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景观遗产在重庆文旅建设中的价值定位与创意实践
——以洪崖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2021-08-03陈庚

河北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崖洞景观道路

陈庚

四川美术学院

“文旅融合”是国家层面推动的关乎文化发展大计、旅游市场繁荣的战略性举措。如何将文化遗产资源活化为包括旅游商品、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在内的现代产品,同时又能保持、保育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呈现传统景观风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真融合、深融合,是目前文旅融合事业中的重点与难点。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山水名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以艺术助力,增加文化和旅游的有效供给,提升重庆文化旅游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围绕地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多样性,让遗产走进生活,看得懂、可参与、能消费,或许可以为“文旅融合”找到新的路径与可能。

一、景观与道路景观溯源

(一)景观

首先对文中所用的“景观”概念进行一个界定。在人类学视野框架下,文化是动因,自然地域是载体,景观是呈现的结果。在景观人类学视阈下,“一次性”景观,是各个不同集团在其生活实践中培养而成的与其环境的个别性关联;所谓“二次性”景观,是指发祥于西方近代的幻想式描写。景观人类学聚焦于历来很少被深入探讨的后者的景观概念,并由此起步重新研究前者的景观(风景)状态。景观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 一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的“生产论”;二是以“场所”概念为基础的“建构论”。本文希望立足于“空间”的“生产论”去探究景观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就“空间”这一概念而言,景观人类学的空间分析的基本问题,主要就是探讨空间是如何被确定了界限,在其中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意识形态属性的 “意义”,它又是如何被作为物而生产出来的等等。

(二)道路景观与“路学”

本文所用的“景观”概念更为强调“空间的再现”,通过空间的再现塑造空间实践。本文所探讨的“道路景观”需要做一个概念上的界定。本文中的道路景观是在周永明“路学”体系下来谈的,即将道路视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兼具时间性、社会性、开放性和移动性。无论是传统的功能主义还是现代性时空视角下的道路分析框架,都可以纳入这一系统。

由于道路景观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密切性,相关的文献汗牛充栋,然而现有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道路史以及功能主义范畴。例如由英美学者共同编撰的《移动的景观:人类学视野下的小径、宽道和大路》一书,是迄今少有的专门讨论道路的论文集。三位学者从考古学的角度对道路研究做了概述,然而遗憾的是东亚和中国被整体忽略。耶鲁大学著名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从道路与政治的关系入手,阐释了东南亚山地民族抵制国家权力入侵的条件和手段。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去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使用“文化线路”这一概念,这一视角对总体文化背景、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跨文化交流、动态过程和具体情景的同时强调,给道路研究以新的启示。从设计学角度来看,美国学者在《公路设计美学》中指出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就是改善道路景观。1985年日本出版的《道路景观设计》则是系统的介绍了如何根据道路的各种要素设计其个性化特征,例如基本线路的设计、节点设计、景观特色的塑造等层面。

除了将道路置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思路即将道路置于“现代性的时空分析框架”中展开讨论。例如地理学刊《移动性》出版的专辑《道路与人类学》集中体现了人类学者从时空角度分析道路的努力。

国内对道路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都集中于功能主义视角展开研究。例如蔡龙保《殖民统治之基础工程:日治时期台湾道路事业之研究,1895——1945》,详细检视了台湾地区道路和汽车运输业的发展。其关注重心在于道路对政治权力整合、经济资源开发、货物运输人口流动、公共服务提供等。张阳的《公路景观学》从景观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方面讨论景观设计和景观保护。熊广忠在《城市道路美学》中从道路本体、视角效果、与环境的关系等层面强调道路景观的应用。

周永明的“路学”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系统,将道路视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兼具时间性、社会性、开放性和移动性。对于洪崖洞道路景观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大多文章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程政博的《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空间的再地域化——以重庆洪崖洞为例》强调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地域化元素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总之,对于道路景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思路即“现代性角度的时空分析框架”,其揭示了道路在生产现代性空间的同时又为后者所生产和消费,将它提高到新生活方式这一更宏观更抽象的层面加以讨论。

二、洪崖洞的道路景观研究

洪崖洞在2018年五一出行趋势报告排名第二,仅次于故宫。洪崖洞自建成以来出现大量业态调整且部分楼层停止商业运营。例如-1F从滨江好吃街调整为停车场、3F从小商品、旅游一条街成为了百业工坊老街等等。4楼之上的餐饮小吃街空置率较低生意较好,4楼以下的店面相对冷清,空置率较高。整体趋向于休闲娱乐,文化气息被大大削减。开业初期洪崖洞30%的产权店铺出售,售价约1.5万元每平方米,70%的商铺由小天鹅集团自行经营或定向招商,租金40——180元每平方米每月,经过近10年的发展,除了9-10层增长幅度较大,其他楼层租金增长缓慢,从2005——2013年,9-10层租金由70-120元每平方米每月增长到了300-500元每平方米每月,而其他楼层例如5-8层租金由40-60元每平方米每月缓慢增长到80-100元每平方米每月,总体而言,尽管游客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商铺的经营状况依然增速缓慢,甚至出现了楼层空置率较高的现象。就此现象,以“路学”为框架,分析以洪崖洞为主体的道路景观是如何生产、使用、建构、消费的。换言之,将道路的具体修筑和意义结构加以区分,将道路的实际使用和消费享受加以区别。通常来讲,道路的生产、建构、使用、消费自成一体,这里单独列出只是为了方便讨论。

(一)生产与建构

道路的生产着重考虑的是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对洪崖洞在改造之前,道路景观“梯道”不仅是城市货运物流的主要通道,也是街道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景,有效地加强了城市空间与码头区域的联系,体现显著的地域特色。改造后的洪崖洞,其竖街空间基本消失,山地上下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现代电梯或者笔直的台阶联系。道路的建构赋予空间行动和策略以象征意义,尤其强调个人体验记忆的重要。在洪崖洞未改造之前,其本身的梯道便是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的重要生活场景。随着改造后为了更好的将其建构成具有丰富消费价值的空间,原住民的生活空间被转换成了商业空间,而随着这种被建构空间对游客的吸引,游客以口传、影像、朋友圈等方式反作用于这一空间的进一步建构,至此完成空间形塑社会行为的同时又被社会行为生产的双向循环。

(二)使用和消费

从传统功能主义的角度,道路的使用价值是物质性的和可触见的。洪崖洞原有的梯道可以供原住民进行交流,同时梯道也是洪崖洞与嘉陵江的连接。而在道路改为笔直的台阶和电梯之后,道路由达成其他目的的功能媒介变成了使用目的本身。对于原住民而言,道路是必需品,而改造之后对于游客而言,道路变成了消费品。游客在嘉陵江大桥上寻找到了最美的“网红”拍照点,也就是说千厮门大桥从被使用、被生产的属性发生了一个向建构、消费的空间的转向。

三、结语

作为网红打卡点的洪崖洞吸引了足够多的游客,然而这种“网红”效应与洪崖洞本体所塑造的文化价值却断裂开来,换言之,洪崖洞没有找到它作为遗产或者说景观的核心价值,它所营建的网红效应吸引游客来打卡仅仅只是外向型的景观,并没有使人通过这种景观来理解它的历史,更不必说通过这种历史遗产的活化来带动消费了,这也导致了网红旅游景点后继乏力的问题。景观作为空间的再现,在空间的建构中完成了形塑社会行为的同时又被社会行为生产的双向循环。传统的道路分析往往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将道路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大背景中加以讨论,即置于“现代性角度的时空分析框架”中,或许可以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以此来带动景区由“外向形”景观向“内向形”景观的转向。

猜你喜欢

崖洞景观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刘俊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美丽的洪崖洞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洪崖洞这个超级网红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