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方法

2021-08-02陈茂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学科素养学习兴趣

陈茂芳

摘 要:数学作为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在学生拥有质疑能力的时候,学习数学就可以从单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知识的状况。学生可以在小学阶段就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再那么吃力,自己就学会去研究数学,在成绩上就会稳定上升。这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科素养,在学习数学方面拥有了质疑的能力,对数学很是敏感。

关键词:数学;质疑能力;学习兴趣;学科素养

引言:质疑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点有疑惑的地方敢于动手动脑去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本身就是数学生涯的开端。学好数学首先得拥有兴趣和勤于动脑。如何让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呢,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后,再对知识提出疑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引导学生去动手动脑去验证。最后验证的结果会让学生有一种喜悦的心情,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同样的质疑能力,这个公式或者知识点是不是对的呢?学生就会慢慢的去动手动脑研究验证。小学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中寻找到了学习的兴趣,能够举一反三,敢于质疑,也敢于去验证研究,敢于提出问题也敢于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小学生才是优秀的小学生。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在很多优秀的小学学府中,更多的是采用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教学质量往往会得到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因为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就包括了对知识的质疑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老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有很多教学氛围是很压抑的,学生对知识只能去好好的听讲,对知识只敢学不敢问。这样学生不仅对小学数学不感兴趣,而且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学生应该拥有的很多学习能力都很欠缺。老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去主动学习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更多的是去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去讲知识,应该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學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内容里面的知识点,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比如在讲到偶数的时候,老师可以随便写几个数字,比如“12345678”,这里面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这里面哪些是偶数啊?学生会说“2468”,接着老师在提问,为什么“1357”不是偶数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2468”有一个什么样的特征呢?“2”作为他们里面最小的一个偶数,其他的都比它大,在引导学生发现其他数字都是2的倍数。这时候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就会动手去看,这到底是不是都是2的倍数呢。学生验证之后发现,这果真是2的倍数。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把偶数的定义告诉学生,学生这时候就会去肯定这个知识点,这个时候学生的质疑能力就开始被带动起来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去质疑知识点的定义,如何自己动手去验证研究,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所以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鼓励学生敢于去对知识点提出问题,敢于去质疑,这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方法,为后续学习自主探索研究数学的道路进行了铺垫。

二、创立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

教育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后,在教育整体结构上,改变了许多。在老套的教学方式上,老师只是一味的去教学,对学生的想法不在乎,甚至不予理会。这不但对学生是不负责的,而且教学质量往往很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对学生的成绩提升也没有多大的推动力。老师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学生的身上,把目光汇聚到学生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是认为老师说的什么都对,就造成了家长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家长说孩子的数学题目做错了,孩子就会反驳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啊,导致孩子不听家长的,一味的去相信老师,自己缺少质疑的能力。老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利用一些数学故事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数学家的故事,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这也会让学生产生疑惑。这个时候老师接着应该用教学内容去提问学生,比如给出一些数字,“3,4,5,6,7,8,9”,老师提问比4小的有哪些,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学生说3,接着老师再问,比3大的偶数有哪些,同学们还会去回答。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数字去提出问题,学生就会说一大堆的问题,这个时候学习氛围一下子就浓厚了。在学生自己提问的时候,学生心里面经过思考早就有答案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就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的被培养起来了。

三、有效的应用概括延伸

老师在下课之前对数学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没能够理解,会提出疑惑。老师在总结的时候学生也会带着疑惑和老师一起总结,老师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启发重难点的知识结论,这样会引发学生下课后再对知识进行思考,以便学生自己解决疑惑的地方。老师还可以再对下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开篇介绍,会引起学生的疑惑,老师下一节课的内容和这一节课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会下课后自己去琢磨研究,这样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质疑知识,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延申学习。

结语:在小学是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动手的年纪,应该利用这一点去让孩子应用到学习中,对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从而对知识产生渴望,达到热爱学习的效果,这对小学生的学门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自己,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这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职责,也是作为老师的义务。成为主角后的学生,就不会出现对知识只是听讲,就会对知识提出质疑,从而自己去动脑思考,动手去做。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质疑能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代小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25):67-68.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学科素养学习兴趣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