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规划指导方略

2021-07-23张秀华

关键词:行动研究高考改革高中历史

张秀华

摘   要:“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规划的行动研究”为河北省规划办课题,在新高考背景下,课题组成员对沧县县域内三所农村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业规划进行研究,经过两年的探索,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学生在学考、选考及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迅速。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历史;学业规划;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4-0037-08

河北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高中历史学科教学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沧县中学、沧县风化店中学、沧县第三中学这三所高中的历史老师,为帮助学生科学选择科目,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并对未来大学专业及自身职业进行合理选择规划,从2018年8月开始研究本课题,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边调整,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明确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问题。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试点新高考,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新高考。河北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重庆)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到2021年实行新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制度。

新高考制度下,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含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14个必修学科,人文基础学科历史的地位更加重要,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学考和选考的双层任务 。河北省的学生也由传统的文、理二种选择,到现在“3+1+2”模式下的12种选择,其中包含历史学科的组合有6种(如下表):

“高考改革”打破了旧高考只有理科、文科两种固定的搭配选择,新高考下,学生可跨文理选科。河北省实行“3+1+2”模式,“3”确定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三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 保留了理科文科的两大核心科目,物理、历史选择一门为选考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總成绩;“2” 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每科满分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河北省高中历史学科的“两考”方案,既保障了高中阶段学生学科教育的全面发展,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符合全体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哪些学生适合选考历史?如何选科才能更好地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哪些科目在专业、高校选择中及行业竞争中更胜一筹?这是新高考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也是学生、家长和历史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真思考,我们认为研究与实施“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规划的行动研究”,是推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实践持续深化的理性思路。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直贯彻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育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学科老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导师,所以从高一开始老师就要担负起学生学科规划与职业规划的重任,并能够从人生的长度看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到职业、专业跟历史学科的联系,体验与历史相关的行业生活。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还要根据学业质量监测的数据,评估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在学科选择时,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又理性的选择。

历史学考与高考资格挂钩,历史选考的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它又和大学专业选择及未来职业挂钩,规划好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势在必行。本课题以历史学业水平学习和考试、选择历史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例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概况

课题组经过两年时间对沧县县域内的三所高中:沧县中学,沧县风化店中学,沧县第三中学2018年秋季入学的2645名学生进行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三所学校历史学科的学情有较大差异,因而课题组确定了“据校情学情,分校施研”的方针,在新高考背景下,沧县中学(重点中学)要“力促学优生”,为学生选择历史学科助力,研究重点是在以历史学科为核心的选科及大学对应的专业、未来职业选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沧县风化店中学和沧县第三中学(普通高中)要低起点、小台阶,“力推中等生,力帮学困生”,研究重点在力争学考过关,为历史选考奠基。

沧县中学学生学习基础好,入学时成绩普遍较高。课题组成员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多措并举,力争学考创优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引领,以《历史》三册必修教材为依托,以历史课堂为主阵地,广泛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精心设计教案、学案,在课堂教学上探索推行“史海四步教学法”即“史海钩沉”——“史海探秘”——“史海回顾”——“史海启智”的教学模式,对接历史学考、选考,培育历史学科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2019年12月河北省举行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沧县中学1541名学生历史成绩良好,为学生选考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讲座,指导学生理性选科

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课堂内外学习兴趣进行动态监测和反馈。邀请专人为课题组做“如何指导学生选科”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参加模拟选科培训会,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高考改革会议,聆听专家讲解选科指导讲座,定期组织历史教师参加学习培训,进行座谈交流,同时加强和学生家长沟通,听取他们对孩子选科的建议。课题组在认识学生的学科兴趣、偏好、能力基础上,综合各方面信息和建议,完成了以历史为核心的历史关联学科组合的选科。沧县中学2018级学生共1541人,选择历史组合的有750人,占比48.7%。选科后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变化对所选学科进行调整。

(三)活动体验,加强专业选择、职业浸润意识

课题组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为学生们讲解与历史相关的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未来职业的方向,和学生进行广泛交流,探讨高考改革下大学专业的报考和未来职业的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019年暑期课题组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大学之行夏令营”活动,让学生了解熟悉大学相关专业的情况,以利于其将来作出选择。

课题组教师利用课堂主阵地,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和本学科职业有关的活动课、体验课,以此来浸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感悟先贤职业精神。

(1)合理创设历史情境,增强职业生涯体验

历史教师积极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合理创设历史情境,重新演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和历史学科有关的职业活动课、体验课,让学生对学科相关职业进行初步体验,增强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如:课题组老师在“百家争鸣”一课引用了《论语·先进》中的材料,模擬孔子和学生“言志”的场景,让学生对教师职业进行体验;“罗马人的法律”一课设计了“我是法官”的活动体验环节,以此来浸润学生的职业意识。

(2)挖掘职业生涯资源,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课题组教师把历史杰出人物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课题组老师精心设计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邓稼先》等课例,引领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职业追求和职业精神,促使学生通过前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选择,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爱岗敬业、忠诚有为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启发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小至集体,大至国家和民族中寻求定位、获得发展,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涯发展和职业规划与国家意志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沧县风化店中学、沧县第三中学学生入学时成绩普遍偏低,学习基础较差,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课题组立足校情、学情,制定了“力推中等生,力帮学困生”,争取学生学考合格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课题组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1.协同备考,力争学考过关。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学校及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加强校际间合作,对学生们进行训练巩固;通过对学生分层施教,重点补差等举措,力争学考过关。

2.示范引领,选科稳步推进。在沧县中学的引领下,其余两校课题组成员吸收沧县中学指导学生选科经验的同时,立足学生实际,邀请沧县三中专业生涯规划老师做“揭示兴趣的秘密”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指导学生选科,规划未来人生。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内外联动,基本完成了既符合学生内心又理性的选择。沧县第三中学共554人,选择历史组合的有478人,占86.3%;沧县风化店中学550人,选择历史组合的有312人,占56.7%。

四、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学生在学考、选考及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迅速。

(一)完成了《沧县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方案》《沧县高中生选学历史学科及有关大学专业报考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初步指导方案》(见“附1、附2”)

(二)编制完成了指导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学资料两套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基础知识梳理整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质、智”导学案》各一套。

(三)学考成绩显著提升

随着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三所高中的学考成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沧县中学2018级学生共1541人,历史A、B两个等次866人,百分比为56.2%。沧县风化店中学2018级学生共550人,通过率为98.7%。沧县第三中学2018级学生共554人,通过率为98%。

(四)选考历史科目组合更加科学、理性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日渐浓厚,选择历史学科组合的较多。其中沧县第三中学554人,选择历史组合的有478人,占86.3%;沧县风化店中学550人,选择历史组合的有312人,占56.7%;沧县中学1541人,选择历史组合的有750人,占48.7%。

五、研究反思

本课题研究范围是三所高中学校,其中一所重点高中,两所普通高中,涉及到的学生大约有2645人。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情况不同,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题涉及对学生专业职业生涯的规划,甚至还会延伸到大学报考及专业学习直至学生今后的工作,因此本课题值得深入和展开的地方很多,具体操作起来遇到了不少困难,所以我们的课题最终仅仅局限在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在空间上有难度,在时间上有限度。因此我们决定将继续把此课题向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做好相关历史课题研究,并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提供思路。

附1 《沧县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方案》

一、考情分析

河北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语文、 数学、外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8 个科目只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生物学6个科目设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新高考选科选考,选考科合格性考试不及格,高考就不能考这科。以前,会考和高考是分离的,会考成绩不影响高考。现在会考变成为学业水平考试即合格性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如果在合格性考试中不通过,则高考没法选择这些科目。由此可见,合格性考试不仅涉及高中毕业,更是直接影响高考。历史作为“3+1+2”中必选之一,通过合格性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合格性考试采用全省统一笔试考试方式,满分为100分。考试范围主要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册,考查学生三个方面能力:学习理解——识记、说明、概括基本历史史实;实践运用——比较、理解、评价历史事物的变化、作用、影响;创新迁移——建构历史知识框架、考试探究历史观点和问题。考试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原则上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 B等级30%, C等级30%, D、E等级合计25%,E等级为不合格。

二、学情分析

1.学校类型不同,学生层次不同。沧县县域内的三所高中学校类型不同,沧县中学是重点高中,沧县风化店中学和沧县第三中学是普通高中。201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共2645人,其中沧县中学的学优生多,成绩偏高,基础较好。沧县风化店中学和沧县第三中学的学困生较多 ,成绩偏低,基础较差。

2.学生对历史不够重视,学科素养有待提升。历史学科在初中中考中分值较少(60分),考试内容不全面(中国、世界古代史内容不考),学生认为历史背背记记就可以,对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不够重视,学科素养有待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虽然三所学校学情有较大的差异,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处理史料的能力不够,对历史主观题解答有困难;在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上有欠缺。2018级学生是河北省实行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学生,也是首次参加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对新高考的学考了解不多,其思维还停留在以前高中会考的阶段,认为学考容易过关,也不会对未来的高考及大学专业和职业选择有影响,因此在历史学科学习上动力不足。

三、学考指导方案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针对许多新高一学生受初中学习习惯影响,认为历史是副科不受重视的现状,课题组邀请主管教学的校长、主任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历史老师通过历史课堂、校内橱窗栏等多种方式向学生解读新高考政策,介绍新高考关于历史学科方面的要求。学考关乎选科、高考和大学专业的报考及未来职业选择,历史学业的规划从学考开始,以此引起学生对历史学考的高度重视。

针对学生认为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偏颇认识,历史教师利用历史课堂介绍高中历史试题特点,选取的历史例题多采用新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进而分析、探究历史问题,试题形式多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统一谋划,协同联动

1.统一教学进度。河北省学业水平测试安排在高二学年第一学期12月7、8、9号进行,因此这一学年里既要学习新课程,又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课题组进行统一谋划:高一学年(2018下半年)完成必修一“政治史”教学内容并进行复习,(2019上半年)完成必修二“经济史”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复习;高二学年(2019年下半年)开学后利用两个月完成并复习必修三的教学内容。从11月份开始进入学考综合复习模拟阶段,用4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历史学考的总复习。

由于时间紧迫,凡是考纲没有要求的内容暂不学习,凡是考纲中要求的,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明确考试重点,避免历史教学的平均用力,做到有的放矢。按照《课标》对教材进行整合,将相关联的内容并在一起学习复习,如必修一专题二和专题三合并为“近代中国反侵略追求民主的斗争”;必修三专题七、八合并为“近代的科技和文藝”,这样既有利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能为复习节省时间。

2.合编教学资料。为使历史教学有抓手、有实效,三所学校的历史教师团结协作,合作编写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二、三知识体系整合提纲和三册必修教材“知、质、智”学案和训练习题集。三套资料注重基础知识整合、解答难重点难点问题、提升拔高学史解题能力。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

(三)课堂主阵地,“学查练评补”

三所学校以《课标》为引领,以历史教材三册必修(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为依托,以历史课堂为主阵地,广泛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解析课标,精心设计教案、学案,在课堂教学上探索推行“史海四步教学法”即“史海钩沉”(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史海探秘”(梳理知识、解疑释惑)——“史海回顾”(知识总结、构建体系)——“史海启智”(情感升华,启迪思维)的教学模式,对接历史学考,培育历史学科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培育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开展“学练查评补”五环节学习,即“学(前置自学)、查(自查互查)、练(作业练习)、评(考试测评)、补(查漏补缺)”五环节学习重点放在“练”“评”上,老师精心编制适合学生水平的练习题、试题,加强训练巩固,加强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特别是学生有畏惧心理的历史主观题,老师要教会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的答题信息,迁移所学历史知识,让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原因、作用、意义、影响、评价等题目的解题、答题技巧。历史教学和训练巩固做到日清周结,扎实推进。

(四)分类备考,分层施教。

三所学校历史学科的学情有较大的差异,针对沧县中学学优生多,历史成绩偏高,基础较好,沧县风化店中学和沧县第三中学的学困生较多, 历史成绩偏低,基础较差的情况,课题组确定了针对校情学情,明确目标,分校备考,分层施教,培优补差的学习和备考思路。在新高考背景下,沧县中学的历史教学要“力促学优生”,为学生选择历史学科助力,沧县风化店中学和沧县第三中学要低起点、小台阶“力推中等生,力帮学困生”,力争合格考过关,为历史选科奠基。

三所学校模仿学考成绩的等级划分,把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分成A、B、C、D、E五个等级,对考试成绩实行动态监测,成立“吃不饱”(AB等级)“吃得了”(CD等级)“吃不了”(E等级)学习小组,沧县中学重点在培优,沧县风化店中学和沧县第三中学重点在补差。对D、E两个等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辅导,对成绩多次在E等级的学困生进行重点帮扶,把这些学生组成一个提升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自习课时间进行辅差,并把这些学生按班级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利用课间互相进行检查提问,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顺利通过学考。

附2 《沧县高中生选学历史及相关学科组合及有关大学专业报考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初步指导方案》

一、学生选科意向调查情况

2018级学生,对高考专业报考及未来职业发展还没有深入思考,对自己高中阶段的学科学习能力还不能科学评估就面临着选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我们针对选学历史学科的2018级学生做了意向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得出以下信息:

首先,从选科目标是否明确来说,48%的学生目标是明确的,32%的学生目标基本明确,20%的学生目标不明确。

其次,从选科首要依据来说,50%学生考虑的是学习历史的能力与兴趣,30%学生是受到家长或师友建议的影响,20%学生是受将来报考学校及所选专业的要求。

再次,根据我国大学现行的学科门类,沧县中学学生愿意选择历史类组合的学生占38%,沧县风化店中学占51%,沧县第三中学占62%。

二、选科、大学专业报考和职业规划的初步指导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河北省高考改革方案的精神、课题组结合问卷调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沧县高中生选学历史学科及有关大学专业报考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初步指导方案。

1.从学习的动力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学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对喜欢的学科感兴趣是学好的前提,为此课题组进行高中历史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观察哪些学生喜欢历史课及和历史有关的活动。老师对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指导,便于他们在物理和历史两科中做出选择。

2.从思维特质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学科偏离。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简单概述为:“偏理生”,或是“偏文生”。学生思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不同学科的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主要思维方式。对于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强,更善于用情感的方式表达自己,背诵记忆能力很好,将来想从事哲学类、管理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历史学类、民族学类、艺术类等的偏文科生,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考虑历史组合。

3.从学习能力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科优势。通过对高一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历史和物理学习成绩的动态监测和反馈,了解其学科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在选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尽量选择成绩靠前的科目。指导学生不要盲目跟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考虑,尤其是对于有偏科现象的学生来说,要仔细考虑各种选择的利弊,注意避开劣势学科,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选择物理学科的报考选择范围更广,可以报考9成以上的专业,但是对于物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虽然可以扩大报考范围,但在分数上并不占优势,甚至可能成为较大的障碍。

4.从高考角度出发,关注学科专业覆盖。新高考后的高中学习直接关系到高考大学专业的报考,教师引导学生要认真研读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和河北省教育厅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吃透文件精神,指导学生选科时按大学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和学科组合。要了解六个科目的专业覆盖率和历史相关六个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在《指引》中,六个学科的专业覆盖率分别为:物理95.7%,化学93.5%,生物62.4%,政治34.4%,历史34.4%,地理36.6%。河北省历史相关六个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分别为:历史+化学+生物50.48%,历史+化学+政治51.92%,历史+化学+地理50.88%,历史+地理+生物50.03%,历史+政治+生物50.64%,历史+政治+地理49.98%。同时还要了解选考历史学科可报考的相关大学专业类别及和历史相关学科组合的优势和劣势。

5.从历史组合角度出发,注意学科间的相互关联。确定首选科目历史之后,余下的四科,就要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应选择学科关联较强的学科,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相通之处,历史和政治是纯文学科,学习特点类似,学科关联性强,对学科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可考虑地理,地理学科也是偏文学科中注重逻辑的学科,这一纯文科组合,虽然专业覆盖率低,但学科关联大,三科都是需要大量的记忆以及文科逻辑思维,学习过程中也比较好兼顾。反之学科关联性不大,如纯理学科化学,学科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与文科有较大的差别,慎选。

6.从高中学段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课题组成员协同其他学科教师通过讲座使学生提前了解一下高中各科的学习简要内容和特点,特别是要了解各个科目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推测学习过程中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对学科中难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这些难点知识对总体的学习情况带来的影响等。

7.从心理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认知自己。课题组深入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霍兰德兴趣测试 喜欢做(快乐);性格测试 适合做(轻松);多元智能测试 擅长做(胜任);工作价值测试 追求做(满足)或华腾睿云心理测评结果。通过科学测评,帮助学生认知真实的自己,为选科、大学专业报考和未来职业助力。

8.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立足未来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进行选科,学生是职业——专业(大学)——学科的逆向选择,从未来向当前选择,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自己的梦想、理想确定未来的职业倾向和职业类型,此过程还需要学校历史教师和相关组合的学科教师,结合《课标》,积极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设计和本学科职业有关的活动课、体验课,对学科相关职业进行体验,培育学生的专业、职业意识,并根据学业质量监测的数据,评估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科选择时做出符合自己内心又理性的选择。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高考改革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