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笔记:承载语文学习的记录仪

2021-07-27张旭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年段笔记优化

张旭

[摘 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聚焦“学习笔记”,探索小学高年段语文学习的更多有效策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传统笔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致力于重点突出化、内容丰富化、思维结构化,让语文学习过程清晰可见,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笔记;语文学习;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0-0056-02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速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结合高年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我开始思考运用“学习笔记”的方式来为他们的语文学习助力。

一、小学学习笔记的现状分析

我进行了调查(见图表),目前学校部分师生对笔记的关注度不高,笔记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单一。教师仅对记录学习笔记进行了简单提醒,不进行细致地指导。学生记录内容比较单一。

2.记录无序。学生仅对教师强调的内容进行记录,并无整体意识,笔记内容没有顺序,不成体系。

3.利用效果不高。教师不强调记录学习笔记,学生也不清楚学习笔记的意义,课后也不会回过头去翻阅复习。学习笔记的利用价值被大大降低,学生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笔记优化实践之路

我结合高年段的语文教材展开实践,对做笔记的方法进行优化,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化、内容丰富化、思维结构化。

(一)重点突出化

1.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精髓。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课堂重点,带领学生完成重点学习内容的记录。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我围绕“维也纳如何被称为‘音乐之都”这个主问题,带领学生到文中获取答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侧重记录中心句。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的印象,学习目标在笔记上也得以展现。

优化后的笔记要根据单篇课文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等,选择相适应的重点内容进行记录。所有的内容都需要与课堂教学进度相融合。教师需要事先对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过滤”,对每一课的笔记重点都进行规划整合。

2.简化文字,引导学生记录关键词句。

记录关键词句不仅要抓重点词句,更要抓有效词句。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引领学生关注文中“样样都有”“一切自由”两个关键词。学生明确了它们一个指向祖父园子里植物种类丰富,一个表明人和物在祖父园子里都十分自在;一个指景,一个指情。由此,学生就产生了一连串合理的想象,体会到了祖父的园子是充满生机的园子,是作者萧红童年无拘无束的乐园,也是她的精神家园。

3.每课一拓,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每课一拓”就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笔记的关注度,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延展,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4.侧重读写,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在课后拓展训练中,我侧重关注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的培养。在设计笔记拓展训练时,也有意识地向阅读写作能力培养方面靠近。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中,在拓展部分可设计想象写话(荒山变绿后的美好场景)的内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可设计阅读《史记》故事,写读书笔记的环节……这些都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力。

(二)内容丰富化

1.发散思维:文本为根再生长。

学习笔记的设计不能仅局限在“框架式”的模板中,还可以课文为起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江保卫战》一课学完后,我要求学生回去搜集关于子弟兵为了挽救人民生命财产而发生的感人事迹。学生们个个热血沸腾,积极应对。第二天的笔记反馈内容非常丰富,我与学生一起阅读了一個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感慨颇深。

2.多样形式:个性张扬激兴趣。

使用学习笔记还要让学生享受使用的过程,并使其对学习笔记产生接连不断的兴趣。

(1)表现多样:“花样”笔记惹人爱。

不同色彩:小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度要远比文字来得高。色彩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避免单一色所引起的枯燥乏味感。我也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色彩来使笔记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生动。

变幻符号:同理色彩,我们可以使用变换的符号来表达更多的意思。这些符号是作为记录者的学生自主制定的,有着他们的个人风格。

图文并茂:学生还可以配上插图(手绘、贴图)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与理解。

(2)评价多样:多元评价促发展。

对学生的笔记进行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整合所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图文对话:在对学生的笔记进行反馈时,可以用图文对话形式进行评价。小到一个汉字,大到一篇文章,都可以采用。

班级展示:定期将精彩的笔记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在学生之间传阅;同时,上传至班级群,邀请家长们共同欣赏。

班级互评: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会组织学生进行笔记互评,全班学生互相学习,给自己欣赏的学习笔记投票,选出“最美笔记”,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三)思维结构化

经过一学年对学习笔记的实践探索,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1.形成了系统的知识框架。

学生在记录笔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课文知识点有了主观的判断,并能够有意识地在课后进行科学、系统地整理。

2.形成了科学的学习策略。

课堂上的笔记内容体现了一定的学习策略,课外,学生也会针对一个知识点如何整理得更有效进行思考探究,学生自觉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

3.获得有效的复习资源。

从基础知识到写作方法,从课内重点到课外延伸,学习笔记皆有涉及,且与学生的个人学习风格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复习资料。

学习笔记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相信经过更多的优化,在激发兴趣与注重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语文学习的良好体验和学习能力的真正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年段笔记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