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8-02梁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医内科临床效果

梁勇

摘要:目的 以案例的研究方式,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与排除原则,病例选取为我院内科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全年度经入院治疗后确诊的88例急性中风患者,该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数据,以此判别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可行性。结果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功能评分数据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据上较高,同时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数据更高。结论 经过临床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的研究阶段,得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能够较好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恢复时间,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医学保障。

关键词:中医内科;急性中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14-01

目前,中风类病症的发病因素是来源于患者的脑血管疾病而引发的突发性局部脑功能缺陷问题。通常情况下,急性中风的患者会面临着发病性突然以及致死率、致残率风险极高的特点,一旦在发病阶段无法快速的就医治疗,将会存在很大概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引发一些并发症问题。鉴于此,在临床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过程中,一般采取神经细胞保护药物等西医治疗手段作出干预[1]。如今经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西医结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模式,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与基本生活质量。现本文将以我院内科收治的88例急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纳入与排除原则,病例选取为我院内一科及内三科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全年度经入院治疗后确诊的300例急性中风患者,以正态分布的随机计算方式选出88例观察组患者,详细资料数据见表1所示。

此外,在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病情方面,特作出以下统计,见表2所示。

1.2纳入与排除原则

纳入标准:①88例患者的年龄均在50周岁以上,多为老年群体;②88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急性中风疾病;③88例患者均经过家属的同意,知晓本次作为研究案例配合数据学统计。排除标准:88例患者均无其他类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类疾病、肝肾类疾病、精神类疾病等。

1.3治疗方法与评定标准

1.3.1治疗方法

在传统治疗模式上,须借助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进行临床干预,如神经细胞保护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基本病情危机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而本文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模式上,须以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为基本前提,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维理念,配合相应的中草药类药物,同时在患者的恢复期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作出临床治疗手段[2]。

1.3.2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分为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标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以及恢复期的有效率情况。一是,在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标准中,通过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性能,对比相应的指标作出判别。判别的分数范围从0至100,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同时评定标准以平均分数±标准差的基本形式展示;二是,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中,同样须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作出评估,基本分数与运动功能评分标准相同;三是,在恢复期的治愈有效率中,分为四种,即治愈、治疗显著、治疗有效、治疗无效,并用百分数的形式展示[3]。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的计算原则,需在EXCEL表格中汇总,同时基于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及采用χ2或t检验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临床治疗有效率数据作出比较,并与观察指标对照,且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2.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2.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

3讨论

现阶段,急性脑卒作为急性中风的一种,一旦得不到入院紧急治疗,将造成较大的生命威胁,加之急性中风疾病的发病性突然,预后效果差等问题,致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经过医学专家的研究,得出通过西医结合中医的复合式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基本病情[4]。本文提出对急性中风患者配合相应的中草药类药物,同时在恢复期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现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此外,在急性中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阶段,经本文的案例对比显示,通过观察组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运动功能评分数据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据上均优于传统西医疗法的,同时中西医治疗有效的患者占79例,有效率为89.77%。观察组患者在组内数据对比上有很大的差异性,也彰显了中西医治疗模式更加适用于内科急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故此,中医内科的急性中风治疗模式,可选用中西医结合的基本手段,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以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郝秀珍,孫中林,王兴,等.安宫牛黄丸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9).

[2]赵清华.良肢位及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20,006(006):126-127,129.

[3]王庆华.中医内科在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v.8(07):190+204.

[4]王佳薇.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评价[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v.34(02):71-73.

猜你喜欢

中医内科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CRP、RF的影响研究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的治疗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