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山微细粒铁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2021-07-24华娟娟

现代矿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提子沉降速度量筒

华娟娟

(南京宝地梅山产城发展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

尾矿是一种工业固废,是各类矿石经破碎、磨矿、分选后丢弃的细粒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对贫细杂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微细粒尾矿生产量显著增加,矿石中若再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则尾矿脱水十分困难;而输送至尾矿库堆存时,由于沉降速度慢,不易形成干滩,给尾矿库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1-7]。

随着开采的逐步延深,梅山铁矿矿石品位逐渐下降,矿物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尾矿中黏土矿物与碳酸盐类矿物显著增加,尾矿粒度细,沉降性能差。尤其在冬季,尾矿沉降速度更慢,一方面导致现场浓密机跑浑,影响环水的循环利用和排放;另一方面,低温使絮凝剂用量增加,絮凝剂的较大黏性导致后续湿尾综合利用产品脱泥脱水困难,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寻求一种黏性小、沉降效果好的絮凝剂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介绍了在寻求高效絮凝剂过程中的研究情况。

1 试验原料

试验用尾矿为梅山铁矿选矿厂降磷尾矿,取自浮选作业区至6#浓密机的尾矿输送管道,浓度16.27%。尾矿中的铁矿物多呈连生体形态,主要为赤褐铁矿和菱铁矿,黄铁矿、磁铁矿少量,褐铁矿微量,TFe品位19%~22%;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高岭石、长石、透辉石、石榴石和磷灰石等,尾矿粒度细、沉降性能较差。尾矿筛析结果见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尾矿TFe品位21.95%、-400目65.00%,说明尾矿以细粒级为主。

2 试验药剂与溶液配制

试验用絮凝剂包括梅山铁矿选矿厂现用絮凝剂(命名为1#絮凝剂)与山东某公司提供的4种絮凝剂(分别命名为2#~5#絮凝剂),均为聚丙烯酰胺,各絮凝剂种类及分子量见表2。

?

试验用千分之一天平准确称量各絮凝剂0.300 g,再准确称取299.7 mL纯净水,配制成浓度为0.1%的溶液。药剂配制原则为现配现用。

各药剂溶解时间由短至长的顺序为2#絮凝剂、3#絮凝剂、1#絮凝剂、4#絮凝剂、5#絮凝剂。

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静态沉降试验法。静态沉降试验是根据悬浮液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分区行为,通过测定各区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悬浮液的沉降特性。

试验记录泥水分界面的沉降高度、时间以及压缩层体积(图1),试验步骤:①在1 000 mL的量筒中装入1 000 mL、浓度16.27%的尾矿浆,并搅拌均匀;②根据各絮凝剂的单耗,将配制好的絮凝剂分别注入量筒中;③用提子上下拉动,使絮凝剂与矿浆混合均匀后置于试验台上,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矿浆沉降时间与清水层高度;④根据矿浆沉降时间与清水层高度数据绘制尾矿浆的沉降曲线。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2#絮凝剂用量试验

用量筒量取摇匀的矿浆500 mL,先加入2#絮凝剂5 mL,用提子充分搅拌,在未见絮团形成的情况下继续添加2#絮凝剂5 mL,重复搅拌操作,仍未见明显絮团,沉降速度未见明显增加;继续加入2#絮凝剂3 mL,搅拌均匀,再次观察,发现有较大絮团形成,沉降速度明显加快,上清液澄清,因此选用2#絮凝剂13 mL较合适,对干尾矿的用量为160 g/t。试验效果见图2。

4.2 絮凝剂种类试验

向5个1 000 mL量筒中分别倒入500 mL搅拌均匀的矿浆,然后将5种絮凝剂对应加入5个量筒,添加量均为8 mL,用提子充分搅拌,混匀后置于试验台上,继续加入5 mL絮凝剂,重复上述操作发现,3#絮凝剂的絮团最大,沉降速度最快,其次是2#絮凝剂,现场用1#絮凝剂沉降速度最慢;5#絮凝剂上清液最澄清,其次是3#絮凝剂和2#絮凝剂,现场用1#絮凝剂效果最差。沉降5 min的压缩区体积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2#絮凝剂固体压缩比最小,因此压缩区矿浆浓度最大,其次是3#絮凝剂,现场用1#絮凝剂固体压缩比最大,意味着压缩区矿浆浓度最小。结合上述现象和结果,絮凝沉降效果最强的是3#絮凝剂,故后续试验选择用3#絮凝剂。

4.3 3#絮凝剂与1#絮凝剂对比试验

4.3.1 絮凝剂用量试验

向2个1 000 mL量筒中分别倒入1 000 mL搅拌均匀的矿浆,然后将现用1#絮凝剂、3#絮凝剂各15 mL对应加入2个量筒,用提子搅拌均匀后置于试验台上观察,在未见明显絮凝后分别继续对应添加絮凝剂10 mL,再用提子搅拌充分,此时3#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但仍未达到最佳效果,而1#絮凝剂仍未出现絮凝现象。5 min内的尾矿浆沉降曲线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絮凝剂添加量为25 mL的情况下(对干尾矿的用量约150 g/t),3#絮凝剂出现明显絮凝效果,沉降速度较快,5 min上清液的高度达15.8 cm,且上清液澄清,但未达到最佳效果;而1#絮凝剂未出现絮凝效果,沉降速度缓慢,5 min上清液的高度仅7.2 cm。

4.3.2 絮凝剂絮凝临界点加量对比试验

向2个1 000 mL量筒中分别倒入1 000 mL搅拌均匀的矿浆,然后按以下药剂制度添加絮凝剂:①1#絮凝剂按10 mL+10 mL+5 mL和10 mL+10 mL+8 mL节奏添加;②3#絮凝剂按10 mL+10 mL+5 mL、10 mL+10 mL+8 mL、10 mL+10 mL+8 mL+2 mL和15 mL+10 mL+10 mL的节奏添加,每次添加絮凝剂后均混合均匀,各添加量下每间隔30 s记录1次上清液层高度,沉降5 min试验结果见表3。

?

由表3可以看出,3#絮凝剂在添加量25 mL时,就有较快的絮凝沉降速度,在添加量增加至28 mL时,沉降速度明显加快;1#絮凝剂在添加量25 mL、28 mL和30 mL时均未出现明显的絮凝沉降效果,沉降速度较慢,絮团不明显,直至添加量35 mL时才达到较快的絮凝沉降速度。因此,3#絮凝剂絮凝临界点加量为28 mL(对干尾矿的用量164.71 g/t),而1#絮凝剂絮凝临界点加量为35 mL(对干尾矿的用量205.88 g/t),此时用1#絮凝剂的沉降速度较用3#絮凝剂略快。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最终3#絮凝剂的固体压缩比优于1#絮凝剂,见图5。

4.3.3 絮凝剂粘度比较

絮凝剂溶解浓度均为0.1%的情况下,1#絮凝剂与3#絮凝剂粘度对比结果见图6、图7。

由图6、图7可以看出,1#絮凝剂用手可以大量抓起,从指缝漏走的速度明显较慢,而3#絮凝剂用手只能抓起很少量,而且从指缝漏走的速度较快,可以很直观地反映2种药剂的粘度大小;数显六速旋转粘度计测得1#絮凝剂粘度值4.7 mPa·s,3#絮凝剂粘度值2.9 mPa·s。粘度小对后续湿尾综合利用产品脱泥脱水工艺比较有利。

5 结 论

(1)梅山铁矿降磷尾矿浓度16.27%,-400目65%,粒度微细。

(2)在用量均为150 g/t情况下,用3#絮凝剂出现了明显的絮凝沉降效果,絮凝沉降速度较快,5 min上清液沉降高度为15.8 cm;用1#絮凝剂则未出现明显絮凝现象,5 min上清液沉降高度为7.2 cm。

(3)3#絮凝剂絮凝临界点用量164.71 g/t,1#絮凝剂絮凝临界点用量205.88 g/t,在沉降速度非常接近的情况下,3#絮凝剂较1#絮凝剂用量少41.17 g/t。

(4)在絮凝剂溶解浓度均为0.1%、液温17℃的情况下,用六速旋转粘度计测得3#絮凝剂粘度值2.9 mPa·s,1#絮凝剂粘度值4.7 mPa·s,低粘度的3#絮凝剂的使用有利于后续湿尾综合利用产品的脱泥脱水。

(5)综合整个试验结果,考虑到各流程矿浆性质以及成本因素,推荐用3#絮凝剂,用量160 g/t。

(6)由于实验室无法模拟现场工况,因此实验室用量只能作为工业生产参考,具体用量需通过工业试验确定。[J].金属矿山,2010(2):175-178.

[3] 杜飞飞,吕宪俊,王健,等.某微细粒金尾矿的沉降试验及澄清距离的计算[J].金属矿山,2009(10):108-110.

[4] 张去非.絮凝剂对金岭铁矿选矿厂尾矿絮凝沉降速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04(4):20-24.

[5] 赵德贵,朱磊,孙志飞,等.微细粒铁尾矿深度浓缩絮凝沉降[J].现代矿业2018(10):144-145.

[6] 张去非.絮凝剂的种类及其在尾矿沉降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8(6):69-72.

[7] 王延坤,肖宝清.尾矿浓缩絮凝剂的选择试验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06(3):13-16.

猜你喜欢

提子沉降速度量筒
磁铁矿颗粒在复合力场中的沉降特性研究①
钢渣辊压除尘用水特性浅析
细化量筒 细说作用
海州湾水流紊动强度和含沙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研究
蒸腾作用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走进源丰提子园
买香油
我喜欢提子
我最喜爱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