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互联网+”融合实践探究

2021-07-27郑方清

南北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互联网+互联网

郑方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和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始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面临着革新,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互联网+”教育的融合模式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给小学语文教育也带来了全新的启示。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已是必然,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如何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互联网+”的融合实践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联网+”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65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和互联网的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已经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小学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在创新教学的洪流中,小学语文同样需要尝试“互联网+”教育的融合模式,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新型教学实践。“互联网+”教学能够助力核心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也能够推动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弊端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三观形成与人格培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受到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还比较稚嫩的限制,小学语文的知识点通常比较基础简单,涉及面也较窄。这一特征导致教师在教學实践中常常过于依赖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很少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很少给学生普及教材之外的知识,学生仅仅得到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锻炼,在想象力和思考力上却有所欠缺。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但是这一现状却适得其反。书本上的内容始终是有限的,如果一味依赖教材,学生能够收获的知识和被锻炼的能力也会是有限的,匮乏无趣的知识会让正处于活泼好动年纪的孩子感到乏味枯燥,也会让教师后续的教学实践很难开展。在这一现状下,“互联网+”与教学的融合显得更加有意义。

二、“互联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互联网在小学课堂中的融入具有里程碑性质。网络的融入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与发展,它代表着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不管是从课堂主体的换位、师生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构建和人才的培养方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助力和推动作用,让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更是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互联网可以有效改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教学实践提供另一种可能,依托于互联网,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再拘泥于线下,线上课程的出现也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育融合成为良好的师生互动学习展示平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为出发点,创建除教材之外的另一种高效快捷的学习渠道,为课堂增加趣味性,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同时实现课程与观念的更迭。

三、“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实践融合优势分析

(一)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的参与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拘泥于单一教材教学的现状,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产生的数据库能够打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仅仅通过网络,师生就可以获得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由点及面地实现知识覆盖。网络上海量的教学信息只需通过几秒时间的搜索便可得到,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轻松实现教材知识的发散,让课堂通过课外知识的展示提升趣味性,使学生建立与教材知识的有效连接,在不断丰富教学知识的同时也会打破学生刻板的思维模式,明白知识之间的连接性,学会对任何知识都保持多样化的看法和思考。同时大量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眼界更宽、更广。除此之外,互联网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形成互联网思维,遇见任何认知障碍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搜索到想要的相关信息。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强的年纪,能够很快掌握现代信息搜索技术,在搜索信息的同时也会形成对信息的处理和筛选能力,在互联网庞大的知识数据库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或是自己想要的信息。例如,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仅依靠教材上的课文很难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但是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圆明园”相关词条,学生可以在圆明园的词条介绍、复原图和一系列相关信息中了解到圆明园在建筑史、中国历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等更加精细的数据,并且能够透过圆明园毁灭事件去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沉重历史意义。

(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学过程失活,课程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会阻碍正常教学实践的进行,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互联网给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互联网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多重感官的刺激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课堂中也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文字讲述的知识是有限的,也较为枯燥,但是如果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与课本上的知识实现多样化的契合,则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网络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学习节奏,在趣味化和多样化的语文课堂中亲身感知到语言文字及其背后的文化魅力和深层含义,迅速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

互联网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探寻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自主探究、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学会把自己的思考转化成为行动。

四、“互联网+”教育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

教师是整个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推动者,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仍然较为薄弱,因此教师才是整个“互联网+”教学融合的第一环。教师本身也易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和限制,因此教师要审视自身,从自身出发实现互联网和教学的第一步融合。为了让互联网更好地走进课堂,教师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一味依靠教材的传统思想,明确互联网对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推动意义和对培养学生的积极作用,积极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和掌握互联网在课堂中的相关运用技巧,为互联网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创造更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积极拓展课前、课后学习

小学一堂课的时间通常都只有几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在更长的时间下实现完全集中。因为课堂的教学时间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教师更要重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时间,并且将这两个时间段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目的出发与互联网相融合。例如,可以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下节课即将学习的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筛选信息并进行汇总,在了解的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思考。课后可以通过布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答案,探知和获得答案的过程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转变课堂主体

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这一单向的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降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的思维变窄,形成死板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要想让互联网与课堂更加贴合,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课堂主体,明确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在学生迷茫时加以指点,帮助学生一直在正向的道路上探寻。这为互联网进课堂提供了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让学生能够充分适应互联网给课堂带来的变化,同时能够让“互联网+”融合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良好的节奏发展下去。

(四)创新交流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完全,处在对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不断发展的时期,非常在意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在很多学校,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较多,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人,对学生的了解也受限。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维动向,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都必须做到的事情。利用互联网,教师可以不再局限于通过谈话和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课堂獲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在课后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与学生、学生的家长建立起有效的长期连接。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习需求,对心理存在负面情绪的学生予以及时的关注和疏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五)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情境教育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可以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利用互联网,教师可以更加轻松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寓情于景,寓学于景,在引入教学情境的同时让学生展开对课堂内容的更多思考,让课堂和学习环境更加具有活力。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前准备好西沙群岛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与西沙群岛之间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熟悉得就像自己生活过的地方。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的深刻感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五、“互联网+”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探究

(一)新课改核心素养学习模式的构建

新课改的提出和落实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有了新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互联网技术的参与必不可少。语文是一门充满包容性的学科,在学习中可以创造无数种可能。语文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听说读写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去感知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有温度、有情感地去了解和看待这个世界,而这也是语文的人文性所在。被动的教学始终是有限的,学生只有主动自发地去学习,才能触碰到教学的核心。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具备较强感官刺激的互联网教学工具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完成与课本知识的情感连接。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启蒙必不可少的培养方向,学生的人格形成、思维模式、行事方法都与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互联网是重要的教学互动平台,互联网的存在能够有效实现核心素养学习与培养模式的构建。

(二)“双减”政策下以学生为本教学模式的构建

“双减”政策的提出和号召,为教师新一轮的教学设计与作业布置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保持课堂活性,又如何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这都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面对的。互联网则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在线解答、线上教学、远程互动等方式,为教师的辅导答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让学生的知识矫正和记忆训练有了更多的机会。利用互联网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批改完成学生作业,同时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知识上的漏洞,及时进行修补,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互联网给课堂带来的趣味性,知识的可视化在减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走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主体,这也是互联网在“双减”政策下能够完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构建中发挥的推动作用。

(三)精准教学模式构建

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近年来课程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微课、网课、录课等形式已经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手段。移动学习终端让教学研究变得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和精确化,也有利于小学语文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托于互联网,可以跨越地区、跨越时间,让教学资源实现全国共享,有效缓解教育不发达地区资源匮乏的情况,以发达地区的教育带动落后地区,让教育资源的天平不再过度倾斜。互联网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对学习语文的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反馈与总结,让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评价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调整与修改,以使语文的教学既能更加贴合学生,也能更加贴合教学实际本身,在整合教学资源和各环节教学要素的同时使教学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求。以“精准学情”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搭建真正的“精准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推动教学在实践中的改革与创新,并且根据互联网实时反馈的教学数据不断研究细化,帮助小学语文的教育更上一层。“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同样为学生带来助益,让学生能够实现深度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以“智慧课堂”的模式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结束语

“互联网+”融合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实践,互联网为小学语文提供了线上教学、网络答疑等学习展示平台,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模式的革新与发展。但互联网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教学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网络信息的杂乱都是需要教师注意和有意识地去规避的。“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正面临着无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同时能够沉着冷静,在思考的同时抓住机会,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以此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云慧,SONG,Yunhui,等.“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09):23.

[2]李海真.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国际教育论坛,2021,3(1):32-33.

[3]李莹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1(4):1.

[4]黄文慧.小学语文教学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7):35.

[5]邓玉梅.“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用与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7(10):244-246.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互联网+互联网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