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28王志宏秦兴兰

中国德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王志宏?秦兴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执行项目的教学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思考、选择并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体验、实践、展示等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将劳动任务设置成需要策划和实施的项目,指导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称之为“项目式劳动教育”。项目式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劳动项目中参与体验和实践,还能让学生学习策划、分工、找窍门、提效率,以增强劳动任务的挑战性,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以劳促创的价值。

成都市五丁小学以体验教育为办学特色,基于“以境动之、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情感之、以理服之、以行践之”的教学原则,在推进劳动教育校本化落地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引领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学校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劳动教育的分类,构建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见图1):在课程目标上,立足劳动素养;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情境创设和小组合作;在课程评价上,坚持多元化评价方式。

一、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结合国家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劳动教育课程分为三类:常规劳动课程、生产劳动课程、特色劳动课程。

(一)常规劳动课程

常规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和校内外服务劳动,着重引导学生在照顾好自己的基础上,体会劳动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道理,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如低段厨艺劳动中设计的“能根据菜肴名称选配蔬菜,学会摘菜、洗菜”等项目;校内外服务性劳动如“童心义卖”爱心公益劳动等,通过抓住“发现服务对象的需求”这一关键环节,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爱心的责任意识和公益意识。

(二)生产劳动课程

生产劳动课程重点让学生体会到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道理,树立质量意识,培养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小巧手·缝纫课程”以手工缝纫、服装设计为主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缝纫技能,学会初步的服装设计;“小工匠·木工课程”以创意家居制作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基本工具的使用技能,体悟劳动者的工匠精神。

(三)特色劳动课程

特色劳动课程主要分为节日劳动、主题劳动和学科融合劳动三大类。节日劳动注重挖掘节日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设计,如“五一”劳动项目挑战赛;主题劳动主要是结合学校“交子文化”特色,开展财商教育,如举行“劳动手工作品”拍卖会,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科融合劳动是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各种劳动教育特色活动,如美术学科和数学学科合作开发的跨学科课程“如何让教室靓起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影响美观的地方,围绕净化、绿化、美化理念,通过实地丈量提出解决方案,经过小组讨论选择适合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改进优化,最后全班交流分享。

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课程的实施,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在资源整合方面,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特色功能室设置,开发了“三创”劳动课,即创新生活营、创意木工坊、创客工作室。创新生活营以“我的校服我做主”为主题,侧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缝纫技能,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能根据学校文化元素,设计一款个性十足的校服。创意木工坊以创意家居制作为主题,侧重让学生使用工具制作居家生活常用的摆件、相片夹等居家用品。创客工作室侧重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诸如设计制作一款智能垃圾桶等任务,在培养学生綜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平台搭建方面,一是校园服务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种植等劳动,如每期“开心农场”种植、每周“扫一屋,净心灵”活动,在美化校园的同时增强学生服务意识。二是社会实践、志愿者公益劳动,如学校在学雷锋日开展“文明春风靓蓉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开展“体验缤纷职业,遇见精彩未来”实践活动,国庆节开展“童眼观艺,匠心筑梦”寻找身边匠人视频征集等,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学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二、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基于劳动素养的培养,聚焦劳动教育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学校建立了包括导学、实践、改进、展示、评价五个步骤在内的项目式劳动课程教学架构,按照项目式学习所覆盖的劳动核心知识概念的范围大小以及对学科课程的影响度,探索出微项目式劳动、学科项目式劳动、跨学科项目式劳动三种实施路径。

(一)微项目式劳动

微项目劳动指将劳动教育的内容项目化,它具有学习内容聚焦、学习时间跨度小、便于师生操作、适合劳动常态课堂的特征。在常规劳动课程和生产劳动课程中,教师通过微项目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的15~20分钟时长的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用类似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某个内容或主题进行探索。

(二)学科项目式劳动

学科项目式劳动是指以日常劳动的关键概念或能力为基准设计的综合性劳动实践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进行综合性的探索,以培养想象力、创造性、合作与沟通能力等。如家务劳动“学做家常菜”,学校以“如何传承我家的当家菜”为目标驱动开展劳动实践。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向家人调研了解自己家里的当家菜是什么,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有哪些,并向家人学习烹饪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家人品尝并进行改进,再通过开学典礼上的厨艺比拼、汇报交流进行成果分享。

(三)跨学科项目式劳动

跨学科项目式劳动是以不同学科的关键概念或能力为基准,指向实际生活的真实问题。以我校社会公益劳动“地摊经济体验”为例,2020年因疫情原因,国家鼓励“地摊经济”,在此背景下,学校开展了“地摊经济体验”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项目以如何让盈利最大化为目标驱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概率等知识,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形成项目策划书,然后进行实际摆摊体验,核算盈利和成本,及时调整进货品种和数量,期间还经历暴雨天气、商品滞销、城管驱离等突发情况。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深度学习、综合分析、判断和选择等高阶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三、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在项目式劳动课程的评价上,学校以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在定性与定量、形成性和终结性、自我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遵循评价实施一体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量化易操作四个原则。

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交子劳动存折”是学校在金牛区劳动护照评价框架指导下,结合交子特色文化而设计的校本评价模式。该模式主要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

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中,学校还结合各种表彰活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鼓励性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如“扮靓一平米”小组交流收获、“劳动周”家长评语、“劳动小能手”表彰等等。

四、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保障

(一)建立项目组

学校通过内挖潜力、外寻资源的方式,按照自愿原则在全校教师队伍中选拔了一批有朝气、有经验的教师组成了劳动教育项目组,组长由教师担任;同时还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劳动教育项目组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规划,制定出项目组工作方案,提交《项目申报书》,每学年末由学校聘请的专家评审组根据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等级给予奖励。

(二)加强师资培训

项目式学习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要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系统思维。为了提高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实施水平,学校一方面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以便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同时学校积极利用班主任、学科教师、项目组培训时间,进行项目式学习专题培训,以案说“法”,促进教师反思改进,唤醒教师内在潜能。

(三)完善课程开发

学校在劳动课程的开发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各个学科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关注学生劳动品质、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探究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以“鲁班三通锁”课程实施为例,通常包括主题聚焦、设计方案、实践上课、评课改进、反思交流五个步骤。首先由项目组成员展开头脑风暴,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围绕劳动工具的使用、工匠精神的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目标进行主题聚焦,再由授课教师撰写教案、上课,项目组听评课帮助打磨完善,最后进行集体反思与回顾,为课程后续开发提供宝贵经验。

学校自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以来,育人成效明显。首先,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据统计,在劳动教育中掌握了本年段劳动技能的学生占86%,主动参与劳动的学生占90%,劳动效果较好的学生占88%。其次,劳动教育有力促进了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养成。学校围绕项目式劳动教育设置的诸多活动平台,既展示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又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劳动价值观。最后,学校劳动教育的特色進一步彰显。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劳动教育为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金牛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学校将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拓宽劳动教育实践的途径,让新时代劳动教育有效落地生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王志宏,四川省成都市五丁小学校副校长,一级教师;秦兴兰,四川省成都市五丁小学校德育主任,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