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2021-08-16袁粤

天津教育·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保教办园民办

袁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近年来,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迎来了春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办园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办园质量等都有明显提升。但也要看到,在许多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分析农村地区幼儿园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促进农村地区幼儿园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缺乏规范

小学附设园和村小学附设幼儿班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主力军,但多年来受到自收自支、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影响,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定位失当、责任缺失、投入严重不足等诸多困难。个别小学附设园和绝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也由于举办者政治站位不高,还未能把农村地区幼儿园建设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同时受谋划建设发展思路、思想觉悟所限,造成举办幼儿园的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考虑经济成分,办园思想存在问题,幼儿园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基本制度建设,往往凭举办者主观意志行事,导致常规管理缺乏规范,不能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要求开展保教工作,更谈不上制定正确的符合国家要求和时代需要的办园方向及幼儿园长远发展目标规划。

(二)硬件设施简陋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的学前教育布点散、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整体上办园条件还比较简陋,与城市幼儿园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比如,幼儿园占地面积普遍偏小,达不到基本要求,用房不能满足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各种规范性教育教学需要,各种配套建设还很不规范,师生比过高,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且过于陈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严重落后。

(三)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专业教师数量不够。近几年,农村学前教育对师资的需求量大,每年分批招聘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只是杯水车薪。且所聘教师大部分都集中在县城,农村幼儿园、附设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师资仍然薄弱,大部分都是由小学即将退休的教师或临时聘请的人员担任教师。二是师资结构配备不齐。很多农村园长具有幼教专业学历水平的所占比例很低,农村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几乎为“0”。有的小学附设园,特别是民办园,由于经费严重缺乏仅能配备一位教师,实行包班制,这种状况距离“两教一保”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三是专业培训保障不力。由于教师培训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而且有的幼儿园地处偏僻,距离城市比较远,所以造成专业教师的提升学习、非专业教师的转岗学习等培训无法足时足量地开展,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难以提升,进而造成无法正常开展教研,无法开发实施园本课程,更谈不上进行科学研究,积累科研成果。

(四)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的综合,产生一系列负面作用,容易造成幼儿园在一些领域存在不安全因素,形成安全隐患。例如:幼儿入园、离园手续不严格,很多的农村幼儿园入园和离园时教师与幼儿家长的交接手续不严格,这给幼儿的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媒体报道的幼儿被拐骗或有关事件往往发生在这个环节。又如:幼儿园的卫生工作较差,保教人员和工作人员卫生观念缺乏,有的民办园食品制作保存等过程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厨房操作间狭小且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还有的幼儿园没有供幼儿专用的厕所。也有不少幼儿园周边环境嘈杂混乱,存在安全隐患,如幼儿园出门临河或出门临高坎台阶。再有,园区环境差,许多民办园是租用民房办学,教室空间狭窄、光线昏暗、空气浑浊,活动场所难以得到保障。

二、建议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一篇大文章,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从某种程度上说,五个振兴与乡村幼儿园布局、建设及幼儿培养都有密切关系。因此,搞好乡村幼儿园建设,促进乡村幼儿园保教工作,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幼儿是当前必须重视的工作。

目前,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对国家促进学前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理解不深,贯彻不到位;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能力有欠缺;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未能很好保障等。为农村学前教育进一步提档升位,应尽快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關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部署,提出要优化布局与结构,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发展民办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组织领导等明确要求。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多渠道扩大幼儿园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此外,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包括讨论稿),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入理解,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各级领导都应该对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应该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学前教育的发展列入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农村幼儿园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大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紧研究制定出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强化督促管理,促进规范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发展民办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所以,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认真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有效完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比如,继续加强对农村幼儿园举办者收费工作的监管,健全办园成本核算机制,加大收费备案管理审查力度,使其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幼儿园要下大力气进行监管,对于内部存在各种隐患的幼儿园必须责令立即整改,对于幼儿园外部存在的环境问题也要不断整治,使幼儿园的环境安全切实落到实处。

(三)合理规划布局,保障持续发展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在幼儿密集的镇乡新建或改建一批有规模、较规范的公办园,以缓解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缺乏、大班额、办园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对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对办园规模较小、条件较差、无发展前景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进行撤并、取缔或迁建,加强对民办机构新办园的选址指导,根据周边学龄前儿童的数量、现有幼儿园数量和规模进行科学规划,使布局更加合理。三是统筹县域内的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和农村幼儿园的办学面,提高农村幼儿园的达标率。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对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产生的闲置教育资源,优先安排用于学前教育。通过物质、人力资源的合理调整,高效共享,帮助农村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规模,推动农村幼儿园建设发展尽快达到国家要求。

(四)保障教师待遇,增强师资力量

要努力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吸引并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使农村幼儿园师生比达到科学合理水平。另外,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事关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切身利益,也必须得到重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能有实质性改善。要逐步落实幼儿园每班“两教一保”,加大幼儿教育专业教师招聘力度,不断填补农村幼教队伍的缺口,完善学前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提升学前教育师资整体水平。加大幼儿园优秀管理人才和教学骨干培养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幼儿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保教办园民办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