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时代红色文化微传播策略

2021-08-09孙喜杰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微传播微时代红色文化

孙喜杰

摘   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媒介已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起到较大作用,短视频及直播等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它们以多元、互动及有效等特征丰富了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得到了更多受眾的青睐。在此背景下蕴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转型发展的契机,强化红色文化的传播意识,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作用。探究红色文化微传播的路径,旨在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微时代   微传播

任何时代任何行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视听文化的创作更需在内容及主题上把握时代热点。长期以来,红色文化的传承及传播是习近平同志心之所系、情之所牵,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结合微视频的时代现实环境,创新红色文化的表达形式及传播渠道是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无论是传统的电影、电视剧,还是如今备受关注的短视频等视听作品,都作为重要文化载体,凭借承载性、继承性和传播性的特点将红色文化置于更广阔的空间,跨越国别、地域、年龄等限制,实现更有效的传播。

一、影视作品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红色文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及传播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媒介环境,通过多种路径创新和利用红色文化促使其与当今时代衔接是价值实现的关键。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此,在新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就要更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技术,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实现红色基因传承。

红色文化的传播最初以《红旗谱》《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等小说为主要表现形式,感染中国人民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现信仰的力量。然而,形象、生动、有着光影变化的影像比抽象、静止文字更能吸引大众,影视作品逐渐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于社会环境与政治宣传的需要,电影剧作家们把大量的红色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它们以革命战争为题材,塑造出许多英雄人物,如《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等用革命伦理道德和革命英雄主义号召中国人民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与精神支柱,在文化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社会转型发展时期,人们的怀旧情绪彰显及商业意识逐渐强烈,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艺术创作再度高潮,比如备受认可与欢迎的《血战台儿庄》《西安事变》等作品反响热烈。红色文化影视作品传播既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又满足了受众的怀旧情绪与审美需求,得到了官方与民众的一致赞赏。如《长征》《人间正道是沧桑》《铁血红安》《建国大业》《红海行动》等影视作品将英雄形象、革命精神与现代大众文化相结合,视觉文化与消费文化相结合,借助影视和网络等现代化媒介快速传播,爆发出强大的传播力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尊崇,有效地加快红色经典的传播进程。2018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鼓励和支持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单位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创作以英雄烈士事迹为题材、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的专题片、纪录片、访谈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等,丰富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增强节目内容说服力和精神感染力”②。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如今红色文化的传播拥有更优质的媒介环境。

二、红色文化微传播的现实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红色文化的传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实地参观红色历史文化展馆、革命遗址、在红色旅游景区听讲解员讲解红色历史等方式的在场传播,一种是通过影视作品的创作实现影视化传播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多次视察革命纪念地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红色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为此,近年来参观红色展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等红色文化的在场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然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地感受红色文化受到限制,同时受众被动接受且无法更好地产生互动与体验感,红色文化的在场传播遇到困境。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载体之一,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影视承载和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推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通过大众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红色文化是当前的重要形式。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发生巨大变化,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移动端,传统媒介对红色文化传播所能达到的效果显示出不足。此外,红色电视剧、电影的创作周期长、传播渠道受限等问题使红色文化的传播出现影响力不足的问题。

如今,媒介市场飞速变革,短视频及直播等平台的快速发展,给红色文化的微传播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达到七亿以上,增长速度很快,短视频及直播的市场规模极大,而且能够带来的增长空间及创作空间是非常可观的。在成熟的微传播环境下,红色文化的内容资源丰富及传播渠道多样化,将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的交流与共享。然而,红色文化题材的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创作人才稀缺,当前,短视频的用户趋于年轻化,视听作品的创作者趋于年轻化。如何更好地发挥短视频及直播平台的优势,让红色文化的创作过程从内容、形式等方面更贴近受众的信息接触和获取,更契合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真正实现新时代青年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增强奋发有为的斗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知信行合一能力,提高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红色文化微传播的策略

短视频及直播等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是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与传播的重要的通道。在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以大数据、大网络、大传播为技术支撑的视听文化已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扩张力,日益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红色文化传播以各种方式与当代视听汇聚和接轨。红色文化借助成熟的影视传播环境,发挥传统媒介的传播优势,同时以为微视频的方式更契合受众审美需求及媒介习惯。以生动形象的视听语言传承红色文化,解读红色历史,让红色文化在生动的环境中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政治态度和理想信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更具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现代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一)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红色文化承载着一代人的理想与精神,在点滴生活中从人、事、物等不同的层面积累创作素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典型的形象彰显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如湖南省红网新媒体集团充分利用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形式传播红色文化,通过成立“红视频”工作小组和“红视频”项目组的方式推出了红色经典故事短视频《红色故事》,为传播红色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目前,我们已成立融媒体工作室,主要聚焦于栏目创作及短片拍摄,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接市场需求,探索新时代影视化人才培养路径。202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创作微短片、微栏目,做到主题先行,内容为王,创作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红色文化作品。如筹划制作讲述红色遗址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的系列微视频,先以鄂东地域的红色文化为主要创作对象,再辐射其他地域,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借助融媒体工作室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传递红色精神,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作用。

(二)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

无论是红色文化的在场传播还是传统媒介的影视化传播,都存在感染力不足、互动性不强等问题。立足于受众新的媒介接触习惯及智能技术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要在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形式,拓宽传播渠道,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例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江西省“井冈山AR红色文化体验馆”、人民日报社全媒体融合创新作品“时光博物馆”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VR技术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与沉浸感,在三维的虚拟环境下实现与历史人物、环境的零距离接触。现在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人物故居等实地红色文化遗产,都已制作成VR产品,受众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观看,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体验需求,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精准性,提高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到达率。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影视产业的结构变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影视作品宣传的主要阵地,占据流量高地的短视频及直播等方式已是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红色文化的视频化传播应契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及媒介习惯,用年轻人的审美方式解读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内容以更时尚化、通俗化的方式呈现。长期以来,红色文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上,内容优质信息量大,但因传播形式不够丰富,对年轻一代来说,精神价值不易入脑入心。优质的内容需要创新的形式,利用新技術进行有效的传播,如201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特别日子里,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款小软件“这是我的军装照”,快速刷屏。新颖的“军装照”一时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载体,精准的策划、新颖的形式大大加大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2019年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等举办首届红色短视频大赛,其中表现延安精神的作品《延安精神代代传》在网络中获得了较高的赞誉。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与体验感,将不断激发受众的正面情绪,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可见,借助相应的App、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利用新技术创新传播形式,进一步发挥在线直播、“两微一端”短视频等方式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三)开展竞赛活动,扩大微传播的影响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红色文化传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红色文化创新及传播过程中,受众对象应大众化,不分年龄、文化及地域的限制。青年一代更应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增强责任感、自豪感及使命感。针对青年一代,以竞赛化模式进行鲜明的主题创作,将大大增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感染力及影响力。如在大中小学校里,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开展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竞赛、征文竞赛、微视频竞赛等系列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受众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将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为营造更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媒体的优势,将比赛内容通过短视频及直播平台等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四)加强影视人才的培养及网络监管。

红色文化的微传播,需要创作优质的传播内容,需要创新的传播形式及新媒体运营策略,这一切都归结为以人为核心。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及市场行业的需求变化,影视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深入思考。在新时代技术融合、媒介融合、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能说、会写、强制作、善经营的全媒体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影视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前提,网络的监管是红色文化微传播的重要保障。红色文化的传播在当代社会具有思想、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其传播除传统媒介外,大多以短视频的方式实现影视化的微传播。近年来,短视频因制作简单、发布方便等特点蓬勃发展,成为广大网民娱乐及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但繁华背后也有侵权、网络谣言等种种乱象。只有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创造健康的短视频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微传播的媒介环境下,有效传播红色文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深挖题材内涵,创新艺术形式,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努力发挥短视频平台的优势,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转变红色文化过模式化和刻板的传播方式,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红色文化的微传播,增强红色文化对于受众的感染力,提高受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注释:

①庞井君.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视听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13(05).

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意见》的通知[EB/OL].(2018-07-10)[2019-05-09].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82219.shtml.

③王宇龙.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传媒,2019(3).

项目信息:

1.2020年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微视频背景下鄂东红色文化的微传播》研究成果。

2.2020年校级教研项目《融媒语境下以竞赛及项目驱动为主的专业教育与学生创新创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0CE41。

猜你喜欢

微传播微时代红色文化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