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建设美丽生态平山

2021-07-17李红岩

河北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滹沱河平山县采砂

□李红岩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新时代现代化美丽平山建设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2017年以来,全县圆满完成河湖“清四乱”、确权划界、“一河一策”制定及实施等重点任务,河湖岸线逐步恢复,水质稳步向好。尤其是去年以来,平山县水利局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抓细抓实党史学习教育,把深入推行河长制工作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全县水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河长制工作新格局。

1.基本概况

平山县河流均系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支流,属季节性河流。全县5km2以上河流79条,其中二级河流有2条,三级河流12条,河流总长1315.6km,超过全市河流总长2522km的58%。境内还有岗南、黄壁庄2座大型水库,石板、下观2座中型水库,61座小水库星罗棋布,遍布全县。

国家、省、市在平山县设有3个水质考核断面。2020年以来,滹沱河、冶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岗南、黄壁庄2座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突破断面水质“零超标”。

2.工作成效

2.1 健全体系,构建河长制工作推行的“四梁八柱”

一是坚持领导挂帅、建章立制、高位推动,解决了全县河湖“没人管”的问题。全面落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核心的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确保每一条河流有人管护、有人巡查,实现了全县河库的全覆盖。目前,全县已设各级河长678人(其中,县级总河长2名,县级河长14名,乡级河长179名,村级河长483名),占全石家庄市河长总数的近一半。二是坚持统筹规划,解决了全县河湖“不会管”的问题。系统谋划全县水生态建设,科学编制了《滹沱河岗黄区间采砂规划》《滹沱河岗黄区间综合整治方案》《冶河采砂规划》《冶河综合整治方案》《冶河县城段防洪整治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性规划,引导全县河道和国土空间互相融合、协调推进。三是坚持有序协调,解决了全县河湖“管不住”的问题。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要求河长制成员单位、各乡镇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把落实职责职能、长效常态作为水生态环境治理基础来抓。

2.2 标本兼治,补齐河长制工作推行的短板弱项

通过河长制工作推行,平山县干部群众越来越认识到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必须要统筹考虑各类问题,扎实开展各类摸排清查,清单化管理各类问题,把解决突出问题摆在显著位置。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推进水系连通工程。滹沱河、冶河是平山县的主要河道,特别是冶河穿城而过,在北方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工程建设中深深融入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生态水利示范样板。投资4.7亿元实施了滹沱河岗黄区间防洪治理工程,新建堤防14km,河道疏浚13km,滹沱河岗黄区间景观大道已成为全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投资3700万元实施了冶河县城段提升改造工程,改造河道2.7km,新增城市绿地8.5万m2,目前已成为县城防洪保安的避风港、群众休闲娱乐的幸福湾。结合县城新区发展,谋划了总投资5.7亿元的冶河平山段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500万元的郭苏河苏家庄段、陈家院段河道治理项目和20个村的护村堤防项目。充分利用全县6条“万亩灌区”、63座中小水库、沿岸部分塘坝等有效水源,根据水利工程的调度权限和能力,完善水量调配制度,积极构建河连库、库连渠、渠接渠的水系连通,进一步完善全县河道湿地建设的规划,有效保障了河道水源的“量”与“质”,当地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坚持源头治理,加快污水集中整治。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积极推进水源地优化调整前期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水专项执法,建立了巡查监管长效机制,定期进行“回头看”,确保各项问题不反弹。严格管控涉水企业进入。全县启用了西柏坡、温塘污水处理厂,南甸镇修建的5000m污水管网将镇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全部引入敬业集团进行处理,在涉水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市县生态环境局联网运行。依据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不具备入园条件且污水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排环境的涉水工业企业,一律予以关停。先后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25个村庄美丽乡村污水处理终端建设,日处理污水总量达1440t。积极推进14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和631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管控工作,有效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排直放入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坚持预防为主,探索建立水环境质量保障应急预警机制。由生态环境分局牵头,水领办、河长办等成员单位及相关乡镇参与,规范河流实时报警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全县县级河流监控点位,对全县滹沱河、冶河、南甸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达到预警阈值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2.3 履职尽责,河长制工作推行常态有效

平山县始终坚持把河长监督管理排在第一位,县乡设立河长办,层层明确专人负责,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专项督查、常态巡查等工作机制。特别是对河道“四乱”工作开展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工作实效。一是严格落实责任,提升河长队伍管理水平。强化了各级河长日常监管,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平山县强化基层河长巡河履职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河长的主要职责、主要任务和履职方式,对河长巡河流程进行了完善。重点明确了总河长的工作职责,确立了县级河长“巡、治、考、报”4个方面12项职责,乡级总河长“巡、治、考、报”4个方面6项职责,村级河长“巡、治、报”3个方面10项职责,涵盖了河长制工作的巡查、管护、四乱问题清理等方方面面,使各级河长清楚各自职责,切实把管河护河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河长巡河履职不走样,河长更换不断档。在滹沱河岗黄区间,我们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河道进行有效管护,切实提升了河道的管理水平,有效杜绝了河道“四乱”问题的发生。二是严管河砂,强化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的高压势头。在按照省市要求落实采砂管理责任同时,加强源头管控,明确县政府、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县直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通过各执法部门及乡镇检查、市长热线、县长专线、群众举报、泽宏科技公司视频监控平台等各类途径,发现非法采砂问题线索的,第一时间将问题线索推送至依法打击非法采矿采砂工作专班(微信群)。加强日常巡查,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各乡镇综合执法机构、有关行政部门规范河道非法采砂案件办理,对发现的河道非法采砂问题,第一时间固定证据,依法立案查处,坚持客观公正执法,做到谁查处、谁签字、谁负责,一盯到底,严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注重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排查。坚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在查处河道内非法采砂行为时,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排查力度,建立案件线索台账,对符合索赔条件的,第一时间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尽快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三是严格督促,深入推进河湖“四乱”清理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平山县河长制2021年度工作要点》《平山县河湖管理监督巡查检查实施细则》《平山县落实河长制考核问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注重上级交办、媒体监督、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办理,强化了河长云APP信息后台的监督,有效整合利用好现有的防火预警、采砂监管预警平台等,对县乡村三级河长适时提醒,对各乡镇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每周三通过微信群、周六日电话通知没完成巡河的村级河长,每月20日、25日两次提醒乡级河长本人,及时关注提醒县级河长的巡河情况,定期对责任河段及时巡查管护,全县河长巡河率稳步提升。

3.几点思考

一是要更加注重维护河湖的健康生命。平山县河道众多,水库、灌区、水电站、塘坝等遍布全县。要科学规划,有序对河道健康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克服人治,通过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手段措施,稳步推进生态治理。

二是要更加注重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要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调整等规划,切实从小处着眼、细处入手,努力改善农村河湖整体环境,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要更加注重河湖管理保护的现代化、信息化提升工作。时代要发展,科技须先行。要争取资金投入到中小河流的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不仅要体现出中小河流的流量、水文、生物等基础数据,还要依托现有的重要河湖遥感动态监测平台和第三方监测服务平台,逐步健全涉河问题的发现、上报、整改、处置,实现“四乱”问题全过程监控、全过程信息管理;要引进现代化的管护队伍,积极探索物业化管护,进一步优化河湖的综合管理。

下一步,平山县将把推动河长制由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的转变,工作重点放在把河沙管好、把河道护好、把水质控好,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解家疃水库

猜你喜欢

滹沱河平山县采砂
“美丽家乡上封面”公益活动优秀摄影作品选登(一)
平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育雏
新版河道采砂许可证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用
长输气管道河流穿跨越方案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创新视域下石家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西里寨村 (外一首)
我国将打击长江非法采砂
滹沱河大桥