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病耻感的听障人士助听器设计研究

2021-08-14郑睿斯陈思宇王军

工业设计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耻感

郑睿斯 陈思宇 王军

摘要:听力障碍通常给听力障人士带来病耻感,使其产生负面情感。本文通过对现有助听器设计现状和听障人士用户病耻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用户病耻感的听障人士助听器设计思路。以期为听力障人士带来心理上的关怀和慰藉,同时为相关的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病耻感 ;听障人士 ;助听器设计

中图分类号 :TB4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087-02

Abstract :Hearing impairment usually brings stigma to 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causes them to have negative emo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aring aid design and the status of the stigma of user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hearing aid design for 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based on user stigma. It is expected to bring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mfort to 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for product design under the concept of stigma.

Key Words :Stigma; Person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Design of Hearing Aid

殘障人士专用产品为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让使用者的难言之隐暴露,内心尊严受到侵害。残障人士由于身体机能的缺陷极易出现“病耻感”[1-3]。“病耻感”是疾病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其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 [4-9],但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却寥寥无几 [10-11]。听障群体在残障人士中占比很大,包括随年龄增长而听力下降甚至失聪的老龄群体。为提升此群体使用产品时的情感体验,关注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将“病耻感”的概念引入辅助性医疗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病耻感概述

Goffma 于 1963 年首次提出病耻感(stigma)这一概念 [1]。病耻感是指疾病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如今病耻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然而,通过文献研究得出国内对于病耻感的研究推进较少,且对于病耻感的研究仅停留在医学领域,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较少。

2 听障人士的用户病耻感现状调研

2.1 调研对象

纳入标准 :符合听力障碍人士的诊断标准 [12],并且适配过助听器 ;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年龄 6 ~ 80 岁。

2.2 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戴有助听器的听障人士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后收回问卷,并检查问卷填写的完整性。本研究借鉴《慢性疾病病耻感体量表》改进编制的《听障人士病耻感体量表》,量表包括 24 个条目,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歧视(9 个条目)、病情掩饰(7 个条目)、积极效应(7 个条目)。

2.3 调研结果

调查共发放问卷 89 份,回收有效问卷 65 份,回收有效率73%。根据已有的病耻感调查数据,将结果采用 SPSS 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数据库和算法以及调查数据样本得出病耻感总分为(78.14±3.70)分,条目得分为(2.62±0.52)分,处于中等水平。4.3% 的听障人士病耻感处于高水平。外观设计技术等级、功能丰富度、操作难度与各因素均成负相关。由此提炼出影响听障人士用户病耻感的设计因素为 :外观设计、技术等级、功能丰富度、操作难度等(如表 1)。

3 助听器产品设计现状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近数据显示 [13],2010 年末我国有听力言语障碍人口 2057 万,居各类残疾人群之首。据行为科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听障人士和中老年耳聋患者对助听器的品质、外观和情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10],助听器产品的市场需求广阔。作为听障人士日常生活的保障设备,目前助听器产品在功能方面和技术方面研究改进较多,但都没有充分的考虑听障人士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在外观造型方面也存在透露用户疾病隐私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听障者自尊心不断受到冲击,极大影响了听障人士的生活质量。而市面上基于用户病耻感的相关助听器产品设计极为缺少,此问题急需通过工业设计结合先进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4 基于用户病耻感的听障人士助听器设计意义

4.1 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多人关注残障群体的需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的高低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听障人士作为残障人士群体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市面上针对听障人士的大部分辅助器具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听障人士的心理、生理等需求。基于用户病耻感的听障碍人士助听器设计能更好地满足听障人士的心理需求,提升其生活自信。

4.2 经济意义

企业依照以上设计思路与方法对助听器进行设计改良,生产出区别于市场大众化产品的优秀产品,能够拉动听障人士及其家庭的购买需求,对于企业而言是巨大的机遇,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4.3 学科发展意义

长期以来,病耻感作为精神医学领域的概念对其的研究仅停留在医学领域与医疗手法的应用,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甚少。将病耻感概念引入设计领域,通过研究病耻感与设计因素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地指导设计方向。将病耻感概念引入设计领域,既能顺应国家重视交叉学科的政策,也能拓宽产品的设计思路。

5 基于用户病耻感的听障人士助听器设计思路

结合对助听器产品病耻感设计现状和听障人士用户病耻感現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归纳出基于用户病耻感的助听器设计思路。

5.1 外观生活化

外观设计可以融入生活中其它物品的风格,或装饰、或时尚,或低调,尽量模糊其医疗产品的特征元素,将其“伪装”成生活中的常见物件。如将耳饰与助听器的设计相结合,通过增加产品的时尚感来增加使用者的自豪感。不仅可以使用单一接近肉色的色系,还可以使用市场流行色,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审美需求,或者通过将其与逐渐日常化的蓝牙耳机外观设计相结合,以此来减弱听障人士的病耻感。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病耻感中所包括的社会刻板印象、偏见以及歧视所带来的隔阂。

5.2 功能多元化

通过将助听器功能与日常生活器材相结合使其大众化。如将耳机的功能与助听器相结合,听取日常生活对话的同时拥有耳机的接听功能。还可以增加定位功能,不仅可用于定位寻找小体量的助听器,在特殊的老年群体丢失时,也具有寻人功能。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考虑特定情境下产品的适用性,在弱化用户病耻感等不良因素的前提下,取舍特定的功能组合,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听力障碍人士的不同需求。

5.3 操作简易化

听障人士对听力辅助产品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复杂的操作系统让用户无法克服自身障碍,同时会挫伤用户使用产品的信心,甚至加重听障人士的病耻感。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结果显示,全国 2004万单纯听力残疾人中,老年听力障碍患病率高达 51. 61% [14]。而复杂机械的操作或智能界面的使用对于部分老年听障人士比较困难,这使其在助听器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设计师在操作系统构建时需精简系统逻辑,降低操作难度,使其简易化。产品越是易学、易用,用户越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使周围的环境达到自我期望,得到积极的使用反馈,从而降低听障人士的病耻感。

5.4 技术智能化

辅助技术装置属于辅助技术之一,是指任何能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和生活自理问题的装置。设计师在设计时可将辅助装置与现代技能化技术相结合。如通过点触开关,减小耳背式助听器体量 ;利用听障人士视觉与触觉较敏感的特点,通过设计智能化编程使助听器具有振动提示、灯光智能化提示等功能,通过及时的操作反馈来降低失误操作率 ;利用计算机控制频谱噪音。

6 结语

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的病耻感量化表进行修改使其更适宜调查,并利用 SPSS 进行多维尺度数据分析,提出了降低产品病耻感的设计方法。此研究方法对听障人士辅助产品设计以及相关的其它辅助类医疗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设计案例来支持并完善此设计方法。

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项目编号 :101-2013200 151)。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 3 版)[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King M, Dinos S, Shaw J, et al. The Stigma Scal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measure of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J]. Br J Psychiatry, 2007.

[3] Dinos S, Stevens S, Serfaty M, et al. Stigma: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of46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J]. Br J Psychiatry, 2004.

[4] 谢红芬,王桂梅,胡启梅,等.个案管理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护理学报,2016,23(16):70-75.

[5] 徐云璐,徐成敏.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面子观的相关性 [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11):90-92+97.

[6] 姜璎钊,刘均娥,韩静.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6):698-703.

[7] 李荣,李广庆,闫荣,等.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04):1-5.

[8] 孔荣华.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D].山东大学,2015.

[9] 张璐璐.前列腺疾病患者病耻感与社会功能相关性研究 [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03):215-217.

[10] 王保华,张红涛.助听器产品质量现状及发展前景 [J].监督与选择,2006(10):35.

[11] 江加贝.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探讨养老公寓设施设计――活动障碍老年人相关设施的问 题研究 [J].艺术科技,2017,30(10):20-21.

[12] 刘慕虞.耳聋诊疗与康复 [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52-262.

[13] 2010 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 [EB/OL].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06-26.

[14] 于丽玫,孙喜斌,魏志云,等.全国老年听力残疾人群现状调查研究 [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 科学杂志,2008(03):63-65

猜你喜欢

病耻感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实施家属微信随访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个案管理对出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了癌,不用有“病耻感”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的调查研究
病耻感干预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进程的疗效研究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病耻感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