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英语文本主题意义,创设小学探究式阅读课堂

2021-08-04邹秀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2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邹秀霞

【摘要】英语课程内容中,主题语境被列为最重要的第一要素。主题式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强调跨学科领域的主题探究活动,科学、数学、物理等学科领域的探究模式,已经深入学习课堂。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首要的内容,左右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程度和语言学习的效果。针对东莞市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着眼小学英语阅读课,本文开展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学活动,引领学生预测文本大意,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发掘深层含义,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创新的思维品质,发展小学生阅读技能,体现小学英语新课程“学科育人”的课程理念,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探究;阅读教学;高阶思维

主题式教学有清晰的教学主线和突出的教学目标,大多数的学科都适合开展,对教学内容的主题意义探究更是备受关注,相关的研究和实验已经深入各科的学习课堂。笔者从教以来专职教英语,同时兼职上科学课,发现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语言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对课堂探究活动十分感兴趣,已有多篇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论文获得市级奖项。一年前,在本镇英语培训中,接触到了课题相关知识,进行了前期的观察和尝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围绕主题,用问题链贯穿于阅读活动,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探究过程巧妙地整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对语言知识、主题意义和文化背景的探究。学生通过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能促进他们个性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真正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强调以语篇知识为基础,围绕语篇的内容和主题,进行语言知识学习,强调围绕有意义的主题进行阅读教学,注重语言在交际生活中的探究使用,主张阅读教学情景化和生活化。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助于解决目前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思维品质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的教学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更好地使用语言进行生活交际。那么,如何挖掘英语文本主题意义,创设小学探究式阅读课堂呢?

一、以语篇主题学习为主轴线,提高阅读课堂的思维品质

英语课程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英语教学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构筑终身发展平台。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篇,真正意义上的语篇,不是由语言文字和声音简单拼凑,被定义为语篇的文本应该具有特定内容和明确的意义。师生无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语篇的主题和意义。语篇学习要关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维的特点,如,思维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语篇主题的学习可以提高思维品质这方面的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内容分析、条理推理、思路判断、理性表达、用语言进行多元论证等活动。教师需要在小学高年级阅读课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完成阅读教学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重要转变。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出现有关How to control your emotion?的内容,涉及有关“人与社会”的主题,教师应该聚焦人际沟通的主题知识,使学生整体感知词汇,学习有关感觉的句型,学会关心和善待他人,探究故事蕴含的寓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假设:如果Robin sat on the ant and killed the ant. What will happened? 学生通过语篇主题的学习,不仅学会和使用了语言,还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这样,阅读活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主题意义无缝连接,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实现“学科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围绕有意义的主题组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的高阶思维

通过阅读活动,人们获取资讯、认识新事物、思考创新和获得独特体验。小学阅读教学更为关键的是:语篇文本的主题意义是阅读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学习活动要注重英语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聚焦的主题以语篇的主题为基础。虽然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还没有明确围绕哪些具体主题进行教学,小学教师已经可以参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主题的界定,英语课程学习包括三大主题,它们分别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在以上三大主题的基础上,三大主题又细分为9个具体的主题群。“生活与学习”和“做人与做事”被纳入人与自我的范畴;“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會与文化”和“科学与技术”归入人与社会的大主题;最后,“环境与保护”“自然与灾难”和“地球与宇宙”属于人与自然的大主题内容。

(一)灵活设计语篇的主题,促发高阶思维的产生

结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具体到小学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要达到二级的目标要求。在二级目标中,故事和小短文等语篇的学习,又标志着学生从图像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由此造成了阅读语篇内在抽象性与学生思维方式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在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一直沿用熟悉的绘本配图和做阅读习题去帮助理解文本的大意。教师需引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语篇的主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都有具体的贴近生活的主题,有关主题的相关语言复现率十分高。根据学生的特点,渗透主题意义探究,语言知识的复现率和使用率会提高,会促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六年级下册的Unit 4 Then and now 的“Story time ”给学生展示了人类文明和环境保护的语篇内容,涉及“人与自然”中“环境与保护”的主题,利用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呈现语篇,设计“Heal the world”为主题的图文设计任务,这种围绕主题,个性化探究学习的方式,避免了枯燥的机械记忆学习形式,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筛选、批判和创造性思维,发展了学科核心素养。

(二)充分整合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