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2021-07-27艾批孜汗·阿布都卡地尔

南北桥 2021年19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功培养

艾批孜汗·阿布都卡地尔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而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更是现在世界上被最多人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因此学好汉语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下,我国应该提升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规律,依据本专业的特点适应社会的需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养成变为现实。但是,正是因为該学科具备这样或者那样的特征,所以,实际的教育教学大多侧重于理论而非实践。在这样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功,由此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学校和教师想要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定要立足于课程配置的实际,对教学方法和管理加以重视。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论证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本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07

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证明,文科专业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不可能走一条纯学术研究的道路,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方向已经达成了共识。随着汉语言人才的不断壮大,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公共教育。然而学校和社会对它的关注度并不够。所以,大多数主修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但由于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限,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了他们的学习质量会下降,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出一个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汉语专业的学生就能够对他们的专业有信心,进而持续地去热爱他们的专业,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以汉语言语言学、汉文学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组成,该专业的学生能在企业和大专院校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权威机构进行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管理和语言在语言学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比较稳定。该专业毕业生一般写作较好,思维活跃,能胜任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工作。比较专业的方向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如报社、杂志社、新闻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宣传部等岗位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总体形势良好。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并且对文学和写作比较感兴趣,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实际出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就业率和丰富的就业收益,足以使这部分就业者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和民族精神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自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初设立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它逐渐完善和飞速发展。而正因为这种影响的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会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学生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文社会科学所蕴含的对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它是人文认知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和态度。在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方面是学生对优秀人文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身再创造精神的培养。人文发展是指:教育对象在工作态度、责任心、与人沟通等方面,形成和提高理解、包容、合作、同情、公正等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学类课程是本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中外文学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

写作能力培养是本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方向的重点,写作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一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两大类,并延伸到广告文案写作、新闻稿件写作和文学批评写作等不同领域。另一方面,学时的比例相对较高。基础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通常分别占51学时,其他延伸写作课程至少占34学时。把这些都加起来,整体比例就高了。由此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言文学课程包括文学课程和语言课程。语言课程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重点,开设了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古汉语、现代汉语、一般逻辑等课程。同时,这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前两类课程的教学,特别注重实践。通过对普通话培训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掌握了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在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通过率特别高。其他语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准确使用语言和流畅表达思想。因此,该专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条件,成为该专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四)教师职业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

在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女生的比例普遍高于男生,这一现象使得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有了新的思考方向。女生细腻、耐心等特点使得她们符合教师的职业需求,也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开设了很多与语文教学技能,以及教育学内容相关的课程,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更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活力。

二、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战略是指在进行某种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一定的可行性。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可以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在高校发展战略中,首先要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中存在的一些棘手问题,并在培养过程中,考虑到自身专业职业培训的要求。最后,再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和策略。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其他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如人才的个性特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汉语言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学生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这个专业可以为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实现他们的快速上岗

在快节奏的社会现实面前,对于刚刚就业的毕业生来讲,希望能够马上在用人单位上岗,解決找工作的问题。为了降低用人成本,新人一般都没有适应期,即使有,也往往很短暂。因而,作为一个新人,要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使自己尽快进入状态,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二)以基础写作能力提升为基础,区域覆盖较为全面

第一,加强“三笔”练习。“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能力之一。在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基本技能的学习。这应该体现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并设置一定的评估水平测试。

第二,坚持跨学科写作。除文学创作领域外,进一步扩大写作范围,如广播媒体新闻文章、社会经济领域、司法领域、政府文件等。坚持相关领域的其他写作方向,例如,文本编辑、编辑、排版、速记、归档与利用、信息处理等。熟悉网络环境下写作的新变化,并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的写作载体,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写作形式的新变化。作为文科生,他们需要在日常的写作学习中适应这种新形式。

(三)立足特定就业方向,培养具体技能

培养教师是汉语言文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应学校的这个专业应该有明确的定位,针对具体定位,从反映目标定位的具体能力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训练。例如,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案例的分析,班主任工作的日常管理能力,以及普通学科教师需要具备的钢琴、象棋、书画等能力。

三、专业技能培养途径

(一)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更是人才的培养战略,它是新时代提出的一种发展策略,是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其根本是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实践观逐渐演变出来的一种发展策略,符合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战略的统一指导思想。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经济政治的发展。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基本理论,满足了社会性的需要,符合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发展素质和道德素养就变成了重中之重。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不同需求,不断地加深和发展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其走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学生在其人生路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拓展实践课堂

第一,大力发展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理论的背景下,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技能的训练。走出课堂去了解中小企业需求,联系基层社区、居委会、公益社会组织等,提供专业范围内的服务,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丰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培养进行重点培训。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这一环节,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三笔”实践、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实践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学生应有效提高的相关技能。所以,这个环节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好。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的作用。社团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着不言而喻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学生专业社团的出现,使得学生们技能的培养更具专业特色。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文学社、朗诵社、汉学社、创作社等学生社团,无疑对他们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部分教师获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因为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而成为了高等学校较低水平的教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进一步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走出去”,根据学生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结合现有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提高专业能力,同时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引进来”分析专业发展过程中紧缺人才的需求,大胆引进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大胆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四)深入管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文学基础。他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有很强的自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被管理和规划。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有不同的学生和教师。学生可以进一步分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总之,对整个汉语言专业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一些学习时间内,对思想和行动上不是很积极的学生,做好思想咨询和教育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缓解其学习的压力,让他们了解汉语言文学,并热爱这一专业。因此,深度管理对汉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完善能力评价体系

第一,评估内容的全面性。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对其专业能力的评价,如,写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情商培养等非专业能力的评价。结合大量文学名著的阅读,通过对人物喜怒哀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当代社会背景的了解,再加上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学习社会的规范,最终完成自身的社会化发展。

第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评价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该专业的考核应避免片面追求标准答案,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学生评价的主体也应由原来单一的教师为主,转变为学校、单位、教师和学生的多元主体,强调不同过程的评估。考虑到学生技能的培养,应减少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所占的比重,而增加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如学生的课后作业、论文、其他专业比赛或他人评价,以及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评价。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更有魅力。作为我们的基础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和宣传汉语的作用,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汉语的教学。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应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中国语文高等教育走出当前的困境,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义平.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现状及发展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213-214.

[2]石杨.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220.

[3]吕旸.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转型的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19):263+265.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功培养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