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有趣的再生纸

2021-08-03江苏省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高镇云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筛子纸浆豆豆

江苏省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高镇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常见的废报纸、平时阅读的书、写作业用的本子等,人们在使用过后往往会弃之一旁,沦为垃圾。怎样才能让不起眼的废旧纸制品再生利用,并重新焕发光彩呢?在开展“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时,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有趣的再生纸”实验材料,让幼儿体会再造纸的神奇与乐趣,同时萌发他们环保和节约的意识。

※ 案例描述

随着“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的推进,幼儿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也开始热衷于各项“变废为宝”活动,科学区中再生纸制造材料的投放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区域游戏时间,彤彤、豆豆、可可、茗茗一起围着“再生纸制造”图示开始了游戏。他们在简单商讨后各自行动起来,彤彤与豆豆看了看科学区的废旧纸张,试着动手将之撕碎,发现撕纸很累就跑到美工区取来剪刀,将条状的纸张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一点一点剪碎。

茗茗发现浸在水中的纸,没怎么变烂,就和可可一起接来了温水并倒了进去,之后彤彤和豆豆用小棒不停地捣,以加速纸张的糊化。在大家的齐心合力下,碎纸与水逐渐混合,慢慢地变成了淡淡的糊状纸浆。

彤彤和豆豆合作,共同筛出纸浆,第一次捞出的纸浆不均匀,一边多一边少,第二次的时候两人尽量将筛子放平一些,纸浆就均匀地分布在筛子上了。

在晾干环节,孩子们遇到了大难题——下雨了,纸浆无法干燥怎么办?茗茗到积木区借来木板,将纸浆压在两块木板之间,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几天后,四个小伙伴又来到了科学区,迫不及待地搬开木板,可呈现在眼前的却是稀稀烂烂的纸张而且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看来,大家制作再生纸失败了。

这时,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可能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错。”“为什么会有难闻的味道?”最后,他们一致得出失败的原因:一是纸浆水分没有完全过滤干净,晾得不干;二是纸张事先没消毒,可能含有大量细菌,导致异味。

后来又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终于成功制作出了再生纸。

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在这个案例中,幼儿从一开始的尝试制作到后来的失败、再尝试,最终取得了成功,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思考能力,促进了交往能力的发展,增强了自信心。

※ 关注生活,在反复尝试中成为实验主角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科学实验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熟知的事物,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幼儿年龄小,探索能力比较弱,而且在尝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探究并且鼓励他们多次尝试直到成功。在“有趣的再生纸”案例中,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纸不容易变烂,多次尝试后想到用温水来泡纸。

幼儿学会制作再生纸后,对再生纸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幼儿通过小实验也明白了一张纸来得不容易,懂得了平时要节约资源,不随便浪费纸张的道理。

※ 亲身体验,在不断操作中提升探究能力

《指南》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游戏中,可可在撕纸时撕着撕着就累了,于是借助剪刀来剪纸。

孩子们在撕纸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秘密,比如:在撕纸时,可可发现沿着纹路撕纸会轻松一点;在其后的操作中,可可又发现剪纸比撕纸更省力——幼儿的探索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思考、实践,从而在不断地矫正中找到适合的方法。

当再生纸的实验没有成功时,孩子们没有气馁,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究能力需要好奇心作支撑,需要适当的“失败”作为前进的动力,从而使得幼儿的科学探究水平伴随科学经验的积累而提高。

※ 合作交往,在解决问题中促进情感发展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指出5~6岁幼儿应达到要求:“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相应的教育建议是:“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本次案例中探索过程一直伴随着合作,大家配合默契,有问题一起讨论,有困难一起解决;游戏区有再生纸的基本材料:一些废旧纸张、筛子、水盆等,但是材料并不是很充足,孩子们需要去搜集更多可用的材料;游戏中彤彤和豆豆一起抬筛子,各自把住筛子的一边,合力捞纸浆,可可和茗茗将晾晒的架子搬来,放在水盆的旁边,方便晾晒纸浆。

在晾晒环节,大家讨论“为什么纸浆没有干”,四人意见各不相同。茗茗说:“我和可可都是想了办法晾晒的,应该不是我们的问题,我觉得是纸浆有问题。”彤彤听了很不服气,反驳道:“第一次的时候纸浆有点偏,但是后来我们捞的时候是喊口令的,纸浆不厚。”这下可糟糕了,四个人两种意见,没法解决了。老师问:“问题找到了吗?你们还想再试试吗?”四个人还想再试试看到底是谁出错了,于是角色互换,茗茗和可可做纸浆,彤彤和豆豆晾晒纸浆,几天过后结果还是一样——因而孩子们一致得出失败的原因与人无关。在之后的几次科学游戏中,大家主动探索、积极操作,有问题大家一起思考,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四个人结成一个很好的团队,有分工有合作、有讨论有探索、有分析有总结,产生了配合的默契和同伴的友情。

※ 快乐分享,在同伴交流中积累科学经验

大班幼儿已经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以及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也会探讨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案例中,幼儿与他人的交往一直存在,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一起在科学游戏中探索再生纸的做法;他们对科学的态度很认真,特别是在再生纸制作失败,发出“难闻的气味”之后,大家积极思考寻找症结;在第二次的操作中,孩子们吸取教训,时刻提醒同伴要注意的地方,避免失败;在攻克难关“晾干”环节,他们想出了多种方法:用电吹风、避开阴雨天气、阳光下晒,大家相互提醒、相互合作,最后终于成功制作出了再生纸。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应该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人”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使幼儿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保护环境;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猜你喜欢

筛子纸浆豆豆
日奔纸张纸浆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褪去喧嚣 回归理性 让纸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脸大
我是豆豆
三个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