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复三步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21张馨心毛晓艳李倩刘杰赵烨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曲度颈椎疗效

张馨心,毛晓艳,李倩,刘杰,赵烨

(1.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河南 洛阳471002;2.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系,河南 洛阳450046)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大脑兴奋性增强,引起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1]。目前颈源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中药熏蒸、颈椎牵引、针刺治疗、推拿、药物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各具优缺点,在临床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学者指出[2],采用不同的联合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睡眠质量。本研究探讨牵复三步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0~61(38.41±5.52)岁;病程3~17个月。观察组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19~63(39.20±5.44)岁;病程2~1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颈椎牵引、中药熏蒸、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颈椎牵引、中药熏蒸、牵复三步法进行治疗。牵复三步法操作方法:(1)端提旋转:治疗前,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呈正确体位坐在高度为25cm的无靠背凳子上,头呈15°微微仰起状态,医务人员站在其背后,双手托起患者下颌部使其头部靠在医务人员胸壁上,保持向上端提动作,1min后将患者头部轻轻向左旋转35°,其后重复上述动作向右旋转,反复3次,通常能听到弹响;(2)提拉推顶: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指导患者头部向前屈15°,医务人员一只手臂从患者下颌穿过,利用肘窝部位对下颌行固定处理,手扶健侧头部,使患者患侧后枕部紧贴医护人员胸壁部,向上提拉1min,向后侧旋转35°,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住患者第3颈椎棘突部位,并向鼻尖方向推顶,指下有错动感或闻及脆响即为成功,在保持手指不移动状态下,将患者头部转回中立位并微背伸;(3)抱提推顶:医务人员用肘窝固定患者下颌,参照第二步操作方法,向健侧旋转35°,另一只手拇指按住患者高突的寰椎侧块或偏歪的枢椎棘突,向健侧方向推顶,以听到脆响或错动感为成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法[4],评价标准为6项,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影响时间评分,标准分0~2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

1.4 疗效评定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失眠症状消失,睡眠正常,睡眠时常达到6h以上,睡眠后精神状态佳;显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延长到3h以上,无明显失眠症状;有效:延长失眠时间低于3h,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不明显;无效:未能改善失眠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n=45) 对照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总分2.08±0.45 2.09±0.41 2.12±0.32 2.04±0.40 2.06±0.51 2.54±0.43 12.93±2.52 1.06±0.43*#1.03±0.42*#1.11±0.52*#1.14±0.40*#1.21±0.32*#1.16±0.51*#6.71±2.60*#2.05±0.43 2.11±0.41 2.08±0.52 2.13±0.46 2.10±0.32 2.07±0.51 12.54±2.65 1.46±0.52*1.55±0.44*1.38±0.42*1.50±0.36*1.53±0.55*1.43±0.32*8.85±2.61*

3 讨论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长久坐立的工作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颈椎病。颈椎病发作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出现失眠症状,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二者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严重者恶性循环常伴在生活中[5]。邵福元等[6]研究发现,颈椎综合征与颈交感神经存在密切联系,并且发现颈椎综合征产生疼痛感会对交感神经穿产生刺激,导致褪黑色素分泌失调,影响睡眠。此外,人们习惯性睡姿和用枕错误以及颈椎病反复发作同样是颈源性失眠重要发病原因,且长期生活习惯姿势错误、身体缺乏运动都会成为颈椎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导致病变出现[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与传统复位手法相比,牵复三步法对颈源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更佳,更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1)牵复三步法可通过向上拔伸,拉大颈椎椎体之间的骨关节间隙,使椎旁及椎间软组织受力后产生牵引力,聚拢偏离中心轴线的椎体。(2)牵复三步法在解决寰枢关节错缝之前,首先通过端提旋转和提拉推顶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使颈椎序列关系得到改善,为机体维持脊柱平衡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改善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使复位后的寰枢椎趋于稳定。张惠香等[9]研究认为,牵复三步法对纠正寰枢关节错缝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重建上颈段的筋骨平衡。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笔者观察发现,多数关节错缝的患者伴有颈椎曲度减弱或变直,这是由于机体为了保证头颅端正和直立行走,头颅和脊柱为了维持整体平衡而牺牲颈段正常生理曲度以代偿所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只纠正寰枢关节的位置关系,而不重视纠正颈椎曲度的异常,往往治疗效果欠佳。另外,传统的寰枢关节错缝复位手法直接作用于偏斜的枢椎棘突进行推顶,如经验不足,在复位时的手法力度难以把控,过犹不及,容易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节造成较大刺激和影响,而牵复三步法在抱提之下进行推顶,可大大减少复位过程中过度旋转和推顶手法对椎动脉和颈交感神经节的压迫和损伤[10],避免了神经冲动对上行性网状系统的激活,从而有效保护了下丘脑对睡眠觉醒的调节功能,改善失眠。

综上所述,治疗颈源性失眠采用牵复三步法有很高的临床治疗价值,接受治疗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曲度颈椎疗效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颈椎曲度的改变对缺血性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