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游戏教学实践探究

2021-07-27叶练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叶练冲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每门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落实的重要任务。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可对应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策略。比如可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游戏的特点,利用数学游戏的探究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利用数学游戏的合作性激励学生社会参与,利用数学游戏的体验性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核心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经济与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为社会带来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为个人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对个人终身发展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如何在自身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终身发展能力。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游戏的课堂价值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确立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责任担当、社会参与这三大方面,同时指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数学课程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实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众多类型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此,笔者结合数学游戏的特点,对应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数学游戏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

其一,数学游戏具有探究性,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游戏,能够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不断深入思考,探究其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规律,从而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其二,数学游戏具有合作性,通过合理的分组开展团队性的游戏或将游戏融入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树立合作意识、提升沟通能力,从而形成社会参与能力。其三,数学游戏具有体验性,可通过在游戏体验过程中设置多元评价或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文化节等措施,增加数学教学文化底蕴,从而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游戏的课堂实践

笔者在自身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合数学游戏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探索了以数学游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系列课堂实践策略。通过设计合理游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组织开展团体性游戏或社会实践类游戏,激励学生参与,并通过开展数学文化节、设置多元评价标准等举措,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一)利用数学游戏的探究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探究性是数学游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游戏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意义重大。笔者主张创设探究性数学游戏,引导学生从游戏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数学方法及规律展开深入合理探究与思考,从而培育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及理性思维等自主发展能力。

例如,笔者围绕游戏的探究性,创设了“巧摆火柴棒”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利用火柴棒摆出不同的数字、图形以及有趣的物体形状,还积极探究火柴棒的数量、摆放形态与摆放效果之间的关系,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游戏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并在亲身实践中,剖析与总结游戏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在数学游戏的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推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二)利用数学游戏的合作性,激励学生社会参与

合作性是数学游戏的重要特征,学生在参与数学游戏时获得情感体验及生活体验,明确团队的协作模式、运行准则等,逐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及实践创新能力。笔者创设团队游戏及实践类游戏,挖掘数学游戏中所蕴含的合作价值及实践意义,发展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大核心素养,为社会参与奠定基础、明确方向。

其一,以合作游戏培养责任担当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是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中的重要表现,也是团体数学游戏着重培养的学科素养,包括团队意识、友爱精神、规则意识等。在团队游戏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中得到培养,成员间互相学习探讨,共同商议解决游戏问题的策略,发展了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同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综合性评价,逐渐培养了规则意识。例如,在搭建框架数学游戏中,学生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及学科知识应用力,利用吸管、筷子、铁丝等进行分组搭建,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形态各异、创意十足的框架作品。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进一步明确了团队合作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有力触发了社会性责任担当行为。

其二,以社会实践游戏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实践创新是指学生在问题解决、迎接挑战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技术应用水平等要点。数学社会实践类游戏以自主实践、合力解决问题为导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挥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应用学科技术水平,敢于挑战并解决游戏问题。例如,在数学游戏“有问必答”中,笔者引导学生以解决数学问题为目标,搜集和编辑数学趣味题,发送给其他学生请求答复,同时准备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在游戏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数学游戏的体验性,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体验数学游戏的过程,也是夯实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文化基础的过程。笔者在数学游戏创设中,主张利用数学游戏的体验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文化节及多元评价等,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全面理性的科学意识。

其一,以数学文化节夯实人文底蕴。数学游戏中的人文情怀是指学生关切游戏中存在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而形成自我的人文认知,夯实学科人文素养以及自身的人文底蕴。教师可开展数学文化节等具有文化内涵的节日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文化的洗礼。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生游学游戏专题展示”活动,在展示环节为学生介绍了七巧板等数学运算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了解七巧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在实践操作环节,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七巧板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及学科文化素养,掌握利用七巧板解决数学问题的相关法则。

其二,以多元评价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文化基础中的要点,主要体现在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方面。数学游戏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参与数学游戏中的总结评价,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化数学视角,敢于质疑与反思游戏中的不足。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下的科学精神,笔者创设了多元评价维度,主张从知识水平、方法应用、实践创新、科学探究、反思质疑五个维度,对数学游戏进行全面合理化评价。同时,在评价方式及对象方面也主张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总评的方式,对游戏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之后的游戏提出指导性建议。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多元评价中,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数学评价思维,有助于科学精神的生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拓宽了原来的数学教学目标定位,丰富了数学课堂的育人内涵,在课堂教学的开展中,数学游戏因其探究性、合作性和体验性等较突出的优势特点,能灵活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维度的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师,笔者将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深化、丰富数学教学的育人内涵。

参考文献:

[1]陶敬.数学游戏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J].文理导航,2020(18).

[2]潘建华.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

[3]許广碧.基于核心素养,“玩”出数学味道——“玩好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14).

[4]陆清华.游戏化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数学教学通讯,2019(31).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