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及对肌层浸润程度和血流分级的诊断分析

2021-07-20张金玲李豆豆高风枝袁艺蕊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肌层多普勒彩色

张金玲 付 瑞 李豆豆 王 蕾 高风枝 袁艺蕊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上发生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临床女性常见肿瘤,据报道该疾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并且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还有年轻化趋势。研究提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好,但是仍有部分早期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复发,复发成为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晚期、复发及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预后不佳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3]。因此,及早、正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将探头直接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避免了肥胖、肠道气体等的干扰,并且处于检查部位的近场范围,图像更加清晰逼真、结果更准确[4-5]。有研究表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且对患者子宫造成的伤害极小[6]。本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及对肌层浸润程度和病理分期的诊断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现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3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成年患者;②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子宫内膜癌疾病;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保存完整;④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交流能力正常;⑤知情研究内容并配合完成数据收集。排除标准:①妇科肿瘤病史患者;②子宫手术史患者;③急性感染患者;④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9~68岁,平均(52.7±4.9)岁;无生育史4例,有生育史99例;绝经前发病62例,绝经后发病41例。选取我院同时期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03例作为对照,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子宫内膜增生疾病,其他纳入和排除标准同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52.2±5.1)岁;无生育史5例,有生育史98例;绝经前发病68例,绝经后发病35例。两组年龄、生育史、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取屈膝仰卧位,应用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取阴道探头频率为7.0MHz,经阴道深入探头后观察子宫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关系、内部回声、边缘形状、内膜与肌层回声是否连续等,测量内膜厚度、判断有无肌层浸润及浸润的深度、测量血流阻力指数。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径和超声血流阻力特征,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的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其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阻力分为:未探及信号,超声血流阻力指数<0.5为低阻力动脉血流,≥0.5为高阻力动脉血流,高低阻力并存[7]。综合超声图像特征及肌层浸润和血流等进行分期,分为Ⅰ期(Ⅰa期、Ⅰb期、Ⅰc期)、Ⅱ期、Ⅲ期、Ⅳ期[8-9]。肌层浸润程度判定:肌层内膜与肌层间低回声分界清楚、完整为无浸润,内膜边界欠清晰、与肌层间的分界中断或内膜回声呈锯齿状侵入肌层,侵入程度小于全肌层厚度1/2为浅肌层浸润,若侵入肌层的厚度超过肌层的1/2为深肌层浸润[8]。血流丰富度分0~Ⅲ级,肿瘤内无血流信号为0级,肿瘤内可见短棒状或稀疏点状血流为Ⅰ级,肿瘤内可见条状或密集点状血流为Ⅱ级,肿瘤内可见树枝状或网状血流为Ⅲ级[1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回声厚径

子宫内膜癌组绝经前、绝经后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径均显著大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绝经前、绝经后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径对比

2.2 血流阻力

子宫内膜癌组以低阻力和高低阻力并存为主,分别占37.9%、40.8%,而子宫内膜增生组以高阻力为主,占68.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阻力情况对比(例,%)

2.3 肌层浸润程度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对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3.2%(96/103)。见表3。

表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肌层浸润程度与病理结果对比/例

2.4 病理分期

子宫内膜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见表4。Kappa一致性分析提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和病理分期结果较为一致(Kappa=0.652,P<0.05)。

表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例

2.5 血流分级

子宫内膜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期与血流分级对应情况见表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与血流分级呈正相关(γ=0.794,P<0.05),肿瘤分期越高、血供越丰富。

表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分期与血流分级的对应关系/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主要临床表现有阴道出血、宫腔积液、阴道流液或积脓等,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然而对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生存和预后较差,需要及早诊治[11]。子宫内膜增生是1种非生理性的内膜腺体增生病变,是妇科常见肿瘤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12]。在研究中以子宫内膜增生为对照病例,观察子宫内膜癌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图像特点,苏秀红[13]曾有研究提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增大、内膜厚度增加且局部存在浸润、病灶位于内膜层且存在不均匀回声,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及对肌层浸润程度和血流分级的诊断价值。

研究结果中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相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径更大,并且不同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高阻力动脉血流特点,子宫内膜癌患者以低阻力动脉血流和高低阻力并存为主,差异显著。这与鲜海艳[14]、古作娴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尽管收集到的观察指标存在部分差异,但均提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具有不同的子宫内膜及血流阻力变化特点。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由于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密切、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16],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更具优势,探头直接进入阴道然后探查子宫情况,图像更为清晰、视角大,不影响充盈膀胱,不受肥胖、脂肪、肠腔气体等多种因素影响,检查结果可行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对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高达90%以上,并且其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和病理分期结果较为一致,与血流分级呈正相关,肿瘤分期越高、血供越丰富。茆丽敏[17]的研究提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和病例分期一致性较高,与血流分级呈正相关;陆娟仪等[18]的研究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Ⅰa、Ⅰb、Ⅰc、Ⅱ、Ⅲ、Ⅳ符合率分别为68.75%、78.57%、84.62%、100.00%、100.00%、100.00%;以上研究均支持了本研究结果的成立,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能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血流的时相和速度等,因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及血流分级可靠、有效,可以为该疾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可见,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能够清楚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特点及血流阻力特征,对肌层浸润程度和血流分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案。

猜你喜欢

肌层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