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未央:凝聚青年 薪火相承

2021-07-22陶晨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

至爱 2021年7期
关键词:未央春之歌静安区

文|陶晨 图|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

01 未央学宫

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以下简称“汉未央”),多年来致力于华夏民族衣冠文化、礼乐文明、岁时节日、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弘扬,致力于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通过大量的公益活动,打开上海汉文化复兴的新局面。以推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社会组织是如何推动党建和红色文化的呢?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位于康定西路85号的汉未央静安办公室。

汉未央的党支部书记、主任姚渊,18岁时就入党了,是一位党龄有23年的老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他有着关于社会组织参与党建更为宏观的视角。在2017年正式辞职全职做汉未央之前,姚渊在国有企业专职从事党建工作有10年之久,而文化复兴之路他走了16年。姚渊认为,做党建工作不仅是“为稻粱谋”,为党工作,也是他自己人生信念的一部分。全职做汉未央以后,姚渊觉得是时候成立党组织了。从意识形态层面,姚渊一直有一个观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是同源的,红色文化有传统文化的深层基因,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深层底色。姚渊认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其所诞生的欧洲大地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2005年,汉未央是从汉服业务起家的。自古,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衣冠上国,汉未央想找回自己的传统服装、自己的文化符号,以此为切入点,唤醒世人,找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其实,推广汉文化的社会认可度很高,当然也有阻力,这种阻力不是不认可,而是不了解。姚渊介绍:“随着我们活动的开展,影响力的扩大,大家慢慢也接受和认可了。而且现在党和政府支持文化复兴,主张文化自信,整个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复兴弘扬传统文化正当时。”

汉未央2005年草创时,是一个青年发起的自组织,2011年得到了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以下简称“石二街道”)的支持,注册成为一个民办非企。多年来,汉未央以不断增强的专业能力、持续规范的组织素养和始终保持的群众态度,成为上海汉服、汉文化领军组织,是中国青年传统文化复兴运动中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旗帜性组织,目前核心志愿者达到百人、外围志愿者上千人。

开展文化润疆,助推民族文化交往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深度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今年4月,汉未央与小胡杨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小胡杨”)携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民族文化交往”传统文化公益配送活动。以汉未央副主任胡英霞为领队的4位传统文化骨干,在新疆巴楚开展了国风拍摄、茶艺、古琴、非遗手作、华服妆造等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推广活动。

在小胡杨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室里,传统文化团队为巴楚县团委青年志愿者们带来一场古代妆造大餐。妆造主讲老师从历代妆容流变讲到基础汉妆理论,又从当场演示入手,全程复原了唐人妆容和秦汉妆容。接下来的几天,汉未央骨干成员先后在巴楚县第七小学开展了古琴体验课与礼仪体验课,与友谊路社区居民一同制作了非遗手作— —葫芦香囊,并对小胡杨传统文化志愿者进行了茶艺、非遗手作、华服妆造等专题辅导。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汉未央和小胡杨的专业优势,增进沪巴两地的情感交流,用文化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文化激励人们对自强人格的追求,更好地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提高了巴楚县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为上海援疆工作增添文化驱动力。

02 晓钟剧团

演绎晓钟剧团,生动诠释青春之歌

今年4月,“读红色经典 颂百年风华”— —2021年静安区“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由汉未央全程策划执行。整台活动以高远的立意、新颖的策划与精彩的呈现,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本届静安区世界读书日紧紧围绕建党百年,牢牢聚焦红色阅读,从百年大跨度、世界大视野中,汉未央策划团队选取深刻影响中国的5部红色经典,由5位讲述人分享他们对红色经典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故事,以人物讲经典,以经典见党史,展现党史、经典与人生的精神图谱,他们是——静安区委党校教师马升翼,1920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馆长刘卫星,上海市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陈美,静安区企业联合会理事、上海安得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正义和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办公室丁晓 宇。

主题活动中,汉未央原创红色微剧《晓钟剧团的青春之歌》节选版《晨钟报晓》与红色舞蹈《我的祖国》成功献演,广受好评。

《晓钟剧团的青春之歌》是石二街道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推出的献礼剧,是汉未央在石二街道大力支持下精心打造的原创红色微剧。该剧由汉未央创始人姚渊亲力创排。姚渊表示:“作为石二街道培育的文化类专业社会组织,为本社区发掘红色遗址,钩沉红色故事,我们有这份责任。”

为了追寻晓钟剧团的往事,曾承担石二街道历史保护建筑巡查工作的汉未央团队走街串巷、深入社区,发现在1.09平方公里石二街道辖域内竟有着32座历史保护建筑,这其中深藏红色遗址,有的鲜为人知——新闸路750弄6号晓钟剧团旧址,汉未央的红色叙事就从这里开始。《晓钟剧团》是一出独幕剧,试着讲清楚“一个亲身参加或观看了晓钟剧团演出的青年,心灵深处会发生怎样的转变?”“青年人为什么愿意跟党走?”“党凭什么吸引青年、引领青年?”“为什么194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青年赢得未来?”这是晓钟剧团的青春之歌,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青春之歌。

剧末,汉未央设计了一场入党宣誓。戏里戏外、情境交融,青年演员深受触动,甚至有的当即提出入党申请。这是一种十分鲜活的教育方式,因为演故事比讲故事来得更深刻。姚渊坚信,历史要用历史本身去激活,信仰要用信仰本身去诠释。

猜你喜欢

未央春之歌静安区
青春之歌
春未央,开自己的花吧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春之歌
一起去探病
春之歌
谁公开了她的情书
谁公开了她的情书
静安区实现中心城区首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络
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