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头颈部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观察

2021-08-09杨美伦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头颈部湿润放射治疗

孔 翠 杨美伦 武 霞

保留器官根治肿瘤是目前及今后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发展,无创精准放射治疗势必成为恶性肿瘤的主流治疗方式。如,目前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下咽癌、舌癌、喉癌、扁桃体癌、牙龈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致使受照射区域皮肤或黏膜出现红斑、破溃等不良反应[1],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还可导致放射治疗中断[2],影响放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成为了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笔者鉴于湿润烧伤膏具有促进炎症吸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等作用以及远红外线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修复细胞膜及消炎镇痛等作用,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皮肤损伤的治疗,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沂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Ⅱ~Ⅳ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皮损分级、皮损面积等一般资料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沂南县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头颈部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一般资料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skin lesions on head and neck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并于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Ⅱ~Ⅳ级皮肤损伤;年龄在20~80岁之间;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有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禁忌证;沟通障碍,无法配合全程治疗。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研究组:皮损区域于生理盐水清洗、0.5%碘伏棉球消毒后,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00004),厚约0.5 mm;然后,采用远红外线灯(重庆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进行照射,照射灯距皮肤40.0 cm,温度设置为28~32℃,每次照射25 min。湿润烧伤膏每4~6 h换药1次,远红外线照射每天2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皮损区域单纯应用生理盐水清洗、0.5%碘伏棉球消毒治疗,每天2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热敷及冷敷;禁止应用肥皂清洗及涂擦日用化妆品;穿柔软、宽松低领纯棉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避免阳光暴晒,勿挠抓皮肤;加强饮食调养,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禁止饮酒,禁食辣椒。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皮损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第7天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创面完全愈合,无烧灼、疼痛及瘙痒感;有效:创面缩小60%及以上,部分创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烧灼、疼痛及瘙痒感明显减轻;无效,创面缩小60%以下甚至扩大,烧灼、疼痛、瘙痒感无明显减轻[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第7天,研究组患者中治愈5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愈40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Z=-3.96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患者皮损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损创面愈合时间为(6.2±0.6)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皮损创面愈合时间(10.6±0.8)d(t=35.200,P<0.001)。

4 讨论

鼻咽癌、下咽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放射线诱发的皮肤或黏膜损伤,一般出现于放射治疗第2~3周,损伤早期多表现为照射区域皮肤或黏膜红肿、疼痛、脱皮等,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逐渐出现出血、渗出、溃疡、糜烂等[4],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功能,甚至被迫终止放射治疗,进而影响患者预后[5]。为此,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恶性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方法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照射区域皮肤因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局部血管收缩、痉挛、闭塞以及通透性增加,造成微循环障碍而引发的损伤[6-7]。中医学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为热毒过盛,蕴蒸于肌肤,阻塞经络所致[8]。因此,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修复并重建受损微循环结构是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关键。临床研究证实,湿润烧伤膏内含有的黄连、黄芩及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罂粟壳及地龙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收敛之效,可有效防治创面的经络阻塞及气血凝滞[9]。且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湿润烧伤膏内含有的有效成分可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10];还可激活创面组织内的潜能再生细胞,并将其转化为干细胞,再在原位增殖、分化为创面各层组织细胞,原位再生修复创面[11]。盖龙娴等[12]将湿润烧伤膏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远红外线作为波长为2.5~1000.0 μm的红外线,其产生的热辐射效应可扩张微血管,增加微循环血流量,从而改善微循环缺血状态,增强组织修复功能[13];可提高组织细胞营养代谢水平及再生能力,促进组织细胞的功能恢复[14]。储春霞等[15]将远红外线应用于会阴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皮肤损伤的治疗,明显缩短了皮损创面愈合时间。本研究笔者将湿润烧伤膏与远红外线联合应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皮肤损伤的治疗,结果显示,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碘伏消毒治疗的对照组、皮损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似。且笔者认为,将湿润烧伤膏与远红外线联合应用,远红外线还可促进湿润烧伤膏中有效药物成分的吸收,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头颈部放射性皮肤损伤,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头颈部湿润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The Desert Problem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系列性科普
放疗
海边的沙漠
阵雨
经皮胃造瘘在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运用进展
沃尔沃汽车头颈部保护系统获得最高安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