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非遗元素与本土包装设计融合研究

2021-08-01高聪蕊马春利

天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河南文化遗产设计师

高聪蕊 马春利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随着国家对非遗的保护,以非遗为元素的优秀包装设计日益增多。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包装设计的时代性、时尚性,又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最重要的是其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包装设计的国际化并不是指设计理念的统一,而是要彰显民族个性、弘扬民族精神、以国际为主导、多种形式并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化形式并存的格局下,国际化的包装设计更要体现对非遗文化元素的提取及对民族特点的彰显,这样的设计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也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碰撞的结果,是对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因此,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传统的才会催生现代的。

非遗文化是一定地区的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记录、保留、传承下来的纯粹的文化遗产,这种非遗元素适用于本土产品包装并且外延到包装的其他形式。面对灿烂的世界文明,人们正向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发展,这也为非遗文化元素与本土包装设计结合指明了方向。虽然当下掀起了一股国潮热,使国内外设计师纷纷选择中国元素进行设计,同时也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在设计创新、本土包装设计、文化元素的运用等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非遗文化背景下进行改进,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给本土产品的包装注入生命力。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元素内容的多元化

在进行本土包装设计时,要着重挖掘非遗背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河南拥有百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项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是一个时代更是一代代人的文化积淀,优秀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成为包装设计师提取并加以运用的必要元素。

河南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整体,其中划分出独特且值得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显示,截至2018年,河南省拥有豫剧、少林功夫、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3个,愚公移山、开封盘鼓、洛阳水席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28个。同时拥有12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32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而且部分项目在河南全省的18个省辖市均有分布,例如豫剧、河南坠子等项目覆盖省内多个区域。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该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洗礼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交流和差异都已经融入其中,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中都受到该地区生活习俗、使用物品、精神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每个地区又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化的艺术形式和特点,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得以传承。这种本土化的艺术特点需要以设计为载体,反哺本土产品,以非遗文化提高周边本土产品的文化价值,使其符合现代发展的潮流。

二、河南非遗元素在本土包装设计中的渗透分析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是河南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美学艺术、民俗生活、商品贸易等多方面的内容。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一般较为大胆夸张,人物表情较为威严,有较大的动作幅度。神的造型顶天立地,敢于夸张,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构图上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对称饱满,人物造型往往充满整个画面,不讲究透视关系,比例任凭作者自由发挥,画面基本呈现对称分布,符合民间的审美趣味。在进行本土包装设计时,应该以朱仙镇年画中的元素为基础,结合当下包装设计的特点,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非遗文化元素能给包装设计师提供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素材,通过对非遗元素的提取、凝炼、整合,再结合包装的材质、造型,用艺术手法进行二次设计,就能设计出与本土文化结合的包装设计作品,这对地方产品的推广、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土包装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不是装潢设计,而是使优秀设计案例、本土产品、现代制作工艺等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整体设计时尽量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同时充分考虑产品装箱、运输、销售、便利性等方面。包装装潢设计是整个包装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视觉。所以在本土包装设计过程中,对非遗元素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朱仙镇木版年画元素在本土包装设计中的渗透,是地域文化与非遗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段进行结合,设计的动力来自消费者的认可,更多地还需要从目标消费群体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设计师个人的随意堆砌,应该让消费者从包装中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运用创新能力和非遗元素对本土包装造型进行巧妙的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三、河南非遗元素在本土包装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一) 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本土包装设计

在运用非遗元素设计本土包装时,设计师不仅要对本土文化进行探究,还要注重其创新性,坚持“以区域为先,以民众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优势,根据当地产品的特性,结合非遗元素与现代工艺,在保证包装视觉效果的同时,更要突出包装设计的艺术内涵,提升其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的同时,又能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和本土文化有较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首先,进行本土包装设计时,需要深入挖掘河南本土的消费习惯、审美取向、价值观、消费个性等,提炼河南非遗文化元素,如泥泥狗、汝瓷、汴秀等丰富的非遗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增强时代性与本土文化特点的结合。同时包装设计要具有新颖、奇特的河南非遗艺术特色,对非遗元素进行重组、解构、剖析等,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包装装潢设计与包装材料融为一体。

其次,对本土文化符号的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复制,也不能进行大幅度的自我革新,需要以独特的设计理念为前提。通过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充分挖掘设计艺术的内在精髓。例如,在设计潢川不同口味的空心挂面包装时,从对食材的保鲜、包装的重复利用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了铝盒,并利用保鲜、防潮、杀菌等现代包装技术,对产品起到较强的保护作用(图1)。在河南本土包装设计中,要以突出文化情感为设计核心,加强对非遗和本土文化元素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并进行适合产品本身特点的创新,才能达到不断提升本土包装的形象、宣扬其产品的效果。

图1 运用现代技术的本土包装设计实践案例

(二)加强非遗元素与本土包装设计工艺的融合

包装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设计师需要重新对设计方向和内容进行定位,并审视非遗元素与包装工艺的融合问题,不断寻找非遗元素与本土包装设计融合的切入点。这就要求设计师站在对本土包装设计全面把握的角度,使包装具有良好的视觉美感,同时蕴含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本地材料、风俗文化等要素都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材料,在进行本土包装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对包装材质、工艺较为熟悉,要对本地材料的特性、工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本土材料进行优化使用,以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呈现材料本身的艺术美,在对包装文化内涵进行提升的同时起到升级消费观念的作用。虽然包装是产品销售的辅助手段,但也是对产品内涵的一种表达。例如,在对河南非遗鲁山花瓷进行包装设计时,对瓷器元素进行提取,通过重新编排进行设计,材料选用本地材料,整体设计美观大方(图2)。因此,在进行包装材料和工艺的选择时,可考虑地域性的材料,汲取非遗文化元素,延伸非遗元素的造型和色彩,通过对文字、颜色、图案等的组合,突出河南本地的风土人情,给人以视觉享受。

图2 非遗元素与本土工艺结合实践案例

(三)在本土包装设计中融入情感化非遗元素

在进行本土包装设计时,可以融入非遗文化,结合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重新构造新的插画形式。对其进行情感化设计,采用手绘、剪影、真实情境拍摄的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再现,并用现代表现手法与本土产品结合的表现形式进行本土包装装潢设计。例如,在非遗研培项目中带领学生对潢川空心贡面包装进行设计,利用现代手绘方式对做面情境进行再现,使消费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图3)。 整合文字与图形,进行合理的编排,结合产品的特点及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对包装进行整体设计。这既能凸显本地区的风土人情,又能使消费者对河南地域风土人情产生情感共鸣,从功能到人文,是现代社会对于“共情”的需求。将情感化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河南地域包装设计中,能够增强人们对河南非遗文化的认同感。

图3 情感化本土包装设计实践案例

四、结语

设计的创新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是对历史文化形式的再创造,是重新选择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本土包装需要对本土文化形式进行再创造,本土化包装设计作为展现产品内涵的一种形式,不仅是获得消费者认可的重要手段,而且在表现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方面是一种好的设计策略。本土化包装设计的目的在于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之一,将本土化与现代化结合,通过本土包装设计向世界传递本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之间的每次交流都会给本民族文化带来质的变革。与其对本土文化进行探索,不如与世界设计接轨,碰撞出属于本地域的风格,这才是本土包装设计的精髓。

猜你喜欢

河南文化遗产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设计师访谈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创意设计师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