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积极范式与建构策略

2021-08-09崔景贵汪慧慧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积极评价职业院校

崔景贵 汪慧慧

[摘要]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存在评价目标过高关注共性要求、评价过程过度强调甄别选拔、评价方式过于偏重量化标准、评价主体过分重视教师作用、评价类型过多参照普教体系等问题。积极评价范式是实施心本管理的有效路径,是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是推进“三全育人”的系统工程,有助于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系统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积极范式,要树牢积极育人的新理念,把握评价的正确方向;把握积极整合的新阶段,完善评价的目标导向;建构积极协同的新格局,创新评价的实践取向。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积极评价

[作者简介]崔景贵(1968- ),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江苏  常州  213001)汪慧慧(1996- ),女,安徽安庆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江苏  苏州  21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时代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BJA200094,课题主持人:崔景贵)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3-0063-06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①。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必须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这一转变要求职业教育评价更加注重以评促进,落实以立德树人、促进发展、适合高效为核心的新型评价观。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存在一些亟待改变的消极取向,严重阻碍了学生潜在优势和发展潜能的挖掘。因此,必须系统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积极范式,通过积极评价帮助学生拓展积极自我、调适积极情绪、自主积极投入,引导其真正成为健康和谐、阳光向上、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问题反思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健全职业院校学生评价、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深入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消极取向,致力解决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不完整、对学生的认识不全面、学生优势评价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一)评价目标上过高关注共性要求

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评价采取统一的参照标准和工作要求,对所有学生按照既定目标评价,忽略了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背景、社会环境,没有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感情、性格独特的人。例如,理论课程评价中采用同一张试卷,未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理论基础、学情特点;实践课程评价采用同一标准,未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岗位角色变换、技术规范要求。学生发展评价过多关注共性特征,导致对所有学生按照生产流水线作业、同一个加工模板来培养,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差异化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就业创业的自主化、多元化选择。因此,亟待按照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特点、优势潜能、分工角色,建构灵活性、包容性、跨界性的积极评价范式。

(二)评价过程上过度强调甄别选拔

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评价意图通过评价来区分出学生的等级或层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更为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具体的知识要点,是否获得了扎实的技术技能,而忽略了学生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忽视了学习素养教育、实践创新教育。例如,部分职业院校将学生分为普通学生和技能大赛学生,普通学生接受一般的学习评价,而技能大赛选手在校内评价、校外评价、实践技能评价上会得到更具专业性、针对性、整体性的评价。学生发展评价过度强调甄别选拔,导致教师不能用积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学生,容易使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成绩一般的学生产生自卑自贱心理,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亟待匡正消极评价理念,完善整体评价内容,按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趋势,发挥评价目标正向、评价过程激发、评价结果激励的作用,建构“人尽其才”的积极评价范式。

(三)评价方式上过于偏重量化标准

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现行评价方式多以定量为主,即以量化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忽略了学生不可量化的素质和能力,如职业核心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而量化的标准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例如,部分职业院校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考核中,过于关注学生工具是否选择合适、操作是否规范、检修结果是否正确,未考虑到学生在此过程中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精神的提升。学生发展评价过于偏重量化标准,会导致教师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化做法,强调终结性的片面化评价,也无法全面衡量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教育的风尚和成效。这就要求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為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效利用信息采集工具和数据分析功能,完善“多元立体”的评价标准,建构过程性、情感性、整体性的积极评价范式。

(四)评价主体上过分重视教师作用

一些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主要由班主任或主讲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特别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发展评价中情感、心理、态度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仅仅由教师做评价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例如,在学期末,过于关注教师的总结性评语,未考虑到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互评;在学生实习中,过分强调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未能将企业等用人单位评价纳入学生考核标准中。学生发展评价过分重视教师作用,难以全面综合评价学生,无法实现多元评价的价值,无法形成多向互动的局面。因此,亟待保障学生、家长、教师、职能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各方主体参与评价,建构全员协同的积极评价范式。

(五)评价类型上过多参照普教体系

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评价存在理论导向不完整、价值理念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学生发展评价大多直接参照普通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忽略了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复杂性、社会性、心理动荡性等特征,忽视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具职业性、技能性、动态性等特点。例如,部分职业院校只看重理论课程评价,忽视实训技能评价;强调校内评价,忽视校外评价;重视学校教师评价,忽视企业等用人单位评价。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简单照搬普通教育的形式和做法,会导致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评价方法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产业需求、学生需要相背离,无法凸显职业教育评价的类型特色,无法有效促进教学紧跟市场趋势做出快速反馈,无法紧跟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做出对应调整,降低了职业教育评价的适切性。因此,亟待把握“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大好形势、遵循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预测相关职业岗位技术更新趋势,建构具有类型特色的积极评价范式。

综上所述,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仍然存在着评价观念滞后、评价方式片面、评价内容单调、评价主体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学生的发展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排名如何,更要以评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增强评价体系與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要求、学生成长需要的适应性。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需要改变消极取向,确立以立德树人为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适合高效为先的新理念,重新建构积极评价范式。

二、新时代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发展需要积极评价范式

职业院校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情绪两极性更明显,心理波动剧烈,自我效能感较差。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应树立积极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综合考量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知识技能水平、实践创新能力、文明习惯素养、身心健康状态及综合职业素质,系统建构积极取向的职教评价范式。

(一)积极评价范式的基本意蕴

积极评价范式是以积极、和谐、发展为导向,通过评价增进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发掘潜能、提升幸福感的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与传统评价范式相比,积极评价范式在评价目标上变“统一”为“个性”,引导学生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变“揭短”为“扬长”,发扬学生的潜能优势;在评价方式上,变“量化”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不只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积极人格、职业能力等;在评价主体上,变“单一”为“多元”,改进评价机制,体现多向互动。积极评价范式依托积极职业教育、积极心理学,通过树立立德树人、育人至上、助人自助等教育理念,以发掘职业院校学生潜在优势、积极品质为目标,以增强职业院校学生品德修养和发展优势为关键,以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成为最好最优的自我为最终目的,发扬评价的教育、导向、推动、贯通作用,让职业院校学生因为积极评价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更加健康快乐、阳光向上。

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首先,积极评价范式回应了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为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增强政策与实际相对接的适应性。再次,积极评价范式响应了社会脱贫攻坚的重要发展战略。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教育与产业,积极评价范式着重评价培养人才与产业需求、新技术岗位对接的融合度,为职业教育跨界发展增强技术与人才对接的适应性。其次,积极评价范式呼应了学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重要策略。积极评价范式着重强调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本化的评价体系,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增强学校资源与学段特点相结合的适应性。最后,积极评价范式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积极评价范式注重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的评价,强调提升学生受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素养要求与心理和谐一体化的适应性。

(二)积极评价范式的基本功能

积极评价范式坚守心理和谐的立脚点,完善动态发展的创新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了积极育人的价值导向、创新视角和行动方案,扎扎实实助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

1.积极评价范式是实施心本管理的有效路径。积极职业教育和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发掘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优势,促进诚实、习惯、感恩、责任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培养积极乐观的现代“心理人”。职业院校学生发展存在的消极问题,主要有心理方面缺失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学习方面易患习得性无助感、求职择业方面易患悲观无望感、人际交往方面过分的自我中心等。传统评价方式忽略了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仅强调学生发展的结果,积极评价范式秉持为积极而教、与积极同行的理念,强调发扬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优势,把握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保持积极期待,转变学生错误的自我评价方式,评价重点指向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关爱,相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心理潜能。

2.积极评价范式是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积极评价范式是现代职业教育评价的一种模式创新和范式变革。积极正在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学生发展评价也必须打破传统思想和思维定式,凸显积极评价的理念与方式。首先,在评价理念上,理解把握积极评价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其次,在评价路径上,建立学生评价网络平台,创新学生评价技术;最后,在评价目标上,服务学生发展,把握增值评价。建构积极评价范式,不仅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同时有利于评价理念的更新、评价方法的改进,创新以立德树人、促进发展、适合高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为加快创新现代职业教育评价范式赢得更大的空间。

3.积极评价范式是推进“三全”育人的系统工程。积极评价范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育人至上的理念,评价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实习企业、社会力量等多方位评价,评价阶段包括课堂教学、平时表现、培养环节、职后发展等全阶段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心理素养、劳动能力、德行操守等全方位评价,评价策略包括积极引导、积极沟通、积极暗示、积极期待、积极关注等多元化评价。积极评价范式强调职业教育的育人属性,突破传统评价上单一考核,尊重学生具有的多元差异,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相互融合、紧密衔接。

创新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建构积极评价范式,应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成长的基本规律,秉承积极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路径,为实现“让每一个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的中国职教梦而改进评价方式,为加快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评价的适应性,引导和促进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积极范式的基本策略

《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②。因此,职业院校需要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牢牢把握学生发展评价的正确方向、目标导向、实践取向,统筹规划和系统重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科学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积极职业教育评价范式。

(一)树牢积极育人的新理念,坚持评价的正确方向

1.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教师在评价时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建构职业院校學生发展评价需要在评价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成长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动力,以学生能否获得幸福感为目的,与消极主义的评价和管理方式彻底诀别。同时,评价重点要适应新时代技术变化、新群体心理变化,做到方向积极适合,路径科学合理。

2.立德树人的评价理念。立德树人的理念是指坚持德育为先、育人至上,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具备丰富涵养、塑造优秀素质。要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积极评价范式与立德树人在更高层面上的结合,强调发挥学生潜在优势、彰显学生特色个性、尊重学生独特人格。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整合职业教育知识技能取向与人文精神取向,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社会实践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在评价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文明素养、实践本领,更要把握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意识、道德品质等相关维度。

3.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指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民主与公平,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的理念。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由8种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智能组成,因此对于学生发展评价要坚持全方位、多方面的立体整合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③。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探索课堂教学、在校培养、职后发展三阶段评价,解决好评价导向与发展方向矛盾的问题,力图优化每个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潜能。

(二)把握积极整合的新阶段,完善评价的目标导向

1.评价项目多元化。评价项目包括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内涵、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自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等方面。不仅评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要评价学生在家、在社会、在实习地点各方面的表现;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实训课程学习,还要评价学生的校外实习经历、职业技能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不仅评价学生现阶段所学成果,还要评价学生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家长、自我、同学、第三方等。教师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不断挖掘学生潜在优势;家长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发现职业院校生诚实、善良、热心等积极人格品质;自我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积极建立自我效能感,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积极信念;同学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发掘对方潜能,发挥示范榜样作用;第三方评价是指除政府、职业院校外,由第三方组织或机构参与职业教育相关方面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在社会中、在实习中专业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认同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发展上。

3.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显性评价与隐形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学生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的动态过程,学生发展评价应遵循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指导性原则,坚持多元融合、适应差异导向,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评价与技能大赛成果相结合,评价等级与评语相结合,从学生发展特点和现状出发,使得评价方法更适合、更高效。

(三)建构积极协同的新格局,创新评价的实践取向

1.创建职教高考评价制度。职教高考制度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的重要载体。设置职教高考评价制度,首先能够拓宽职业院校学生上升渠道,给予职业院校学生更多发展机会、拓展发展空间;其次能够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长丰富的知识见识、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最后能够加强立德树人任务与职业教育的特色融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评价范式。值得注意的是,评价重点应当指向适应职业院校学生多层次的文化与能力发展,努力避免应试主义、升学主义的不良倾向。

2.探索学分银行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学分转换和弹性化的评价制度,能够兼顾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成果,改变“唯学历”“唯升学”“唯文凭”的固有观念,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团队合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纳入评价制度,充分展示职业院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限和学习方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探究行动式学习、个性化发展。

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手段。首先,建立网络平台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职业院校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科学记录学生日常表现、比赛成果、文化活动等,全面掌握学生发展的状况。其次,创新考试方法。例如,建立题库考试、小组合作考试、现场问答考试,不仅使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积极适应和从容应对考试过程,而且突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最后,丰富考核形式。增加实验报告、实习实训报告、PPT制作展示、技能大赛成果汇报等在评价中的比例,着重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协同行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完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持续扭转对职业院校學生发展的消极评价,正在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追求。建构职业教育评价的积极范式,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优势和美德,指导职业院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努力成为心理和谐、人格健全、技能突出、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定会对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注释]

①②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0-10-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2]龚方红,刘法虎.彰显类型特征的职业教育评价新蓝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26-33.

[3]雷正光.新时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5):13-17.

[4]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王贵虎.职业教育视域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及改革[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2):35-38.

[6]吴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路径[J].河南农业,2020(30):18-20.

[7]邢顺峰.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2-18.

[8]余朝宽,张扬群,邓朝平,等.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研究——以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2-58.

[9]张龙.基于企业主体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3):53-56.

[10]周洪宇.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J].红旗文稿,2020(22):8-12+1.

猜你喜欢

积极评价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
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优化英语教学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