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21-07-24白树鹏山东省肥城市财政局

营销界 2021年29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管控绩效考核

白树鹏(山东省肥城市财政局)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要着重加强内部控制和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等相关内容,在财务预算、业务考核等方面都要加大管控的力度,以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良性发展,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通过更加良好的内控管理而有效规避自身的风险,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降低经营成本,进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为国家和公众服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指的是国家机关和团体以及相对应的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而采取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管控措施来有效防范经济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或者安全隐患,以此确保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目标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充分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同时也需要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加强,使两者实现更有效的融合和互动,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取得更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两者之间要有共同的发展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合力,以此体现出各自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内部控制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要求且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的必要工作,同时为会计信息资料可靠性提供必要的保障,以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整的措施,同时对于内部人员进行相对的规范和制约,进而制定出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执行方案。内部控制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所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和预算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针对相关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制定以后,其根本宗旨就是针对各类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以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内部控制有效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进一步有效强化内部控制,科学合理地管理好预算绩效

首先,要进一步有效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内控部门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引导和帮助相关人员更加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应的资金和实施办法,有效管理各类经济活动,对于内部控制实施方案进行深入地分析,着重把握相对应的规划内容,以此为指导,科学合理管理好预算绩效各项事宜,取得更加良好的绩效管控成绩。其次,要从根本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决策层和领导层的内部管控能力,针对内部预算绩效和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都要高度关注,对人才进行切实有效的培养,使相关人员能够充分胜任岗位职责,使其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完成相对应的管控目标。最后,要从根本上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为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充分根据内控管理的相关要求综合评价预算绩效

首先,在针对相关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设立相对应的所属范围和管理目标,使其划定在技能的工作范围之内。在内控管理过程中,要针对所有内部人员构建相对应的责任机制和奖励机制,为技术人才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平台,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在此平台上通过互相咨询、互相探讨而做出集体决策,针对重大经济制度或者预算绩效等相关内容,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审和审核,以此确保相关项目的内控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使得预算绩效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评价,并确保相关内容具备科学性可行性。第二,在针对相关项目进行内控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同时要更加适应政府的采购标准等等,以此制定出相对应的合同,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构建全新的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进行定期预算管理,针对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监管,全面深入地分析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阻碍因素。同时,要从内部控制着手,进一步有效促进不同岗位、不同职务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融合,互相合作,彼此之间协同作业,发挥合力,这样才能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绩效管理和内控效果。第三,在针对相关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而构建全新的执行机制,进一步匹配相对应的预算执行和考核制度,定期针对预算执行情况展开严格细致的考核,实时监控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真正意义上确保各类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以此促进预算绩效考核更加公正,更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效能。

(三)从根本上有效管控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情况和预算业务风险

首先,企业要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构建与之相对应的预算绩效考核执行制度,针对相关项目内容要充分掌握。财务管理部门要针对项目实施单位所呈现出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细致地管控和把关,定期针对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地总结和分析,从中查找不足,查漏补缺,进而从根本上有效完善制度内容,使其具备应有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保障。其次,要确保内部信息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沟通,充分地体现出内控管理工作和预算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最后,要根据已有的制度要求匹配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偏离目标的情况,进行纠正,使其有更加良好的发展轨道,进而呈现出应有的管理效果。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内控管理目标和预算绩效考核标准来设计相对应的信息化系统,以此更有效地满足相关管理需求。在系统中要设立相对应的绩效目标,针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同时实现追踪管理并进行绩效的可行性评价。除此之外,也要充分体现出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针对各类收入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比较以及充分共享,以此确保信息化和相关软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使得绩效管理和信息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应用,充分体现出应有的绩效管理水平,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五)结合具体情况编制与之相对应的明细化的流程

要想确保内部控制工作和预算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融合,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就需要编制出具备明细化的流程,使各项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按照既定的流程有序操作,要针对编制方法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控情况编制相对应的流程。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去除主观意见,进一步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使相关内容和预算管理政策和要求有效融合,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针对各项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汇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使相关内容能够得到切实地收集分析和整理。同时,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也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其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和集体讨论,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和财务知识,使预算编制人员和内控人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为内部控制工作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而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工作和预算绩效管理等相关内容。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处理相关问题,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充分加强,使两者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促进,以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管控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