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篇名句默写新旧题型比较

2021-07-19杨红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6期
关键词:诗句题型解析

杨红燕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是高考语文的必考点,考查题型一般是填空题,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填空式默写,即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上句);另一种是情境式默写,即给出一定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情境填写相关的名篇名句。随着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高考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关名篇名句的考查题型也相应有了创新。下面对新旧情境式名诗句默写题作一些比较。

【旧题型展示】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酒遣怀,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

(2)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豪迈的情怀描绘了宏大壮阔的战争场景。

(3)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学生是可以超越老师的。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基本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答案】

(1)濁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

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只有审清了题目要求,考生才能正确作答。默写时,考生还要注意“浊”“勒”“洲”“渡”等字的书写。(1)题须紧扣“以酒遣怀”“思乡爱国之情”思考,即可与“浊酒”“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相联系。(2)题须紧扣“豪迈的情怀”“宏大壮阔的战争场景”等情境思考,可知答案。(3)题紧扣“学生是可以超越老师的”“表达了同样的思想”等情境,可推知答案。

【新题型特点】

1.从对诗句的理解角度进行考查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想到当初周瑜建功立业时“__________”的年少英俊形象,感慨自己“__________”,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它们都印证了我国“择吉”的古老习俗。

(3)李清照《一剪梅》中“__________”从客观景物和主观感受来表现秋的到来;“__________”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独上兰舟”等相拍合。

【答案】

(1)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2)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3)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自飘零水自流

【解析】

这类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熟记原文,而且还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本题易错字有“华”“筮”

“咎”“簟”“零”。(2)题以对不背篇目的理解带出对必背篇目的默写考查,“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意为: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天干、地支都相适应。我国有“择吉”的古老习俗,若日子的干支相适应叫“合”,反之叫“冲”。(3)题“红藕香残”为客观景物,“玉簟秋”更加偏重主观感受,不仅仅指季节特征。

2.用类推或并列的方式进行考查

(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_________”一句,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_________”的相似体会。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将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__________”;苏洵在《六国论》中则用四个字将六国灭亡的原因简练总结为“__________”

【答案】

(1)布衾多年冷似铁   狐裘不暖锦衾薄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弊在赂秦

【解析】

本题易错字有“衾”“裘”“逸豫”“攻” “弊”。(1)(2)两题属于类推式列举,(3)题属于并列式列举。

3.对诗句表现手法的理解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阿房宫便会迷失方向,以侧面描写的方式突出了建筑的错综复杂。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写了蜀道之上险峻瑰丽的山川,如“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水流湍急、瀑布飞泻的气势。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4)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照应上文“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答案】

(1)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险以远   则至者少

【解析】

注意“冥”“湍”“豗”“砯”“崖” “壑”“箫”

“简朴”等字的书写。这几题分别涉及了侧面描写、浪漫主义手法、视听结合、照应等手法,主要考查考生对诗句表现手法的理解。

4.意象类的考查

(1)衾,古代指被子。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__________”只表示保暖之意;而杜甫以“__________”,写出了布被的又旧又破,因为屋漏偏逢连夜雨,使原本不冷的八月变得凄冷起来;而同处八月的岑参,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取人物的居住、睡眠、穿衣等生活场景表现了对“胡天八月”的特殊感受。

(2)在古代,“烟”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可以作为战争中的通讯工具,参见“烽火戏诸侯”,可以引发诗人的灵感。“烟”,既可指狼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可指水雾、雨雾,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衾拥覆   布衾多年冷似铁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2)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解析】

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复习备考时,考生要注意通过意象串起诗词的背诵默写。

5.特色类的考查

(1)辛弃疾对词的一大贡献就是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表现女性柔婉之美的词有了昂扬的血性男儿之美,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最典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1)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最富“血性男儿之美”这一特色的,非此两句莫属。(2)题这两句诗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此联对仗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滚滚”两组叠字的对用,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前人称它为“古今独步”之作,实非过誉。

6.以诗文解诗文

(1)《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诗有以诗言理的特点,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哲理相似。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本题易错字有“晦朔”“蟪蛄”“畏”。(1)题“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的眼界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2)题中的诗句都体现了“以诗言理”的特点。

7.与其他题型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1)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___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⑤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之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⑥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答案】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或: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2)①风萧萧兮易水寒 ②周公吐哺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惟江上之清风 ⑥休说鲈鱼堪脍

【解析】

(1)题选取古诗文中适于“向来宾致欢迎辞”的诗句;(2)题与“补写”题型结合,根据不同“古人的襟抱与情怀”及诗句提示填写。

【即时训练】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分别描绘了鸟儿于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3)电影《燕归来》主题曲“似梦似真又相见,悄然燕归来”的歌词,巧妙化用了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范词写“__________”,以声色点染戍边战士“不寐”之愁。

(5)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__________”,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_______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湾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7)盛夏时节,一夜大雨,清晨醒来,天气放晴,窗外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你突然想起了周邦彦作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参考答案】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又闻子规啼夜月   渚清沙白鸟飞回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长烟落日孤城闭   羌管悠悠霜满地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7)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猜你喜欢

诗句题型解析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