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2021-08-16郭伟

天津教育·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德育

郭伟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在生理上,初中学生的体质发育较快,不管是在力量上、耐力上,还是在速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心理上,初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开始关注自我,情感更加丰富,敏感性更强,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教育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然而,德育并不是某一个教师或者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是整个学校的重要任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知,积极尝试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立足教材,融合体育和德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常常包含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体育理论教学中,主要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讲述,从理论上帮助学生全面地认知体育课程。体育教材是开展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依据。体育教师参考体育教材,在自然环境下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立足体育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目标,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体育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体育运动技能。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传授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渗透和教育。例如:在篮球运动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并且要严格遵守篮球的运动规则。而在田径运动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辛勤付出。

二、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德育,提高实效性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当今中学生的发展实际,一定程度上不仅会挫伤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在德育的渗透上也很难完成。与此同时,初中的个别体育教师依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投入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体育能力偏弱的学生很少过问,从而导致班级内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严重失衡,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体育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跳高教学中,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原因和一些畏难情绪的存在,从而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观认为自己无法完成跳高的动作,甚至有些学生都不愿或者不敢尝试,直接放弃跳高的学习。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初中体育课堂跳高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找到学生害怕跳高运动学习的原因,并和学生进行坦诚地交流和沟通,激发他们敢于尝试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护,避免学生在跳高运动中受伤,真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并在跳高運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切实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将体育教学和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德育效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和知晓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例如:在中国武术教学中,学生参与武术学习,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防身自卫,促进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发展历史,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承。在100米短跑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短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等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要将我国当前短跑运动的发展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当今的短跑领域已经不再是欧美国家一统天下的时代,亚洲的短跑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我国的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经过长期的科学训练,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很多重大国际赛事上都屡创佳绩,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而且也证明了黄种人同样可以在短跑项目上一展风姿。

在教学中,教师将体育教学和当下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让他们了解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升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感,将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将德育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的考评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对其的考核也已经纳入到中考考试的范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表现出对某项体育运动特殊的天赋,教师如对其进行重点培养,或许日后可以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成绩是衡量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如果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么将与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相矛盾。

在实践教学中,将体育的考评指标中加入德育部分的考评指标,则更能体现体育测评的公正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努力合作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成绩,提升自己的信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将德育考评融入到体育测评中,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格,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教师要做好学生德育的引导者和榜样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要注重尊重学生,积极给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对于学生的不当言行,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教育和指正,规范他们的言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施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不断向前,做更好的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而对于表现稍差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多用正能量的语言去鼓励和激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2.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能够引领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在课上和课下都要文明用语,注重自己的仪表,不染发,不穿奇装异服等,给学生展示出阳光、严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中给学生重要的影响。有时候,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不需要讲大道理、一味说教,教师通过日常的言行就能给学生带来高效的教育,如语言交流上的得体、幽默、风趣;遇到问题时的沉稳、睿智;穿着打扮的大方得体等,学生往往会学习和模仿。

六、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渗透德育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而且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和德育相融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将来进入社会以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社会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德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运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