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2021-07-27廖睿捷

南北桥 2021年19期
关键词:花木兰目的论

廖睿捷

【摘    要】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翻译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影有其特定的观众,电影字幕的翻译也有其固有的特点和标准。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如何将外国电影字幕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而生动地传达给中国观众,是字幕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目的论的基本原则,然后以迪士尼动漫《花木兰》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了目的论在字幕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  电影字幕翻译  《花木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05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字幕的翻译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高质量的字幕翻译对于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常需要灵活运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标准,第二部分介绍了目的论的主要原则,第三部分探讨了目的论在《花木兰》字幕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和标准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

电影字幕翻译有瞬时性、时空受限性、跨文化交际性、通俗性、口语化等特点。

1.瞬时性。电影与文本的显著区别在于文本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读者可以反复阅读;而电影的字幕是即时的,要求字幕翻译必须清晰准确,使观众能够快速了解角色想表达的情感和意思。

2.时空受限性。一方面,电影字幕的出现和消失必须符合角色说话或行动的开始和结束,即时间受限。另一方面,字幕只占电影屏幕很小的空间,即空间受限。要求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传达出电影角色的情感和意思,因此,字幕翻译应当是简洁明了的。

3.跨文化交际性。电影和语言都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国家的电影通常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语言也代表着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如何采取两种文化都能接受的翻译方式是译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4.通俗性与口语化。电影是贴近日常生活的一门艺术,为大众所欣赏,因此表达也贴近日常生活。电影字幕的翻译必须符合观众的受教育水平,要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以平实易懂的语言使其容易被观众所欣赏。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

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电影字幕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由其自身的特点和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所决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翻译要简明易懂。字幕的翻译要简明易懂。译者必须在情节、语气和背景的语境中,以简明的表达和简单的句式,将源句的确切含义呈现给观众。

2.恰当使用翻译策略。由于电影字幕的时空受限性,译者应适当采取集中、释义和删减策略。难以被观众理解且无法通过电影场景补充的信息可以省略;涉及文化障碍的信息可以转述;若電影的场景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背景信息,也可以考虑进行简化。

3.在跨文化交际中处理文化信息。翻译就是将文化信息从一种语言传递到另一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如价值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文化信息对于另一个国家的观众来说,有时会不太熟悉,如何处理好电影的文化信息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4.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在字幕翻译中,传递信息是翻译最重要的目的,但这并不等同于逐字翻译。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电影字幕的翻译既要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要体现原文的艺术风格。

二、翻译目的论的主要原则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主要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连贯原则优先于忠实原则,两者都服从于目的原则。

(一)目的原则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目的论,所有翻译活动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通常来说,“目的”指的是翻译的交际目的,即“翻译对译入语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读者的交际功能”。译者在翻译时应明确自己的具体目的,并决定采用直译、意译或折中的翻译方法。

(二)连贯原则

连贯规则是指翻译必须符合语篇内连贯的标准。翻译应该是连贯的、可接受的、对目标受众来说是可读的。它要求翻译工作者应该根据目标受众当前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为他们创造有意义的翻译。因此,受众才会觉得该翻译是可读的、可接受的,只有这样,文化和信息交流才能成功。

(三)忠实原则

在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中,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也会随着每次翻译活动的特定目的而变化。正因为如此,忠实原则才有别于以往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目的论的忠实原则要求译者忠实于原文作者,也允许译者根据目标受众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翻译选择。

三、目的论在《花木兰》字幕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于1998年制作的一部动画作品。它改编自中国古代的汉乐府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事迹。根据电影分级制度,《花木兰》的分级是G级,即GENERAL(大众级)的缩写,这意味着这部电影的观众是不分年龄、家庭背景和教育水平的。如果有太多神秘的信息,电影是很难令观众满意的,那么电影的票房将会大大减少。目的论在《花木兰》字幕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运用归化、习语、流行语和修辞等方面。

(一)目的原则的运用——归化与成语的运用

归化与成语的运用是《花木兰》字幕翻译中的一个亮点。归化使翻译更易被观众理解,成语使翻译更生动形象。

1.归化。归化就是对源语言进行本土化。这个是专注于目标语言或目标读者,以目标读者习惯的方式传达原文。

S:Your majesty.

T:启禀皇上。

S:Send your troops to protect my people.

T:派军队保护朕的子民。

S:A single grain of rice can tip the scale.

T:小兵也会立大功。

S: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

T:妇有四德指的是什么?

S:Citizens,I bring a proclamation from the imperial city.

T:乡亲们,我从京城带来皇上谕令。

S:I am ready to serve the emperor.

T:草民已准备为国效劳。

S:Anyone who acts otherwise will answer to me.

T:不从命者,决不宽待。

S:Treacherous snake!

T:最毒妇人心!

2.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短语或短句,大部分都是四字。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意义。

S:We are gonna turn this sows ear into a silk purse.

T:我要将这平凡的女孩蜕变成窈窕淑女。

S:Primped and polished til you glow with bride.

T:容光焕发才会人人爱。

S:I will die doing whats right.

T:我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S:To uphold the family honor.

T:替花家光宗耀祖。

S:This close to impressing the ancestors,getting the top shelf,an entourage.

T:就差这么一丁点,就能扬眉吐气,让老祖宗对我刮目相看。

S:Theyre very manly and tough.

T:她们可是不让须眉的。

S:Tis a woman.

T:她是个女流之辈。

(二)连贯原则的运用——流行语的运用

流行语的运用使电影更贴近社会的发展趋势,增强了电影的趣味性。恰当使用流行语可以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S:In case I forget something.

T:我怕会临时出糗。

S:Im doomed, and all cause Miss man decides to take her little drag show on the road.

T:我惨了,都是那个男人婆,干嘛要女扮男装惹祸?

S:The penalty is death!

T:就只有死路一条!

S:Rise and shine,sleeping beauty.

T:太阳晒屁股了,睡美人。

S:Theres nothing you girls can do about me.

T:你们这些娘娘腔绝撂不倒我。

S:Khanny,baby.Hey,we need a ride.

T:阿汗小亲亲,搭个便车吧。

S:Your worst nightmare.

T:本大爷是你的噩梦。

(三)忠实原则的运用——修辞的运用

修辞是指使用特定的方式使表达尽可能有效。在《花木兰》的字幕翻译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1.委婉语。委婉语指的是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文化中的禁忌语。

S:They aredead.

T:他们早就上西天了。

S:Say good-bye to those who knew me.

T:西方极乐等我光临。

2.排比。排比是将多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相同的表达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排比使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S:I am the powerful,the pleasurable,the indestructible Mushu.

T: 威力无比,欢乐无限,且无坚不摧的木须。

3.谐音。谐音是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来代替本字,从而产生辞趣的修辞手法。谐音的运用使翻译更加有趣。

S:——Order.People,order.

——Id like a pan-fried noodle.

T:——吵,你們吵什么?

——我要炒一盘葱花蛋。

4.对偶。对偶就是把概念相同或相反的词放在相应的位置,使它们相互对比或呼应,使句子更有感染力,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

S:You can guess what we have missed the most since we went off to the war.

T:离家万里,空虚寂寞,心里充满渴望。

S:He thinks he is such a lady—killer.

T:他痴心妄想,自得其乐。

5.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以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强调作者的某种感觉,烘托气氛,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S:Im never gonna catch my breath.

T:我气喘如牛快断气。

6.比喻。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的真理浅显化。

S:You must be swift as a coursing river,with all the force of a great typhoon.

T:行动快速像江河湍急,破坏力像风暴无情。

四、结束语

电影字幕翻译具有目的性,目的论可以有效地指导翻译活动。在目的论的基础上,译者还应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环境,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内涵。无论是为了文化的传播,还是为了商业价值,电影的翻译都要注重目标受众的接受度,只有这样电影才能进一步打开市场。在《花木兰》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灵活运用目的论的原则,力求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产生与源语的情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看,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字幕翻译是成功的,可以为译者在今后的翻译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黄海英,邓华.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1):159.

[3]黄佳燕.从目的论视角探讨电影《花木兰》的字幕翻译[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4):80-81.

[4]黄煜舜.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以Flipped中文译本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3:27.

[5]皇甫超伟.浅谈英语影视剧字幕的特点和翻译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1(09):142.

[6]梁静壁.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迪斯尼电影《花木兰》的个案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学报,2006(20):19-21.

[7]柳景荣.从目的论看电影《花木兰》的字幕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2(23):157-158.

[8]吴蔚.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3(24):154-155.

猜你喜欢

花木兰目的论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花木兰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花木兰
《花木兰》导演和他的大女主故事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安阳有个“花木兰”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