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弓根钉钉道强化术治疗OVCF患者单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1-07-21张文超苏国义王理德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椎弓入路椎体

张文超 苏国义 王理德 黄 黎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 , 广东 江门 529100 ; 2 广东省中医院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伴有脊柱后凸畸形、腰背部持续性疼痛等症状,病症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肺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因脊髓受压致肢体瘫痪。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用方法,旨在通过手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并阻止骨质疏松的进展[1-3]。本研究选取了20例患者,对比经伤椎单侧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钉道骨水泥强化术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共选取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单椎体骨折患者,有明确外伤史,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及广东省中医院接受治疗。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67.48±2.13)岁。观察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为61-76岁,平均(66.52±2.65)岁。通过对比发现2组是存在可比性的。

2 研究方法:对照组经伤椎单侧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取俯卧位,在心电监护下经C臂机X线定位。行常规消毒、铺巾,给予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行单侧椎弓根入路,使用骨穿针刺入椎体前1/3位置,将针芯抽出,调配高黏度的骨水泥。使用C臂机X线全程透视,对注入椎体的过程进行监控,将穿刺针管快速拔出,结束手术。观察组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钉道骨水泥强化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在心电监护下经C臂机X线定位伤椎相邻上下椎体双侧椎弓根,并作好标记。行常规消毒、铺巾。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使用C臂机X线透视下作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定位导针置入,确认位置良好,使用探针确定钉道四壁完整。使用钉道攻丝,于钉道内将调配好的2ml高黏度骨水泥注入其中,置入适当的椎弓根钉。骨水泥固定后,经连接棒将骨折部位撑开复位,并将螺母旋紧,折断椎弓根钉“U”形可折断部分,冲洗,缝合关闭术口。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指标。(1)测定和对比2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2)计算对比2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评价标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的评估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法[4],评分范围是0-10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

5 结果

5.1 2组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术后3个月、术后1年,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均大于术前,而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对比

5.2 2组手术前后的Cobb角对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手术前后的Cobb角比较

5.3 2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术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分)

5.4 2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组患者的骨水泥椎间渗漏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有非手术、手术2种方法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由轻微外力所致的原发性骨折,但是非手术疗法很难解决患者慢性疼痛的问题,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疼痛状态,因长期卧床会加大骨量丢失的风险,加重患者的病情,进而引发更多的并发症(如褥疮、心肺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等)[5-6]。本院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上主要有2种治疗方法,分别是经伤椎单侧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钉道骨水泥强化术,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后者的治疗优势更为突出,治疗优势体现在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增加、Cobb角减小及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且骨水泥渗透发生率更低,充分体现了此种手术方法的优势。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椎体骨折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维持脊柱稳定性,较好保护脊神经根,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7]。此手术入路继承了微创优点,且注射的骨水泥沿钉道周围横向扩散后,渗透到骨小梁间,形成多个伪足,使骨的接触面积随着骨、骨水泥和椎体的一体化而增加,连接强度更为稳定,因此,螺钉和骨的锚定效应得到有效的提高[8]。在增加伤椎整体强度的情况下,避免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椎体塌陷等并发症,以提高椎体的稳定性和椎体强度。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钉道骨水泥强化术相较于单侧入路PVP能为病椎提供更强大持久的支撑力,使椎体骨性结构更坚固,不易再发骨折,骨水泥分布更弥散均匀。

综上所述,相比于经伤椎单侧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钉道骨水泥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单椎体骨折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为基层医院治疗OVCF患者开辟一个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椎弓入路椎体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