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探究:趣味纸牌的多种玩法

2021-08-03空军军医大学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花色扑克牌小朋友

空军军医大学幼儿园 钟 雪

设计意图

扑克牌是一种常见的游戏材料,上有图案和数字,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字、图形的探究兴趣,还能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于是,我将扑克牌投放到活动区中,通过玩游戏使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兴趣。

材料准备:

扑克牌、纸杯、分解符号卡片等。

环境创设:

益智区中创设多功能趣味纸牌操作墙。

经验准备:

已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悉扑克牌的花色。

预期目标:

1.熟悉扑克牌特征,能根据扑克牌花色、颜色、数字等进行分类和排序。

2.通过扑克牌的操作游戏,能将10以内的数字熟练地比出大小,学习用扑克牌玩加减法的游戏。

3.通过扑克牌的操作游戏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4.尝试探究不同的分类方法,提高思维探索的敏捷能力。

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琳琳和乐乐拿起纸牌,玩起了接龙游戏,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扑克牌排成长龙。这个游戏吸引了旁边的小伙伴,他们也取来了纸牌进行游戏,两位小朋友各拿10张扑克牌,依次出示一张玩“比大小”的游戏。中班时我们曾在区角里投放过扑克牌,但很少有小朋友选择。进入大班之后,班上的小朋友对数字特别感兴趣,玩游戏的时候也喜欢加上数字,我们认为这是又一次数字敏感期的到来,于是再一次投放了扑克牌。但如果只是提供扑克牌,孩子的兴趣可能会随着操作过程而减弱,也很难建立游戏规则。于是,我们在活动区中除了投放扑克牌,还根据大班幼儿发展需要及认知规律,提供了自制的操作板及各类符号卡片,增加扑克牌游戏的趣味和难度,以提高幼儿独立游戏及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

游戏规则和玩法

1.利用辅助材料,幼儿可以独立游戏或者两名幼儿合作游戏,按照大小标记将10以内的扑克牌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2.利用辅助材料,将扑克牌按照“单数”和“双数”进行分类。

3.根据扑克牌的花色图案进行分类,区分扑克牌的主要特征。

4.学习并理解“>”和“<”“=”的意义,根据符号进行游戏,对扑克牌对比区分。

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1.在益智区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用扑克牌在操作板上进行数字排序的操作练习。刚开始琳琳小朋友独立游戏,在一旁游戏的叮当觉得特别好玩就加入到游戏当中。在多次游戏比赛中两人难分胜负,于是商量每人拿10张扑克牌,谁先按标记完成排序,谁就胜利。

2.选取同种花色的扑克牌1~10,两位幼儿依次将扑克牌按单双数进行分类,先完成的幼儿胜利。

3.嘟嘟小朋友选择了梅花图案1~10的扑克牌,在操作板上将扑克牌分成单数和双数。嘟嘟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完成之后将扑克牌整理好后又一次开始游戏。

4.文文小朋友选择不同花色的1~10扑克牌,在操作板上进行比大小的游戏。

5.甜甜小朋友选择桃心图案1~10的扑克牌,将扑克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6.甜甜选择四种花色(红桃、黑桃、梅花、方片)的扑克牌,将相同花色的扑克牌进行归类。

7.琳琳小朋友在益智区选择了四种花色(红桃、黑桃、梅花、方片)的扑克牌,将同种花色的扑克牌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8.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小朋友们都能较熟练地完成老师预先设置的游戏玩法,渐渐地对纸牌游戏失去了兴趣。一天,嘟嘟小朋友将扑克牌在桌面上平铺摆成长条,对着一旁的同伴说:“你看,这是我摆的毛毛虫。”嘟嘟小朋友试图将扑克牌立起来,但试了几次之后扑克牌都没能成功。这时,一旁的亮亮小朋友看见了,对着嘟嘟说:“我们可以像折纸一样,把扑克牌也折一下,看看扑克牌会不会立起来?”似乎是有了新的灵感,嘟嘟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原来扑克牌还能这样玩,小朋友们迁移了“让纸站起来”科学小实验的经验,试着改变扑克牌的形状,想办法让扑克牌立起来。先期游戏活动积累的探索经验正在为这一次实验进行服务,孩子们的探索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9.折叠后的扑克牌可以搭建得更高,也更平稳一些。嘟嘟小朋友的搭建迎来了区角里很多小朋友的赞叹和围观,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围在桌子周围,认真地看着嘟嘟的搭建,都觉得扑克牌原来还有这样的玩法。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班上兴起了扑克牌搭建的热潮,小朋友们纷纷都参与到扑克牌的搭建游戏中。

10.小朋友们对扑克牌的搭建兴趣不减,桐桐小朋友在教室建构区的辅助材料中找到了纸杯,他先将纸杯围成一个椭圆形,再将扑克牌当作“小桥”进行连接,成功搭建了两层。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观察小朋友在益智区的操作过程,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可以独立游戏,能利用操作板对扑克牌进行“排序、分类、加减法”等练习,小部分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在合作游戏中,教师并没有预设同伴合作的游戏规则,以致于两位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执、难分胜负。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教师投放计时器和骰子,让幼儿有充分的竞技体验机会。

小朋友们在建构区搭建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他们可以用扑克牌进行“平铺”“垒高”等搭建,即迁移之前游戏活动的经验,如“让纸站起来”“有趣的纸桥”等。

在小朋友们的交流对话中,我总结了一些有趣的搭建思路,如: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搭建的是楼房,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搭建的是立体车库,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搭建的是动物园——小朋友们将之前在区角中的搭建经验与新创建的扑克牌搭建相结合,这正是孩子们探索与创造、思考与提升的过程。

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扑克牌这一游戏材料的作用发散到更多的区角,让小朋友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在日常环境中获得体验的价值?我们制作不同难度的操作板放置在教室中,体现随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特点及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趣味扑克牌的操作游戏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不同的组合方法以及与辅助材料的结合都可以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提升对数字的认知并在不断思考和探索操作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同时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相互学习彼此的方法;可以加强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如点数扑克牌的图案数量、实物与数字对应等。

幼儿的思维能力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幼儿的学习常常需要凭借一些可以感知的实物以及可以体验的具体环境——扑克牌具有取放容易、操作方法多样性等特点,恰好符合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操作兴趣。

趣味扑克牌投放在建构区可以提高幼儿的搭建能力。利用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辅助材料与扑克牌结合进行搭建,可以积累搭建经验。在搭建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向同伴描述自己搭建作品的创意,也可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游戏活动反思

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们在了解基本操作规则之后,愿意进行独立游戏或合作游戏。在合作游戏中,大班幼儿的“取胜”心理较强烈,偶尔会出现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或只愿意接受胜利的现象,此时往往会发生纠纷,而老师的观察引导和适时的介入就非常有必要,可以设置计分板、定时器、骰子等辅助工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为接下来的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游戏深入发展。

幼儿的游戏水平具有年龄上的差异性,教师的指导策略要有所不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游戏指导的有效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回应时要捕捉幼儿言行中有意义的信息并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学习形式,《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材料支持和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了游戏条件和游戏氛围,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

以后可能产生的教育契机

1.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搭建辅助材料,例如:大小不同的纸盒、塑料饮料瓶、彩泥、胶带、仿真动物和生活场景的积木等。

2.对幼儿搭建的作品及时拍照并记录搭建创意。鼓励幼儿向小伙伴描述自己的搭建想法,让独有的搭建创意在小伙伴之间传递,或许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创造出更多的新点子。

3.用扑克牌玩桌面游戏,例如:加法或减法、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扑克牌拿取方便也便于动手操作,在一日活动的闲暇时间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操作游戏——自由结伴竞技比赛、小组比赛。

这正是教师将教育机智以及幼儿喜欢的操作游戏渗透到日常教育中的简单途径。

猜你喜欢

花色扑克牌小朋友
巧算扑克牌
猜猜这是哪张牌?
混乱的扑克牌
这两题很难吗
小鱼笔袋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扑克牌中的数学
最爱猫咪花色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