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徐凤来 鑫鑫如盛

2021-07-31中国煤炭学会供稿

当代矿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瓦斯煤炭工作者

中国煤炭学会 / 供稿

□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激发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科协发调字[2020]12号)以及《中国煤炭学会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遴选办法》,中国煤炭学会开展了2020年度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遴选工作。

本次遴选,煤炭企事业单位遴选推荐了70位候选人,中国煤炭学会组织遴选委员会,经遴选程序与公示,遴选出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30位,同时追授因公去世的学者1位,予以宣传表彰。

31位受表彰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勇于创新、攻关克难,甘于奉献、志存高远的时代精神,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希望受表彰者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建功立业;希望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煤炭行业发展蓝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贡献。

徐鑫受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邀请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八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

徐鑫,女,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科研技术岗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安全、洁净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安监总局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出版4部,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工程院、英国大使馆、美国环保协会等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或国际机构委托的40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曾受到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等机构邀请,在能源和瓦斯治理领域国际会议做专题发言。

担任2007年“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理工大学场馆赛会志愿者主管的经历,让“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她心中。2010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之后,怀着要把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所长用于服务煤炭行业的小小志向,徐鑫来到了信息研究院工作。到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她与矿工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各个岗位,她都一一走遍,并虚心认真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工作流程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还多次下井到地下六百多米深的煤矿工作面,拿到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矿工身上学到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让她更加坚定了为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和几百万煤矿工人的安全健康贡献自己青春和力量的理想信念。

徐鑫(左)和同事在实验室

徐鑫在山西阳泉兴边富民桑掌乏风氧化电厂调研

回到工作岗位上,她就扑到了科研工作的第一线,这一干就是十余年。结合信息研究院的业务方向和优势力量,她组织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的申报材料,为信息研究院开辟了基础研究类项目的申报通道,也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基础研究类的项目申请除了要求已有研究基础,还需要有相关成果。 最初没有合适的实验场地,平时还要上班,她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抓住别人休息的空档,回到学校去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周六的晚上,一家人都去鸟巢看一场难得的演出,但是她的实验周期到了,必须及时处理,当时的她还怀着身孕,一个人坐着公交车晃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实验室,结果那天晚上的实验不是很顺利,一直到后半夜才处理完回到家。经过徐鑫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失败再改进的过程,信息研究院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获得了零的突破。之后她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又承担了多个财政部、科技部资助的基础研究类项目,组织筹建了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实验室,秉承“科技兴安”“以利用促抽采,以抽采保安全”的先进理念,搭建了煤矿瓦斯防治与利用科技支撑平台,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煤炭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目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煤炭开采过程中必然伴随产生大量的煤矿瓦斯,瓦斯灾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煤矿安全“第一杀手”。不仅如此,甲烷还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和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28倍的温室气体,但受到现有煤炭开采和瓦斯利用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的通风瓦斯未被利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每年的排放量接近200亿立方米。针对国内外乏风瓦斯治理和利用领域共同面临的这一巨大难题,徐鑫经过多种技术方案的反复比选,确定了催化氧化燃烧利用瓦斯这一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利用通风瓦斯的技术之一。为了研发高效的通风瓦斯利用催化剂,她不断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山西、内蒙、宁夏、陕西很多煤矿企业都留下了她和同事们的身影;她查阅了几百篇英文文献,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催化剂,实验室抽屉里积攒了一包又一包的催化剂合成样品。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运用交叉学科思维,创造性地将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良好应用效果的催化剂材料迁移到煤矿瓦斯治理和通风瓦斯利用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经过实验配方的不断改良,目前已经研发得到了一系列低温高效的通风瓦斯催化氧化燃烧催化剂,并进行基于工业应用的通风瓦斯催化氧化装置研发。

通过多年来持续追踪国际前沿技术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积累,她发现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进行自主开发,只有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才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她深深体会到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日常的长跑锻炼让她能够时刻保持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奋斗精神,她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一如既往,乘风破浪!

徐鑫(左一)陪同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左二)接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知识国际中心总裁墨镍一行

猜你喜欢

瓦斯煤炭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煤炭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