘本应用,丰富学生道德情感

新课程改革的加快促使教师认识到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持续吸引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绘本这一教学载体实施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例如,在教学《挑战第一次》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小马过河》这一绘本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把握小马在过河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阻碍,不同的动物对小马的建议是怎样的,最终明白绘本中蕴涵的深刻含义,即我们在听取他人建议的同时也要能注重自身的生活实践,只有自己愿意尝试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教师通过绘本分析阅读,引导学生得到情感和个性品质的有效培育,提升学生自身对事物的辨识能力。

(三)剖析生活案例,内化学生理解能力

一切知识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选取的例子几乎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案例剖析得到的相关知识又将反作用于学习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通过相应生活案例的剖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灵活地应用知识。比如,在教学《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导入与学生班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化案例,并且用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将这个案例引出来。教师可以列举班级里一位热爱劳动有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担当的学生,通过抓住学生的特征做介绍让学生猜一猜说的是班里的谁,这样能有效抓取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思考教师的话是指哪位同学,在思考出结果之后,教师可以正式进入本堂课的教学,突出班级值日生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四)实施问题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在情境中才能主动获取,教师以问题情境作为支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不同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极具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在问题的精心设计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深化发展。比如,在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提出:“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哪些?哪些印象最深刻?”等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课教学中。在新课授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文本中的图画内容开展活动探究,让学生说一说图画情境中的内容,并提出“你在家帮父母干过家务活吗?你从哪里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等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问题,在思维碰撞中对父母的辛劳有新的认识。

(五)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想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平日的行为习惯养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积极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与学生综合素养相关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情感的真实含义,明确不同情感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采用实践教学的辩论形式,让学生针对亲情这一主题展开详细的分析探究,在论述过程中某位同学以“孟母三迁”的典故进行论述,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爱的种子。课堂结束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进入下一课的学习,而是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设计相应的活动,可以是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是制作卡片或其他形式向自己的父母表露出感恩、感谢的心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还能达到深化人格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感悟学科的魅力,并利用基于生本理念,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关注绘本应用,丰富学生道德情感;剖析生活案例,内化学生理解能力;实施问题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等手段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不同章节的具體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有效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得到高效构建。

参考文献:

[1]夏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8(36).

[2]孙静.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德法融合策略的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1).

[3]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