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持法律利剑 服务改革发展

2021-07-17河北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

河北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水政采砂法规

□河北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

(本文执笔 王希海 张 杰 滕志遥)

近年来,河北省水利厅政法处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牢牢扭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水利法治引领、规范作用,创新举措,强力落实,全力服务保障水利改革发展。

1.注重顶层设计,水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聚焦解决水利行业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水利立法力度,加快构建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一是强力推进重大水利立法项目。5年来,在省级层面先后制定修订了地下水管理条例、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关于加强滦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决定、河北省蓄滞洪区管理办法等8部法规规章。尤其是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是全省首部以河湖保护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省级地方立法,2020年被河北省委政法委、河北省委网信办、省司法厅、河北报业集团四部门单位联合评为全省“十大法治成果”之一。二是强力推进涉水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对照《民法典》以及体制机制改革新要求,对涉水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省级地方性法规10部、政府规章14件、规范性文件150余件。三是强力推进水法规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组织编制了《河北省水法规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全面客观分析了全省水法规体系建设现状,明确了目标原则,就水利综合保障、水旱灾害预防、水资源管理、水工程建设等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立法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注重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简政放权、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贯穿“放管服”改革始终。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十三五”期间,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行政许可事项8项。向市一级、雄安新区、省自贸实验区各片区、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放委托省级审批权限22项。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2020年编制完成了省级水行政权责清单10类86项,较上年压减134项。二是强化有效监管。建立健全了8类107名省级执法人员名录库、7类200个省级抽查对象(市场主体)名录库,设立20个检查事项,制定了河北省水利厅“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细则,科学确定抽查比例、频次、方式,把涉及民生、环保等群众关注的水资源、水环境等热点问题作为监管抽检的主要方向。2020年,全省抽查162批次,抽查市场主体842家。三是注重优化服务。各级不断提升水利政务服务效率,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完成了水利“冀时办2.0”升级提升工作。扎实推进涉水区域评估和综合(一次)审批制度创新,推行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证照分离”和告知承诺制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试点,2020年,累计生成电子证书1.9万余件。

3.注重综合施治,水行政执法效能得到新提升

坚持把水行政执法监督作为规范提升水行政执法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是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试点,编制完成了水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的流程、清单、标准和规范文本,被省政府评为试点先进单位,并在水利部做了交流发言。二是开展水行政执法监督行动。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开展三年执法专项行动和陈年积案清零行动。2020年,行政立案1178件,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276个,全省56件涉水陈年积案提前3个月清零,得到了水利部的肯定和表扬。三是妥善处置省际边界水事矛盾纠纷。针对与北京拒马河、山西清漳河泽城西安水电站、河南林州非法新建红旗电站等省际边界矛盾纠纷问题,积极与水利部、海委进行沟通协调,坚持底线思维,依法依规提出意见,取得了多方的支持,维护了省际边界水事秩序的稳定。

4.注重常治长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新战果

各级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水利行业整治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通过持续深化打击,非法采砂等涉黑涉恶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一是强力高位推进。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省厅多次召开全省河道采砂排查整治部署推进会,抽调业务骨干百余人次对全省河道采砂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对85条重点河段实行挂牌督办,将整治责任压到基层、落到人头,强力推进。二是强力实施打击。联合省公安厅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飓风行动”,共联合执法3883次,出动执法力量18.6万人次,查处非法采砂行政立案896起,处罚553人,罚款759万元;加大涉水黑恶线索摸排力度,移交线索283条,处置舆情131起。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把专项整治与构建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建立河道治理与采砂清单,在全省建立和实行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制度,形成权责清晰、可追责问责的责任体系。省水利厅在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邢台、唐山、厅政策法规处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单位,邢台市沙河市水务局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7名同志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工作者。

5.注重形式多样,水利普法、复议、应诉取得新进步

坚持把水利普法宣传作为加强水利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提高各级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围绕水利普法的重点,组织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河湖保护和治理、水资源管理、地下水超采治理、依法行政等重点内容的学习贯彻,严密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采取专家授课和法律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地等方式,提升了宣传效果。依法承办涉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共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10件。

进入新发展阶段,水政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解决好水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以蹄疾步稳、勇毅笃行的自觉行动,全力推动全省水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按照水利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扭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加快构建完善水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增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强化水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水利营商环境;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水法治环境,全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水利重大立法项目建设。搞好顶层设计,完善水法规制度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厅编制的《河北省十四五水法规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谋划本级“十四五”水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靠制度管水治水。二要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立法计划,加快推进列入一类立法计划的《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的起草、调研和报送工作,推进列入二类立法计划的《河道采砂管理规定》的调研起草、报送。三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现行的涉水法规规章进行全面梳理清理,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该制定的制定,把成熟的经验结合新要求提炼上升为制度规定。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治水管水能力水平。加强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治水管水能力是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证。近年来,水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保障,在扫黑除恶、河湖“四乱”清理整治、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依然繁重艰巨,水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要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研究水事违法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水行政执法方式方法,利用大数据、无人机、视频监控、媒体监督等先进手段,及时掌握水事秩序违法行为的新动向,提升水行政执法靶向治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市县水行政执法全方位、全覆盖监督,扎实开展好京津冀水资源专项执法行动;要结合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做好涉水执法的有效衔接;要积极会商有关部门,进一步厘清水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水行政执法机制,明晰与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职责边界、工作流程和机制,做到无缝衔接。二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水利营商环境,编制完成水利权责清单,加强水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水利系统电子证照应用;指导雄安新区、省自贸试验区、张家口冬奥会落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权力下放后的承接工作;扎实推进审批告知承诺制、证照分离改革和投资建设项目套餐式审批模式,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强化水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落实抽查计划、抽查范围和抽查比例,坚持月报工作制度,做到监管全覆盖。三要认真落实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推进法治水利、平安水利建设,聚焦涉水信访稳定、水利安全生产、省际边界水事纠纷、水旱灾害公共安全和重点水利目标安全等重点工作。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实施台账动态管理,确保平安水利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四要广泛开展水利普法宣传,扎实落实“八五”普法计划,坚持上下联动,强化领导干部职工普法教育,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周密组织好重要节点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素质能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水政队伍。各级要高度重视水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水政人员素质能力。要针对体制机构改革后,水政队伍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充实、选准配强水政队伍,关心支持水政人员工作,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和资格管理,健全法治审核队伍,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切实解决好水政队伍能力不强的问题,打造一支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纪律过硬的水政队伍。□

猜你喜欢

水政采砂法规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新版河道采砂许可证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推进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强水政监察职能,促水利事业发展
浅谈如何加强对水政水资源的管理解析
我国将打击长江非法采砂
加强军事体育法规建设 夯实打赢基础
论水政执法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