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的困厄与澄明

2021-08-14李春迪唐爱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场景课堂教学

李春迪 唐爱民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占领课堂,使教育教学充满了科技与技术色彩,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与方法,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厄——教学场景中时空的迷失、内容的困惑、方式的困顿等。困厄的场景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教学及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无论科技与技术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的课堂教学是无可替代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将由知识、技能为主转为指向思维品质、德性品格与个性能力为主,教学方式将以摒弃死记硬背凸显知识交流与反思、问题探究与解决、相互合作与构建等方式为主。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场景;困厄;澄明

中图分类号:GJ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拥抱,使得教育充满了科技与技术色彩,为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与方法, “智慧教室”“智慧讲台”等致力于助力启发学生智慧的一系列智能技术成为教学的工具,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授受的媒介。随着工具与媒介智能化的不断加强,将使教师由原来知识的承载、解释、传播者转变为智能按钮的操作者,一个动作便可以让教师讲解由“教育机器人”来代替进行,并且更具形象性、确定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完善,甚至按钮操作也将不需要教师,但当理性思考的结果都归于大部分职业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占领,但教师与教学将永不会被替代时,我们有必要将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面临的困厄摊开来并一起去寻求那些教育教学中永不会被抛弃的澄明之境。

二、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因为对于未来,我们实在是一无所知,我们所能做的其实是根据实际状况不断调整对未来的期待,猜测未来的走向……”[1],“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2],因为以现实为根据的期待与猜测将使现实在预想未来的观照下更加通透,未来也将在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更加明朗。从人工智能技术被零散地作为教学媒介、教学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到人与智能机器人作为教学主体,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再到人机一体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出现在课堂,这一过程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人工智能与教学由浅人深不断融合的过程。

(一)人工智能+教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入并且已经为教育赋能,为教学提供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我们称这一阶段为人工智能+教学阶段,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果”[3],此时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处于浅度融合阶段。

此阶段的教学的场景在形式与内容上仍属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可以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帮助下达到传统教与学所能想象的极致:智能辅助系统与机器人可以采集每位学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积累及所掌握的先有概念体系,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及个性化的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教育机器人会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时采集学生学的反馈信息,为教师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决策提供判断依据;智慧教室可以实现教学场景化,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学习体验”[4]等。人工智能+教学使“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场景化教学”得以实现,为彻底将知识灌输转向为知识发生提供现实可能性,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等的合理性应用。

(二)人机协作教学

如果说人工智能+教学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的话,人机协作教学则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人工智能化,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精良算法造就的教育机器人,可以和教师一起实行人机协作教学。人工智能将代替教师进行大部分的工作,如讲授、互动、评价、个性辅导等现在看来课堂上教师能够呈现的所有。在形式上,教师似乎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助手,因为人工智能完成了课堂中的大部分教学任务。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到互联网上,不是物理变化,而应当是化学变化。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5]。对教育实效起作用的“化学变化”将仍握在教师手里。

(三)人机一体教学

“人機一体”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表现,呈现出“人机融合”,“人从生理、肉体上与机器合为一体,实现了‘人的机器化和‘机器的人化”[6]。“人机一体”的教师面对“人机一体”的学生,一切要讲解的知识都将可以通过“意识传导”的方式实现传导,海量的知识一瞬间便可以在师生之间无差别传送。教师角色面临被解构的危险,似乎教师成为仅仅在时间上提前将大脑芯片更新的个体。学生步人教室,原来用三分之二时间进行接受知识传授,那时便可用无法想象的极速获得几倍的知识。若仅为获取知识,课堂同样将被解构,学生再无必要集合在一起聆听,教室也将起到加油站的作用,对前来“加油”的个体进行个性化服务。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教学变革,伴随着教学变革,也将会引发一系列的教学困厄,会引起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审思。教育的本质不会因外部的或偶然的因素而改变,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迁与转换,教育的本质不会被扰乱反而会拨云见日般愈益清晰。面对当下教学的困境,我们可以更加彻底与深入的进行解剖式审视, “在对未来的疑惑和恐惧、悬念和希望之中”[7]查问与探究当下的教育教学。

三、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引发的困厄

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人所能完成的所有工作时,不禁思索:我们还需要教育吗?有人讲,那时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才是杜威所描述的除了教育本身而无其他目的的教育,才可以称“教育即生活”。不得不说,那样的教育是现代人期盼的,没有考试,没有惩罚,没有评价。但若如此,教育为何又何为?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时空的迷失

教学总是在一定时间的绵延与空间的建构中不断展开的。时间的绵延使教与学秩序性的展开,空间的建构使教学意义性的存在。自正规教育出现,教学便在学校场域内针对一定年龄阶段的人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理念提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两者相得益彰,均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学时间绵延与空间运转场域的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意识传导”支持知识传递、心智成长时面临着被解构的危险。纵观教育变迁脉络,教学时空总是在建构一解构一建构的循环往复中适应着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步伐。由原始社会的教育时空与生活时空不分离,到农业社会初期学校教育这种完全脱离生活时空的教育形式的出现,再到更加精致设置学校教育时空的现代教育及信息化时代多重时空融合的教育,教育时空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也同时描绘了教育的演化过程。

人工智能时代,当教学被智能化工具、技术思维与技术理性包围的时候,所有一切都将倒逼教育时空的解构与重构。但无论如何解构,教育一定是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秩序及场域内展开的。因为“真正把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直至最微小的细节组合在一起的原理不过是规则而已,即是说,按地点、时间、数目、大小和重量恰当地区分,什么是先来的,什么是后到的,什么是为主的,什么是从属的,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什么是相似的,什么是不相似的,以便使每一种事物都能完满地履行其职能。所以,人们把规则叫做万物的灵魂。因为每一种秩序井然的事物,只要能保持它的规则,就能保持它的地位和力量;一旦它不能保持其规则时,它就会衰弱下去,摇摇欲坠,以致死亡”[8]。无论何时,只要教育存在,时空问题是永恒的,那是教育本质得以彰显的结构,我们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内感受时间的绵延,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感受空间的转场,时间化的空间与空间化的时间使存在成为实在与意义的在场。

人工智能时代,远程在场、虚幻在场、意识传导成为生活中的常在,学习场无处不在,无时不可。教学的时空如何建构才能保证教与学之间关系的良好互动?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因为技术出现时已经涉人了人的价值观;时间与空间亦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地给定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图景的组成部分”[9],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平衡,但在失衡的同时,时间与空间内的物质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在标准化时间的框定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秩序与结构中,建构顺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教与学活动的图景,使教与学在图景中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像现在一样,虽有困惑与迷失,但仍在追寻中不断追求教育理想,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想象中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时空的虚拟化、多样化,以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已经处于迷失方向的十字路口。想象的秩序无论多么完善,在未来到来之前,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对未来方向的期待与准备,只有在未来已到时的实践中才能找到答案。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内容的困惑

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夸美纽斯认为, “对一切人来说,目标是相同的,即知识、德行和虔信”[10]。知识是第一位的,它包揽了人类在宗教、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的经验。在人们看来知识是对各类经验的一种确定性表达。虽关于知识论在不同哲人那里有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知识和真理属于先验系列,属于一个纯粹的永恒理念的王国”;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的知识都始于人的感觉,但最终他们都归于追求真理,追求获取知识后的理智与德性。知识成为人追寻的对象,也成为了世代人教与学内容的具体体现。自古以来,知识的获取和传承便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谁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谁便拥有了更多的智慧。

随着信息化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增长速度超乎人类想象,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最好的大学建筑是图书馆,最好的图书馆是以藏书量为标志。但是,如今很多知识根本不需要学,想拿就拿,且拿来就可以用”[11]。人工智能时代,当人不再需要通过原有的认知方式进行知识学习,不再受限于人脑的开发程度、神经类型等生理条件,受制于手段、条件、资源等限制;当“人机一体” “意识传导”成为现实,当大脑里的芯片成为人的第二大脑,使我们摆脱生理脑容量的不足,我们会瞬间获得想要获取的任何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再也不存在知识落差,教师再也不能因知识丰富而迈向讲台,教师角色也将重新定义。

无需记忆与积累,信息与知识便已存在于大脑,且常更常新。但是同时我们也面对很多疑问:没有经过生理大脑审思的知识存贮与人的智能大脑中,智能大脑的知识可以构成人类的智慧吗?没有经过审思的知识存于智能大脑是可用的活知识吗?步人人工智能时代,人体的内外环境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为了能与内外环境和平共处,顺利解决与环境互动问题,人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不让生理大脑因转让信息与知识的存贮空间而导致神经元硬件的減少与大脑的萎缩,我们应该通过什么内容来刺激生理大脑,使其产生兴奋并留下痕迹呢?我们应该对此有绝对的信心,即智能大脑的出现不会取代人脑,只会让人脑更加强大。虽智能大脑有存贮信息与知识的类记忆功能,但人脑却不是将记忆功能转让了,当人脑无需再记忆那些通过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答案的所谓确定性知识,需要人脑记忆的会是哪些内容呢?

当需要人脑来完成的任务浮出水面,我们会发现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将面临重大转向,当不再需要记忆知识,而是理解知识、唤起知识、调用知识、制造知识;当不再是知识授受而是如何思维、想象、创新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当对知识与概念进行运算,产生生态性思想;当使知识不断因个体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被现实化;更有甚者当为了不断锻炼人脑中的突触、神经元使其功能不断强大而人也始终为人,生活充满意义成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当下灌输的知识必然大相径庭。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方式的困顿

人工智能时代,当使“人之为人”中的“人”不仅指当下所指的为人所追求的符合德性的要求,而且指当人工智能削弱甚至剥夺了人们在物理世界和社会中的参与,“人之为人”中的“人”在构造上悲哀且无奈地指向更为基本的生物人,在功能上却要超越人工智能展现想象力、创造力的时候,教学时空在变换、教学内容在变化,当下的教学方式也将不再适合那时的境遇。

为了避免生理大脑的“数字痴呆化”,人工智能时代迈人人脑开发的新纪元,追求人脑无法被取代的特殊功能成为终极目标,将使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变得异常凸显。这种改变倒逼着教学方式随其改变,并逐渐趋向为“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12]的方式进行。因为“人机一体”与“意识传导”,知识的传授不再需要教师媒介,信息不对称已恍若隔世,知识也不再是力量的象征,而且“如果教学是个性化和在线的,不需要教师同时向所有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那还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学生们一排排坐着听课呢”[13]。但个性化与多样化是否是人工智能时代唯一应追求的价值所在呢?是否还有不应抛弃的共性价值应当代际传承不休,如德性与虔诚等?这种共性价值传承的背后恰是人的问题,是知识背后的人的塑造问题。“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改变教学和课程的形态,改变知识的传授方式,却无法取代塑造人的所有流程,其中一些环节只能在学校里完成”[14]。杜威讲“教育即生长”,当人不再是被灌输外界知识的容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促进生长,指向人的塑造?

因教学时空的变换,教的时空与学的时空愈益分离,强调面授与灌输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改变;因教学内容的变化,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愈益增强,工厂批量式产出的教学方式不得不改变;因每位教师旁边将都有人工智能教学助手,确定性与精细化教学愈益成型,教学决策的选取更加趋向科学与理性……显然,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教学方式,让我们可以跨越教学时空的分离去寻求何为真实的同频共振,去感受教师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眼神与每一句话之间的微妙变化要表达的情感与意义,以及培养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尽可能多的主体适应性学习,并利用人工智能教学助手向教师传达真实的学习感受,让我们与教师进行可理解性互联互动,让我们可以在不用大脑存储信息与知识的时刻,仍可以开发大脑记忆空间,使大脑不会因智能大脑的存在而萎缩,而是变得更加智慧,更加智能。

四、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的澄明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兴未艾。我们无法阻挡科技前进的步伐,但也不必被科技的强大吓倒,因为科技不是万能的, “人类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与我们所见到和触摸到的现实物质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再软的计算机软件,与人的内心相比,依然是最硬的硬件”[15],科技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语言与交谈的所有功能,恰巧教育正是需要通过言语才能抵达人的心灵与思维深处。不言白明,科技会改变社会,改变学校,改变教育,但高科技无法取代学校,人工智能也无法摧毁人与人直接面对面进行的课堂教学。

(一)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仍无可替代

智能大脑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进行“意识传导”成为可能,大量的既定信息与知识转瞬既可完成传输,学习场无处不在,教学空间随处可有,这种可能虽冲击着课堂教学存在的价值,但因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使得课堂这一教学时空在人工智能时代仍能大放异彩。

课堂教学存在的价值绝不限于往每个人的大脑里灌人一些信息与知识,而在于通过教师对各种信息与知识的具身性阐释,使教育对象能够明了与体会信息与知识中蕴涵的伦理、美学、情感、应用等价值。智能大脑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能被生理大脑的神经电所激活,即不能被定位与提取,那么存贮再多的信息也是枉然。智能大脑在人体中孤立地存在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它必须与生理大脑连接起来,只有这样它才能在整个系统中发挥作用。而连接所需的激活信号一定是需要通过人脑对所面对环境与情境的认知、分析、辨认等操作才能发出的,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大脑是通过不断思考不断进化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发现、思维、体验、行动与感受,才能够使人脑中突触的连接更加顺畅与牢固,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去进行。虽然师生之间知识存储数量的鸿沟会消弭,但想要认知激活智能大脑知识与概念网络的动机鸿沟及准确并快速提取知识、运用恰当知识表征情境与创造性地处理问题的能力鸿沟却可能因为人工智能削弱了人与社会生活与环境的关联而扩大。“知识需要不断被现实化”[16],需要不断被创造性地调用才能不被遗忘在存贮空间的角落,才能成为活的知识,因此,为迁移而教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价值所在。另外,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与制造出大量不可复制的知识类型,“不可复制的知识包括:自信、选择、健康、沟通、提问、娱乐、分享、兴趣”[17]。而这些正是未来课堂教学的重点。

人与人面对面的课堂同人与机器人面对面的课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在人工智能时代,在人与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不乏有智能技术的存在,但“教师施教的过程不是以技术教,而是以人教,是活生生的人在教,而不是机器在教”[18]。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蕴涵着大量的教育元素:因为人类在处理语言时,在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多向度与灵活性的特征[19],同一句话在不同情境中抑扬顿挫的不同表达着不同的意义,同一句话在相同的情境中伴随不同的肢体动作传达着不同的指示。“有时候,境随心转;有时候,心随境转”[20]。而所有这一切,在人与机器人面对的课堂教学中是不存在的。教学中教育对象的反馈信息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中面对学生的面部表情的改变,眼神的变化,肢体的摆动都能读出学生不经意间传达的甚至模糊的反馈信息都能做出恰如其分的教学决策,机器人虽能在相关算法的支持下收集学生的这些反馈信息,但是否能准确会意却是问题的关键,更何况,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法言明的暗示。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算法将会替代教师做很多工作,但也仍有很多它不能替代的,科技技术在课堂中的过分运用,将会“使教育的意义变得狭窄,就会使人的发展畸形化,就会使人的道德、信仰、人性沦为次要乃至边缘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就根本得不到实现”[21]。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必须将活生生的人与人拉到一起才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凸显的正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促成人在思想、情感、道德等人性潜在可能性的实现。

“当我们进入电子空间而放弃带有情绪和直觉的、有喜怒哀乐的、有实在性的自我,去追求人类从未有过的超凡的自由,那么同时我们可能失去一些关键性的体验:对事物层次和相关性的感觉,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以及让我们体会到对事物存在的把握的感觉,等等。此外,我们可能尝试着绕过现实存在的风险,因而失去那些给予我们生命以意义的感受”[22]。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教学时空如何变换,如何多样,人与人面对面进行的课堂教学将不会被替代,因为课堂教学可以将教与学的主体统一到同一时空中,进行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与交流,碰撞与激发,使人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涉身去感受与体验并明了存在的意义。

(二)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内容的明晰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的内容将由知识、技能为主转为指向思维品质、德性品格与个性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肯定地说仍然离不开确定性知识的讲授,因为确定性的知识是经过不断沉淀留下的精神与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只有吸收这些要素与精华才能使人认识自己与社会,才能知道过去、当下与未来,但不同的是讲授再也不以记忆为目的,而更像是动物对食物的“反刍”,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场景的设置,对存贮于智能大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提取、关联与运用。只有被搜索与提取、思索与运用的知识才能成为活的为我所用的知识,因为知识只有经过生理大脑的审思才能产生意义,也只有经过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运用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教学场景与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工作,它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教學对象的不同,教学场景与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是固定程序与算法可以得出的,也不是线性逻辑可以推导的,它们需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而定。

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指向思维品质,特别是人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性、思维的预见性等方面。要通过知识与环境的结合,将教学情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格式塔式构建,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创设情境中的问题空间进行表征,做出思维后对知识的不断调适,使学生能够学习面对环境中的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进而产生生态性的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会指向德性品格。人工智能代替不了人与人的面对面交往,因为人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体会多姿多彩的生活,在生活中体会感知、情感、责任、希望、奉献、欲望等精神活动来凸显人性的。良好的德性品格是人性平衡及人与人交往的保障,在交往中不断增强同理心与道德认同。另外,课堂教学内容会指向个性能力。通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提升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能力。“教育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特别是涉及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个体,每一个‘事实的背后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原因”[23]。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教学将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不可复制知识的学习,通过对“自信、选择、健康、沟通、提问、娱乐、分享、兴趣”[24]等不可复制知识的学习,体会自我存在与生活的旨趣,保持对知识的热情与渴望。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蕴涵了大量的隐性知识。庄子笔下“轮扁斫轮”中早已论述过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经验的重要性:削砍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窄的幅度拿捏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却无法言明,只有在轮扁制作之时去体会、体验,抑或说只有生命涉人才能有所启发。课堂教学的意义便在于在为人与人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场域的本质基础上,实现人造智能无法完成的蕴涵生命律动的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的传播。

(三)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方式的明朗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将以摒弃死记硬背凸显知识交流与反思、问题探究与解决、相互合作与构建等方式为主。因为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会因为生命的律动与变化“拥有身体的我们可以随意地产生非常多关于我们自己身体的知识,多到我们无法将它们以知识的形式明确地存储下来”[25],创造出很多可行但不可知的知识,而所有这些由我们的身体、情感、情绪创造出的知识,在我们领会事物之间相关性、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图式、形成人与人之间德性交往、践行生命确定意义时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这种创造性的产出是同属于教师与教育对象两者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对象一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识。所以,不要一味否定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灌输的行为,只要在灌输过程中加入了教师对知识的思考与见解、加入了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反思与应答、加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所灌输的知识产生的互动与交流,灌输的过程便完成了灌溉的使命,完成了一种在形式上无法到达的本质改变。不要盲目崇拜课堂教学中的科技元素,一颗粉笔所能够完成的使命,是PPT永远也难以碰触的思维跟随。用粉笔勾勒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在牵动着教育对象的思维脉络,思维涌动才能为知识创造带来灵感与契机。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将以知识交流与反思为主。因为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探寻教学时机,而教学时机是需要从无限模糊的教学反馈中、无限误解的可能性中自动完成的,它需要在交流与反思中运用极强的教学机智才能发现,而这种机智是任何算法无法复制与比拟的。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将以问题探究与解决为主。问题或项目解决是引发人进行思考的最佳素材,在思考过程中通过情境认知、知识运用来表征问题空间,进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性、预见性等思维。人类思维的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同样也是人工智能程序无法复制的。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将以相互合作与构建为主。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在共同思考的场域中,解决问题的速度与效率要比独立个体强很多。这是在人与人合作过程中所生成的量子场在起作用的结果,而这也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有很多领域只有在众人的交互合作与构建中才能抵达,在交互合作过程中会有冲突与纠结,但正是这些偶然与不确定的情境才能激发灵感与顿悟。

课堂教学自存在之日起便被当作传授知识的场域,殊不知,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仅是手段,而教学的目的却是通过对知识的传授,使人在对知识的传递与接收、消化与吸收、思索与追问、经历与体验的过程中不断精进与进化——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可始终为人,并成为不断生成与进化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峰.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问想象与当代社会焦虑[J].社会科学战线,2019.(3):190-197+282.

[2][7][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徐晔.从“人工智能教育”走向“教育人工智能”的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81-87.

[4]蔡宝来.人工智能赋能课堂革命:实质与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19,(2):8-14.

[5]陶西平.未来不再遥远[J]人民教育,2018,(17):30-32.

[6]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11):18-24.

[8][10][捷]夸美纽斯.任钟印译.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比]伊利亚·普里戈金.湛敏译.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

[11][14][15][24]张治.走进学校3.O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12][13][英]迈尔一舍恩伯格,库克耶.赵中建,张燕南泽.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6][法]安德烈·焦尔当.杭零译.学习的本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7][德]施皮茨爾.王羽桐译.数字痴呆化[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18]谭维智.教师到底因何施教——基于技术现象学视角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3,(9):102-111.

[19][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思想无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宋灵青,许林.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6):14-20.

[21]唐爱民.当代西方教育思潮[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2]张刚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0.(6):1-6+64.

[23][25][美]休伯特.L德雷福斯.喻向午,陈硕译.论因特网[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春迪: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

唐爱民: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The Dilemma and Clarific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 Chundi, Tang Aimin

(College of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Shandong)

Abstra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occupy the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re full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They have brought new ways and methods to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brought manydifficultiesthe los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teaching scene, the confusion of content,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way and so on. Thescene of distress has caused us to rethink the nat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ducation. No matter how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develop,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classroom willbe transferred from learn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cultivating the quality of thinking pattern, moral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ability. The teaching method will be mainly based on the way of abandoning rote-learning, which aims to highlight knowledgeexchange and reflection, problem inquiry and solving, mutual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etc.

Keywords: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assroom teaching; scenes; dilemma; clarification

收稿日期 : 2021年5月10日

責任编辑:李雅瑄

*本文系2016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基于发展适宜性视角下的信息技术幼儿教育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CA16019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时代场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探讨
人工智能时代应对失业问题的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编辑工作核心算法初探
《人工智能时代》博弈不确定的未来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