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数据时代的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2021-08-11李静雅

陕西档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据系统病案医疗

文/李静雅

伴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办公自动化和医疗信息化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需要管理和长期保存、利用的电子病案,病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渐凸显。本文主要介绍大数据时代中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并从搭建数据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功能等四个方面,探究大数据时代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以求与大家共勉和分享

面对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疗行业在新形势下,医院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传输优势,实现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有助于患者就医服务功能的提升,提高诊疗技术能力,提升医院竞争力,进一步满足我国对医疗资源的应用需求,深入挖掘并应用医院病案资源的潜在价值,等等。客观现实告诉人们,加大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医院病案管理开辟新的路径,这是实现健康医疗事业大发展的最佳举措。

一、大数据时代的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是医疗资源的基础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医院、乡镇卫生院、诊所、疾控中心、门诊部和疗养院等,信息环境较为复杂。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2014-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98.1万个增加到100.7万个,由此可见,不断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满足患者和医疗人员使用病历的现实需求。

通过分析可见:

首先,病案管理信息化应具备坚实的人才基础。数据信息的管理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才能够从医院病案管理的现状出发,进行需求分析,并针对性实现数据管理和系统优化,进而进一步完善病案管理系统,实现病案资源价值的有效应用。

其次,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病案信息化伴随着大量数据文件的产生,这些数据文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效性、私密性和安全性要求,这就需要为病案管理信息化提供较为坚实的软硬件技术基础,从而保证病案信息化的应用效率和安全要求。

第三,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具备较为坚实的制度基础,实现新旧病案管理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病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的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1.搭建数据系统

大数据时代的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更新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提高病案管理效率,数据系统的搭建是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的关键,下面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在搭建数据系统的过程中,应从医院病案管理需求入手,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可在数据系统设计过程中有效更新业务流程,包括数据纸质病案管理流程、电子病历管理流程、数据导入流程、数据辅助决策流程。

其次,相关人员在搭建数据系统的过程中,应有效设计功能目标、性能目标和安全目标,并以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真实有效性原则为基础,积极更新数据库,将数据库划分为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导入模块、电子病历管理模块、数据辅助决策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将注册用户、医生、护士、主管领导和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主要的使用人员,赋予其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等病案管理权限。

第三,相关人员在搭建数据系统的过程中,应完成住院病历数报表、系统管理员信息表、科室信息表、电子病历信息表、数据审核表等各类数据统计报表的定义、建立和优化,以便相关数据功能的全面实现。同时,以完善的数据系统为基础,在病案管理平台上,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快速调取某患者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病理报告等功能,全面提高病案信息的应用时效性。

2.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大数据时代中信息传输的基本功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4-2020年,我国卫生机构床位数量从660.12万张增加到911.0万张,在体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意味着医院病案管理压力的快速增长。在此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有效构建病案信息管理平台,并将该平台与数据系统建立信息连接,通过优化数据传输渠道,合理共享病人的出入院信息、病程信息、随访信息和手术记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信息共享的实现主要以数据连接和数据导出为基础,相关技术人员应深度分析医院的病案管理环境和病案信息传输流程,以业务至上原则完成数据信息的建模和数据信息传输流程的有效优化。目前,我国医院的病案主要可分为门诊病案、住院病案、出入院记录、护理记录、生化检查以及各种谈话记录等。病案信息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病案完成信息传输模块的划分,提高信息的实际应用效率,构建基于医院病案的诊断关联体系以及基于患者费用信息的角色支持体系,利用数据挖掘系统,全面提高患者的诊疗满意度。

3.加强人才培养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4-2020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从758.98万人增加到1066.0万人,2020年末,我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相比2019年增长5.0%。由此可知,我国已具有较为坚实的医疗人才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相关人员病案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病案服务功能就成为医疗机构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对此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首先,在人才培养中,应致力于转变人才的发展意识,针对医院现有病案管理环境和病案管理需求,开展人员培训,学习病案质控、疾病编码,拓宽技术视野,提高相关人员的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能力。

其次,可邀请行业内专家以讲座的方式对医院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辅导,从而解决医院现有医疗技术人才在病案管理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高现有医疗技术人员的病案管理工作水平。

第三,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建立优良的数据信息共享意识,熟悉相关业务知识,以发挥信息化医院病案管理体系的多样性优势[1]。

4.拓展功能应用

近年来,我国医疗环境逐步改善,技术研究和管理创新有助于全面提升医疗系统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推动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健康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应突出拓展功能的有效应用,病案管理人员可在医院病案信息化建设中有效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完成用患者病案信息的专业化分析,以便根据实际诊治需求设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相关医疗人员还可有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诊疗信息的深度挖掘,通过连接诊疗数据库,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以有效加强诊疗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为全面保障信息安全,在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合理应用云计算技术,在病案信息上传至云储存空间时,提高病案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硬件支撑,从而确保病案信息传输和运用的安全管理[2]。

总而言之,基于大数据时代中医院病案管理的多样性需求,相关医疗机构应全面明确病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和要求,并从搭建数据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功能等四个方面,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力医疗服务体系更新,为健康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数据系统病案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质量控制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实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病案数字化质量控制研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浅析运用计算机技术审计医疗机构药品加价方法
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高危及重要客户供用电安全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