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 水脉 水魂

2021-07-17赵华韡

河北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滦河桃林水库

□赵华韡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想要国泰民安、岁稔丰年,必须善于治水。”《管子·水地》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

自大禹治九河开始,善于治水的基因就刻入了大河之北、燕赵大地。

相传,大禹治水的起点源自邯郸。邢台籍人郭守敬,被称作“京杭大运河之父”。隋朝修建的赵州桥,恰似一座丰碑,镌刻着河北人道法自然的天然禀赋。

碧水北送,扬波千重;长河泱泱,利泽万方。100多亿m3的长江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带着远方的问候,浩浩汤汤,丰沛了河北水资源。

看,长渠纵观日月同辉;

叹,人水和谐彪炳史册。

在人工水体里奔涌不息的,除了清水,还有河北人包容共进、修身法行,绿色回归,使命坚守的水利情怀。

这一点,滦河是最好的佐证。

滦河,汇渤海以壮阔,雕燕山以雄浑,衔高原以隽永,育万物以灵性。它刚柔并济,柔而有骨。关山险阻,纵然浪击礁盘,宁可粉身碎骨,仍不改刚健自强、百折不回的初心。

得益于冀东人的善作善成和战天斗地的英勇,曾经桀骜不驯的河水如今绘成了一副“滦河潺潺,趟平泉,泽玉田,百年丰润;濡水淙淙,祈丰宁,建乐亭,万事兴隆”的美丽画卷。

1983年通水的引滦入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清澈的滦河水带着河北人民的问候与慷慨,润泽了天津人民的心田。

青龙河是滦河最大的支流。在这片地域,秦皇汉武、碣石遗篇的历史过往和夷齐让国、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是地标,更是依河而建的桃林口水库的底蕴与传承。

一截截垒砌,一寸寸夯实,一汩汩流淌,一方方润泽。这一幅幅图片,再现了当年修建水库时的场景。那时豪情满志的青年们,如今也两鬓染霜。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如果时间是一本书,他们就是一支在风霜雨雪间巡回的笔,书写着从风华正茂到壮心不已的美丽诗篇。

从高空俯瞰,桃林口水库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燕山深处。默默守护着唐秦两市的静谧与富饶。在水库荫庇下的引青和滦下两大灌区,宛如群星下凡,更似长藤结瓜。

人们清楚地记得,2020年春夏之际,滦河下游遭遇严重旱灾。滦下灌区水稻种植生长期内创历史记录的76天无有效降雨,田地干涸、秧苗枯萎,灌区面临绝产绝收的困境。危难时刻,桃林口水库坚持人民至上,在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供水任务紧迫繁重的情况下,全力抗旱应急供水4000多万m3,护卫华北最大的稻田产区在大旱之年的稳产丰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桃林活水来。望着丰收的硕果,灌区人民委托唐山市水利局向水库送来感谢信,真挚的感谢水库“雪中送炭见真情,无私援助解民忧”的为民情怀。

自2020年起,结合唐山滦下灌区农业灌溉,桃林口水库向青龙河下游河道生态补水4.5亿m3,对改善沿河两岸地下水条件,促进青龙河和滦河水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库向水而生,大河因水而美。如今桃林口水库辐射的下游河道呈现出青山织锦、漫河碧水的美丽景观。

既因喜欢而选择,更因热爱而执着。桃林口水库人就这样,在爱水中寻根,到尽责中溯源。心怀热忱与敬畏,致力创新与传承。

几番征程,印证了“善治国者必善治水”的哲理;

一捧清泉,折射出桃林口水库兴水惠民的荣光。

此刻正当水利价值光大之时,我辈同仁将初心筑梦,以实干践行。在大潮击水的澎湃年代里,必将再成伟业、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滦河桃林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桃林沟见闻(外一首)
啊,我的滦河燕山
科技创新,超前规划
囧版三国之桃林争夺战
桃林村(外一首)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